有圖有真相。
這是國足12強賽第二場輸給日本的比賽丟球的一刻。
當時有球迷認為,只要進攻方突破,把對手后防線甩在身后,那么隊友快速插上去沒有越位限制。這個看法比較片面!
規(guī)則規(guī)定細節(jié)很多,很全面,不過有些拗口,不太愛看。
只說一點跟小視頻有關的,突破后防線的球員可以一騎絕塵,想怎么帶球就怎么帶球,只要你速度足夠快。你就算讓對手跟在后面轉圈圈,也是你的本身。
就是傳球時,隊友身體刨除手臂,不能超過你,持平都可。所以,日本邊路球員在傳球一瞬間,中路接應者在其后邊。不越位,是個相當漂亮邊路傳中,中路接應教科書式的進球。
四川九牛的進球越不越位?
圖片顯示,四川九牛隊員在小禁區(qū)角的凌空射門時,球出腳一瞬,中間隊友是越位位置。
安描述說法有折線,中路球員在疑似球門線上將球墊入球門。
越位了,或者更準確地說,越位位置得利了!
只有一點解釋進球有效,也就是在中間球員墊這一下之前球進沒進??床磺宄?,誰也看不清,只有慢動作回放可以,視頻裁判畫畫線!
可惜,大家把聚焦全都集中在了中間球員越位上了,也就是說,他碰球了。碰球之前進沒進呢?似乎關心的人不多!這個球員也是興奮過了頭,他不來這一下,球也進?。。?/p>
小禁區(qū)里的球員確實越位,小禁區(qū)的線正好是個判定越不越位的關鍵,很清晰,沒啥可說。有人可能會質疑,射門隊員的腳跟他持平,可是直觀的看,別說身軀,頭部也確實在前面。
圖片中的助理裁判位置沒能跟上,他在最后一名隊員的身后,判斷難免出現(xiàn)偏差。
如果,廣西平果哈嘹確實掌握這個球整體并未越過球門線,可以申訴,但是結果不會更改。
誤判是足球的一部分,中國足球的這一部分顯得多了些,沒辦法這也是中國足球的特色。
需要提高的是方方面面,并不單一只有球員,教練,經(jīng)營團隊,裁判等等,整個行業(yè)都需要改變,這很難,難點也在方方面面,不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