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p>
在人的印象中,總是容易記住壞的事。比如,一段不愉快的過去,一個人的缺點,一次深刻的負面情緒……
追溯到人類的進化史,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反應,也是一種普遍規(guī)律。
相對于“好”的事物,“壞”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人也是如此,一個人的缺點往往比優(yōu)點更具有影響力。
01 負面效應的正向價值
很多壞事,都有正面的價值和意義。無論是糟糕的經(jīng)歷,還是負面情緒,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都可以化為成長過程中的動力。
從過往的挫折中重新認識自己。越是失敗的經(jīng)歷,越是容易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成長的力量。
細數(shù)過往,那些成功的經(jīng)歷,往往被當作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反而是挫折的經(jīng)歷讓自己成長。在挫折中,能看到自己的欠缺,也會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在失敗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會讓自己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歷練。
從負面情緒中找到積極的力量。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情緒也是一種本能的存在。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即使是負面情緒,也能給人帶來積極的力量。
當轉(zhuǎn)換思維的角度去看待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成為成長過程中的驅(qū)動力,它告訴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不是關(guān)注于情緒的本身,而是通過自己情緒的狀態(tài),對自己所處的現(xiàn)狀做出評估,改變自己去適應變化。
每一種情緒,都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從負面效應中看到正向價值,對自己而言,是一次真正的成長。
02 重新審視缺點的意義
當一個人開始重新自我審視時,就會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重新審視缺點的意義,你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缺點都是壞事。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從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就比如,一個內(nèi)向的人,強制性壓抑自己的本性,強迫自己去社交,可能會讓自己變得更糟糕。反而在一個人的獨處中更容易找到人生的方向。
一方面,因為這樣的性格,可能會讓自己錯失某種機遇,另一方面,又因為這樣的性格,也會讓自己有所收獲。
感知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感受情緒帶來的軀體反應,看清背后的動機,思考其中的意義,你會了解缺點給自己帶來的意義,并從中獲得成長的力量。
認清缺點的意義,在自我接納的基礎(chǔ)上,與缺點更好地相處。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接納自己需要接納的,你終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
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