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官員率團訪臺 外交部:將回擊#
武裝泅渡,歷來是部隊訓練科目里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對軍人的體力、意志和毅力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而1969年,一名臺軍中尉排長向往祖國大陸,只在身上綁了幾個空的軍用水壺便縱身跳海,最后成功橫穿海峽并到達廈門上岸起義投誠,不僅如此,他后來還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大型上市國企的一把手。
廈門海灘一望無垠的大海
如此匪夷所思之事,盡管令人難以置信,但這確實是一段真實發(fā)生過的歷史,這位中尉排長,他究竟是怎樣游過的遼闊大海?后來又是怎么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呢?
第一、一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起義計劃
事件的主角叫作周振德,祖籍河北獻縣,1945年8月出生于山西太原。父親周立本,原為國民黨海軍第三軍區(qū)的中校軍官,解放戰(zhàn)爭時期隨國民黨軍敗退至臺灣。
國民黨軍敗退逃難
1948年時周振德3歲,也在母親帶領下和姐姐一塊去了臺島。母子3人抵臺后,順利找到了周立本,誰知不久后周立本早逝,姐弟倆便由老母親一手拉扯大。
由于父親已逝,一家人的生活頗為艱難,周振德成人后,為減輕家中負擔,便報考了免收學費的臺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此學校前身為黃埔軍校,1950年由臺當局在高雄“復?!保?954年開始仿照美國西點軍校實行“新制”,學制四年,學生畢業(yè)后一般會被分配至臺軍中擔任初級軍官。
周振德從鳳山軍校畢業(yè)后,授少尉軍銜派到金門島上的國民黨92師275團,后因表現(xiàn)良好,升為中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金門島國民黨軍
從孩提時代起,周振德父母便經(jīng)常給他講自家淵源,講河北老家的情況,從小就在他心里埋下了“回家”的想法。被派到金門后,對岸的祖國大陸近在咫尺,只需游過大海便可回家,于是周振德泅渡海峽投誠的想法愈加強烈。
但要實施此計劃卻有相當難度,當時駐金門國民黨軍為防備我人民解放軍搶灘登陸,在金門島上的灘頭陣地上布置了大量地雷,所以周振德要想進入海里,首先得穿過灘頭的密集雷區(qū)。
雷區(qū)的具體布雷信息是保密的,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不得予聞,因此先要搞到雷區(qū)資料,周振德的投誠計劃才能實施。
注意我用紅框框上的金門島灘頭陣地和攔阻的鐵絲網(wǎng)
冒死趟過雷區(qū)只是開始,接下來還需要橫穿風高浪急的寬闊海面。
金門島上各處離廈門的距離并不一樣,最寬處有十幾公里,最窄的地方也有四五公里,并且泅渡的時間只能選在深夜,如果白天泅渡,一旦被金門島上的國民黨軍瞭望哨發(fā)現(xiàn),那基本上沒有可能活命。
所以周振德的這項計劃,怎么看都沒有太多成功的機會。
不過周振德并未放棄,而且機會很快便來了,1969年,這一年周振德23歲,臺軍在金門島搞對抗演習考核,他被派去臨時擔任演習部隊偵查排排長。
演習結(jié)束后,周振德與上級軍官一同查看地形,知道了哪里是真雷區(qū),哪里是假雷區(qū),由此得到了金門島灘頭雷區(qū)的情報。而他平常駐守的地方正是島上的后嶼坡,這里是金門島離大陸最近的地方,距離廈門大嶝島約4公里左右,盡管計劃仍有極大風險,但周振德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回家!
金門島右上尖角的后嶼坡為周振德駐守地,此處距離我方大嶝島距離最近
1969年8月3日,夜色深沉,周振德以查哨名義來到金門島近海區(qū)域,冒死摸黑趟過雷區(qū)到達海邊,接著在身上綁上早已備好的幾個空的軍用水壺,猛地一跳縱身躍入大海,便向我海岸游來。
深夜的海上是完全無光的世界,伸手不見五指,加之風高浪急,一個接一個浪頭打來。周振德就這樣孤身一人,硬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上挺了4個多小時,但終究游得時間太長,體力即將徹底耗盡,如果再不到岸,他的最終結(jié)局只能是直接沉入海底。
武裝泅渡歷來便是部隊訓練最難的科目之一,現(xiàn)代我軍各軍區(qū)特種作戰(zhàn)部隊泅渡訓練標準3000至5000米不等,而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一般只要求1000米,訓練一般在白天進行,且有救生艇隨行保障訓練安全。
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口銜匕首武裝泅渡
而野外夜間泅渡由于難度大、危險系數(shù)高,所以世界各國軍隊大多沒有當作主要科目來抓,一般只在有特別的需求時才會專門予以訓練。
周振德之前雖是偵察排長,但夜泅臺海這種事畢竟從來沒有練過,游到尾聲時體力終究已然耗盡,就在這生死懸于一發(fā)之際,他終于看到了我方大嶝島的海岸線……
第二、周振德究竟后來是怎樣成為的大型上市國企董事長?
周振德上岸后,福州軍區(qū)對他回歸祖國大陸的行為予以了熱烈表彰。
鑒于他此番泅渡回歸的行動實在難得,因此黨和國家根據(jù)他個人意愿,將他安置在河北滄州造紙廠的一個化工車間當技術(shù)員,工資比著他當臺軍排長的薪資,按當時人民幣與臺幣的比價予以發(fā)放,這在當時的河北滄州是一筆非常不菲的收入,而且是鐵飯碗,每月都有。
箭頭所指紅框內(nèi)為當時《人民日報》的報道
周振德祖籍是河北獻縣,屬于滄州市管轄,這里原本就是他的故鄉(xiāng),所以周振德對這番安排也極為滿意。
1972年,周振德通過自由戀愛,認識了廠里一位漂亮姑娘,雖然女方家長一開始對他身份頗有顧慮,后來在組織的關懷下,二人還是順利成婚,結(jié)為伴侶。
周振德過往在臺灣讀的是軍校,職務也是部隊里的排長,從他能泅渡臺海看,軍事技能應該是過硬的,但如果說要從事化工這種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便力有未逮了。
有鑒于此,婚后的周振德便向組織申請,希望能到國內(nèi)大學深造。組織上收到他的請求后,很快便給予了回復,特意批給他一個指標,同意他在河北范圍內(nèi)選擇一個化工學院就讀。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周振德夫婦
周振德申請讀書的時間是在1973年,那時還沒恢復高考,又處于十年特殊時期,一個人想要進入大學何其難也,由此可見黨和國家對他這位起義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
只是周振德不太愿意去普通院校,他希望的是去北大,經(jīng)過負責與他聯(lián)絡的軍區(qū)同志申請,出于對落實起義人員政策方面的考慮,上級最終批準他進入北京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專業(yè)學習。有此常人想都不敢想的難得機會,周振德從此便在個人進步道路上便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1977年,周振德從北大畢業(yè),拒絕了京津地區(qū)一些科研機構(gòu)的邀請,回到了滄州。1979年改革開放,周振德所在的造紙廠化工車間單獨成立化工廠,周振德被任命為技術(shù)廠長,后正式任職廠長。
剛成立的化工廠僅有職工260余名,固定資產(chǎn)不到200萬,年利潤僅5萬元,而這個不起眼的小廠,正是后來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滄州化工的前身。
河北滄州市
周振德能泅渡臺海起義投誠,其人是有一股子狠勁和才干的。在當廠長后,他組織廠里人員大力增加設備、擴大產(chǎn)能,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全國各地對化工產(chǎn)品需求急增,而滄化不斷擴大產(chǎn)能正是走對了路子,由此快速發(fā)展壯大。
值得一提的是,93年周振德組織研制的“國產(chǎn)化離子膜燒堿裝置”打破了國外的技術(shù)壟斷,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滄化也因此受到時任化工部顧秀蓮部長表彰,應該說這一切都與周振德本人對該項目的積極推動和工作實干密不可分,國內(nèi)各大媒體也作了各種相關報道,并將周振德盛贊為滄州的“擊海雄獅”。
河北滄州的標志鐵獅子,建于10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
1996年滄州化工在滬市成功上市后,滄化集團已然發(fā)展成一個龐然大物,連續(xù)16年保持河北省利稅超千萬元的納稅大戶,并躋身“全國五百家重點企業(yè)”之列,周振德也成為集團化的滄化企業(yè)董事長,連續(xù)六、七、八屆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當選為當時的滄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
滄州化工的發(fā)展與壯大,周振德個人的卓越才干和付出的努力功不可沒,但如果沒有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一切便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
2011年12月6日,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突然發(fā)出一紙公告,因滄州化工信息披露工作嚴重違法,對滄州化工周振德等11名高管予以行政處罰,分別給予11人警告和罰款,其中周振德被罰款30萬元,同時處以10年市場禁入的處罰。
而滄州化工早在2007年就已進行破產(chǎn)重整,此后更名為金?;ぁ?/p>
證券市場之事并非本文重點,此處不多贅述,我真正想要談一談的,是黨和政府“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博大胸懷。
滄州渤海新區(qū)——科技支撐化工
周振德的出身為臺軍軍官,起義后黨和政府并未因他過往的身份而拒絕使用,而是安排適當?shù)墓ぷ?,給予高額的待遇。經(jīng)他本人申請,又送他到中國最頂級的學府北大深造,之后又將資產(chǎn)數(shù)十億的大型上市國企交予他執(zhí)掌。盡管這里面有周振德本人積極努力的因素在內(nèi),但其個人的巨大成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黨和國家對他的信任和培養(yǎng)。
古語有云: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若周振德尚在臺灣,以其資歷按部就班晉升,至今大約也就一中級軍官耳,畢竟每年鳳山軍校畢業(yè)生數(shù)以千計,要從如此之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非易事。
臺鳳山軍校
但周振德回到大陸后,祖國的這幾十年的高速發(fā)展才真正給了他足夠施展才華的舞臺。事實上不僅僅是周振德如此,改革開放后只要勇敢沖破島內(nèi)封鎖到大陸投資的臺商,無論是企業(yè)還是個人,絕大多數(shù)都獲得了他們過往想都不敢想的巨大發(fā)展。
而對于這些到大陸的臺企或個人來說,中央和各地政府不但將之與國內(nèi)企業(yè)一視同仁,甚至還給出諸多優(yōu)惠政策。這充分表明,兩岸從來就是血濃于水,密不可分,不為別的,只因臺灣同胞同樣也是中國人!
去年12月,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指出,據(jù)海關總署統(tǒng)計,去年1月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mào)易總額已達2356.9億美元。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2020年世界各國中,GDP總量約為2300-2400億美元左右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捷克,GDP為2415億美元,另一個則是葡萄牙,GDP總量為2313億美元。(數(shù)據(jù)來源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發(fā)布)
換句話說,2020年兩岸11個月的貿(mào)易總額,較之去年葡萄牙整個國家的GDP總量還多,而這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mào)易順差為1277.3億美元,由此可見,當今臺灣,經(jīng)濟高度依賴大陸。
臺東菠蘿種植農(nóng)場,農(nóng)產(chǎn)品多銷往大陸
今日兩岸之間熱烈的經(jīng)貿(mào)來往,早已達到一個過往難以企及的新高度,兩岸民間龐大的人員和物資交流,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偉大歷史進程,根本就不以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可改變的,對島內(nèi)民眾來講,渴望更大的舞臺,追求更好的發(fā)展,同樣也是硬道理!
祖國大陸,永遠都希望更多的臺商到大陸來投資、希望更多的臺胞個人來大陸工作,而這萬千臺胞個人意愿匯集而成的滾滾歷史潮流,民進黨當局既攔不住,也擋不?。?/p>
這里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市場,有著全球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更有萬里如畫江山!從北國風光、到西域大漠、再到雪域高原,應有盡有,這里同樣也是臺灣同胞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有生之年,難道不該來走上一走,看上一看?
萬里江山如畫
從周振德以及無數(shù)過去來到大陸之人的例子便可知,祖國大陸,對臺灣同胞回家的大門,從來就沒有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