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穆尼爾有句名言: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歡樂,浸透在親密無間的家庭關(guān)系中?!?/p>
親密的家庭關(guān)系,是人生路上的底氣;和睦的家庭氛圍,是晚年幸福的根源。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家人之間的溝通,說話之時的語氣,言談之中的分寸。
一句話,能暖一顆心,也能傷一個人;一張嘴,能旺一個家,也能毀一個家。
人到晚年,這3件事,寧愿爛在肚子里,也不要對子女說,避免傷及自身、禍及家庭。
過往的恩怨,別反復提及
網(wǎng)上有個提問:幸福家庭的共同點都有哪些?
有個高贊回答寫道:事過不記仇,家里不積怨,從不翻舊賬,相處有溫度。
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就讓它留在過去。反復提及,必定會傷了親人之間的感情。
怨恨久了,福氣越來越少;仇恨多了,人心越來越遠。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有個讓人窒息的故事:
多年前,母親陳婷外出打麻將時,把年幼的兄妹倆鎖在了家里。
沒想到由于一時大意,妹妹吃核桃時卡住了喉嚨導致無法呼吸。
哥哥凌霄想要找人求救卻打不開家門,最終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妹妹在自己面前失去了生命。
自那以后,這個家再無歡聲笑語,取而代之的只有陳婷沒完沒了的哭鬧、爭吵、責備。
她無法接受失去女兒的事實,更不敢承認是自己的錯造成了這個悲劇,也沒辦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痛苦。
于是,她把所有的錯都歸咎于兒子,每天都會對著凌霄哭喊:“都是你害死了你妹妹,你為什么要讓她吃核桃…….”
這份怨恨,給年幼的凌霄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讓他困于其中,變得沉默寡言。
隨著時間流逝,陳婷離婚后再婚,有了新的家庭,可她還是不愿意放過凌霄。
她想盡各種辦法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卻一言不合就提及當年舊事,怨恨依舊不斷,反復折磨凌霄,使他患上了抑郁癥。
久而久之,這個家變得支離破碎,陳婷也因此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來源:全景視覺
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了一句話: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jīng)一無所有了。
家,是人一輩子都離不開的靠山。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孤立無援。
當年華老去,能聯(lián)系上的朋友越來越少,老伴也會離自己遠去,終有一天,能依靠的只剩兒女。
如果總是把陳年舊賬掛在嘴邊,終究會讓父母孩子產(chǎn)生隔閡,給親情蒙上陰影。
畢竟再親密的關(guān)系,也經(jīng)不起反復在對方傷口上撒鹽。
永遠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把最親近的人越推越遠,更不要用語言的刀,去戳傷你最愛的人。
錢財?shù)拇蛩?,別四處宣告
俗話說:錢,是人性的照妖鏡,是人心的考量尺,是感情的試金石。
金錢,能放大人心最黑暗的部分,能讓血緣親情在一夜之間反目成仇。
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家里有位親戚,自老伴離世后,一直孤身一人生活在老房子,兒女很少回家探望。
近些年,因為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老人擔心自己有朝一日病倒無人照料,便提出去孩子家生活。
可是3個孩子在得知老父親的請求后,都以工作太忙為由表示拒絕。
來源:全景視覺
有人給老人出主意,可以告訴兒女們,誰愿意接走自己,就把這些年的存款留給誰。
大兒子在電話里聽聞此消息后,隔天就回老家接走了父親。老人甚是欣慰,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過上老有所養(yǎng)的晚年生活。
沒想到的是,大兒子把父親接回家后,聲稱創(chuàng)業(yè)需要資金,立即問父親要走了一筆錢。
隨后的幾個月,他又多次表示自己急需用錢,沒過多久,就掏光了家底。
即便如此,他依然一味想要啃老,認為父親藏著財產(chǎn)不給自己用。
而在這數(shù)月時間里,兒子始終沒有照料老父親半分,除了要錢的時候,平日里連一句關(guān)心問候的話都沒有。
老人心里有苦卻無處訴說,多次給另外兩個孩子打電話,等來的只有無人接聽。
來源:全景視覺
這個令人心酸的故事,讓我想起那句很透徹的老話:
“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法棍,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p>
人老了,為什么不能在子女面前透露錢財?shù)拇蛩悖约斑z產(chǎn)的規(guī)劃?
因為在金錢面前,即使親兄弟、親父子,也難以拋開利益,只談感情。
見過太多這樣的案例:為了父母的財產(chǎn),有人從此自甘墮落,靠啃老生活;兄弟之間因此反目,為了遺產(chǎn)爭執(zhí)不休。
見錢眼開,是人性的一部分。
與其喋喋不休談?wù)撠敭a(chǎn),不如守口如瓶減少矛盾。
人生下半場,唯有把金錢和感情區(qū)分對待,才是對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子女的過錯,別過分苛責
《傅雷家書》里,傅雷教導兒子:
“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p>
一個家庭相處最好的模式,正是如此:遇事不過分苛責,不必事事都分對錯。
窮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責妻,氣不兇子,就是穩(wěn)固親情的關(guān)鍵。
到了晚年,人往往會變得喜歡嘮叨,對細微小事要糾結(jié)對錯,對子女的人生也要指手畫腳。
來源:全景視覺
《人世間》里,周秉坤和周父有過3場對峙,讓人感觸很深。
這3次爭吵的原因,都是因為在秉坤眼里,父親一直看不上自己,認為自己是周家最沒出息的孩子,傷了他的自尊。
秉坤為周家付出了很多,希望能得到父親的認可。
周父覺得秉坤從小不愛讀書,學習成績太差,哥哥姐姐都上了大學,他卻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其實父親滿心里都是對于這個小兒子人生的擔憂,但由于父子倆缺少有效溝通,矛盾越攢越多。
有次父子二人發(fā)生激烈沖突時,周父脫口而出:“你有什么出息,你哥你姐讀大學,讓你去考,你能考上嗎?”
一直以來的指責,戳痛了秉坤的心,讓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火車站送別后,父子倆許久沒有聯(lián)系,周父甚至都不知道兒子搬了家,買了新房。
直到父子再次相見,秉坤才終于將這些年的委屈一吐為快:
“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都是一個爹一個媽生的,都是一個爹一個媽養(yǎng)的,就我沒出息,我多難受你知道嗎?
“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我爹我媽對我滿意,你不安慰我不說,你就撒鹽,什么話難聽你說什么話,哪疼你摳哪兒?!?/p>
來源:全景視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每一句不經(jīng)意間的苛責,都會給子女的心里留下傷痕,久久難以痊愈。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最好的情緒,最溫柔的語言,應(yīng)該留給最愛的人。
最好的家風,是遇事不責備。
多一點包容,少一點指責;多一點理解,少一份謾罵,親情才能長長久久。
很認同一個觀點:
理想幸福的家庭既不遙遠,也不會自天而降。它應(yīng)靠自己的力量去求得,靠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去建立。
人老了,處理好與子女的關(guān)系,維護好家人間的感情,就是晚年幸福的關(guān)鍵要素。
有的話,不知該不該說,多思慎言就好。
有些事,不知該不該做,深藏于心就好。
點個“贊”,愿你做一個聰明的老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擁有美好的晚年生活。
作者:枳為橙,來源:讀書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