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xù)上一期)
隕石可以帶來生命,同樣也可以毀滅生命。自從電影《天地大沖撞》上映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答案是肯定的。幾十億年來,地球身上200多個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就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上最大一次天地大沖撞發(fā)生在6500萬年以前,導致了恐龍等許多物種的滅絕;稍近一點的是在4.9萬年前,一個鐵質(zhì)小行星在亞利桑那州炸出了一個直徑1.2千米的大坑,方圓數(shù)百千米的生物被一掃而光。1998年,一個巖石小行星或彗星的一部分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qū)上空8千米初爆炸,造成的沖擊波將該地區(qū)樹木連根拔起,引起的大火幾乎將附近2590平方千米的生物燒個精光。據(jù)科學家估計,這次爆炸的當量有千萬噸級,如果發(fā)生在紐約或倫敦,就會有數(shù)十萬人丟命。
還有許多次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使科學家們嚇出了一身冷汗。比如1996年,一個直徑0.48千米的小行星掠地而過,與我們相距不足45萬千米,在天文學家眼里這就是“頭發(fā)絲”那么近了。如果和地球相撞,爆炸當量將會達50億噸或120億噸。
面對這種“天崩地裂”的威脅,科學家們已經(jīng)開始了迎戰(zhàn)。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的四個天文學家小組就在亞利桑那與加利福尼亞兩州展開監(jiān)測活動。1997年,一套全自動、電腦控制的觀測基地于美國墨西哥州建成。2001年2月,英國政府也宣布成立一個科學家委員會,專門觀測跟蹤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2001年8月起,中國也開始在江蘇省建設一座天文觀測站,專門用于搜尋那些危險的天外來客。如果全世界這些大大小小幾十座天文觀測臺能為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近地小行星的蹤影,人們就能從容應對,或用核爆炸來炸碎小行星或使其改變方向,或給其裝上一個火箭發(fā)動機,使它繞過地球,化險為夷。
然而,因為技術條件所困,人們還遠遠沒有這么幸運。所以,在百分之百安全的“地球防御系統(tǒng)”出臺之前,還是讓我們暗自祈禱“天上不要掉餡餅”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