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許多人都在驚呼,不要與外星人說話,不要暴露地球坐標,否則我們就將受到黑暗森林的打擊,外星人入侵和掠奪,將導(dǎo)致人類滅亡!這種說法尤其出自已故著名物理學(xué)家、科普作家霍金之口,就更令許多人堅信不疑。
但絕大部分科學(xué)家并不相信這種可笑的傳言,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既采用射電望遠鏡發(fā)送了給外星人的第一封信,還先后在四艘飛出太陽系的無人探測器上,搭載了標示地球和太陽坐標的卡片和光盤,以及人類問候,希望與外星人建立聯(lián)系。
這四艘探測器是先驅(qū)者10號、11號和旅行者1號、2號,它們早就完成了太陽系探測任務(wù),向著太陽系以外的深空飛去,飛得最遠的是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已經(jīng)有233億千米了。
常有人說在這些航天器上搭載坐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是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未來將派出更快的飛船去追回這些飛船,不讓這些信息落入外星人之手;后來發(fā)射的飛船是絕不會再做這種事了,比如2006年發(fā)射的新視野號就再也沒有搭載地球坐標了。
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新視野號在太陽系的探索之旅
新視野號探測器是人類飛往太陽系以外的第五艘無人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這艘于2006年1月出發(fā)的探測器,在太陽系的主要任務(wù)是探測冥王星和柯伊伯帶小行星,是迄今人類發(fā)出探測最遠天體的探測器。完成太陽系的探測任務(wù)后,會和它的前輩先驅(qū)者號、旅行者號們一樣,一往無前地飛出太陽系,前往遙遠未知的星空。
新視野號飛了9年半后,于2015年7月14日飛躍冥王星,距離冥王星最近時為13695公里,距離冥衛(wèi)一最近時為29473公里,當時時速為每秒13.87公里。新視野號發(fā)回了大量冥王星和冥衛(wèi)一的圖片和信息,讓人們目睹了這顆距離地球最遠,曾經(jīng)列入第九大行星的風(fēng)采。
之后,新視野號一直在柯伊伯帶穿行??乱敛畮翘栂底钸h的行星海王星軌道外一個小天體密集帶,比夾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寬20倍,質(zhì)量達到小行星帶的200倍。這里充斥著數(shù)百萬顆冰質(zhì)天體,又叫類冥天體,冥王星也在這個范圍內(nèi)。
2017年2月6日,新視野號用6天時間對一路的6顆柯伊伯帶天體進行了考察成像,并啟動發(fā)動機修正了軌道,之后開始了向太陽系的最終考察目標“天涯海角”飛去。
對于“天涯海角”小行星的發(fā)現(xiàn),百度詞條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解釋。
在“天涯海角(小行星2014 MU69)”詞條下的解釋是,這顆小行星由中國科學(xué)家于1997年6月3日率先發(fā)現(xiàn),臨時編號為1997LK,2002年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授予永久編號為9668號。
而在“阿羅科斯”詞條下的解釋是,這顆小行星編號為2014MU69,正式編號486958,中文名為“阿羅科斯”,昵稱“天涯海角”,是2014年6月26日由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觀測到,這顆小行星目視星等為26.8等,無法被地面望遠鏡觀測到。
那么,“天涯海角”到底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為什么會有這種矛盾的說法呢?這個問題留給網(wǎng)友們討論,有知道更詳細信息的請在評論區(qū)指教,本文就不多扯了,下面繼續(xù)說新視野號。
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飛越了“天涯海角”,最近時距離僅有3500公里,拍攝并傳回了這顆小行星的照片。至此,新視野號從冥王星開始,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對太陽系最遠天體的觀測記錄,直到“天涯海角星”結(jié)束,這里距離我們66億公里。
新視野號傳回的照片顯示出“天涯海角”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這顆小行星是由兩顆球體連接而成,表面呈淡紅色,總長度約34公里,取名“天涯”的較大部分直徑約20公里,取名“海角”的較小部分直徑約16公里。從拍攝的角度看,“天涯海角”酷似一個雪人。
新視野號捕捉到這顆小行星上面存在沖擊坑,升華坑,坍塌坑,這對研究太陽系最早期天體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完成對“天涯海角”的探索后,新視野號就一往無前地朝著太陽系外飛去。
新視野號到哪兒了,將飛向何方
從NASA網(wǎng)站新視野號跟蹤器實時跟蹤信息顯示,截止到今天,2022年6月4日16點06分,已飛到距離太陽79.7億公里的地方,相對太陽飛行速度為每秒13.8公里,方位在人馬座,坐標為赤經(jīng)19h17m14s,赤緯-20 13′32″。
這就是說,新視野號距離飛出太陽系還早著呢,即便飛出太陽風(fēng)頂層也還有很長距離。太陽風(fēng)頂層雖然不算太陽系的邊緣,但科學(xué)家們將這里界定為與星際空間的交界處,是太陽風(fēng)吹拂到的最遠距離,飛出了這個巨大泡泡,飛船就接收不到來自太陽的等離子體了,而被來自星際空間的等離子體包裹。
太陽風(fēng)頂層距離太陽約12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約180億公里。要飛出這個邊界,憑新視野號現(xiàn)在的速度,如果不衰減,還需要飛23年。
有人擔心新視野號的速度很慢,逃不出太陽引力,會被太陽引力拉扯得越來越慢,最終被拉扯回來。這種擔心就有點多余了,根據(jù)逃逸速度公式計算,在距離太陽80億公里的地方,逃逸太陽引力的速度只需要每秒5.759公里就夠了。
因此,只要不發(fā)生被小天體撞毀這種極小概率事件,新視野號就會一直飛下去,但要飛出太陽1光年半徑的引力范圍,還需要21700多年。之后,它將朝著遙遠的人馬座飛去,其中最亮的一顆恒星叫人馬座ε,中國名字叫箕宿三,是個雙星系統(tǒng),是全天恒星排名第37的亮星,距離我們有144光年,新視野號掠過其附近時需要313萬年。
人馬座方向是向著銀心方向,那里有一個人馬座A*射電源,是銀河系核心最大的黑洞,質(zhì)量達到太陽的430多萬倍。新視野號如果一路順利的話,到達那里需要5.65億年時間。
新視野號帶有地球信息嗎
當然帶有,因為新視野號本身就是人類在地球上制造發(fā)射的,全身都是地球信息。除了各種科學(xué)儀器,新視野號還搭載了發(fā)現(xiàn)冥王星的科學(xué)家~克萊德·湯博的骨灰30克,還有一張包含434738位網(wǎng)民自由提交自己名字的CD ,一面美國國旗,和一枚美國佛羅里達州25美分的硬幣等等。
不過,新視野號沒有像前輩旅行者號那樣搭載有地球坐標和人類信息的金色光盤,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以旅行者號光盤設(shè)計者卡爾·摩根和朗姆博格為首的一群科學(xué)家,發(fā)起民間眾籌“黃金光盤2.0”的活動,旨在將旅行者號攜帶的金色光盤信息制作成數(shù)字信號,采用無線電方式發(fā)射到新視野號的計算機中儲存起來,讓其帶往遙遠的深空。
發(fā)送信號要等到新視野號將在柯伊伯帶拍攝的各種資料傳送回來后,清空計算機后才能進行,時間要在1~2年之后,然后上傳又需要1~2年時間?,F(xiàn)在新視野號完成“天涯海角”的考察已經(jīng)過去3年了,“黃金光盤2.0”活動不知完成了沒有,還是最終擱置了?我沒有找到這方面的消息。
其實,即便真的上傳成功,外星人看到的概率也微乎其微,因為宇宙太大太空曠了,而宇宙生命和文明太稀有了。其實人類上世紀就專門向太空發(fā)射了尋找外星人的電波,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發(fā)送和尋找,而且每天也有無數(shù)無線電信號在地球上方傳送,這些以光速傳播的電信號,比一艘小小探測器遇到外星人的機會大多了。
因此,如果真有高等級文明外星人存在的話,現(xiàn)在的人類活動是不可能瞞住它們的,在探測器上面帶地球坐標信息和問候,更多的只是具有象征意義而已,要遇到外星人比撞大運中六合彩的機會小多了。
所謂黑暗森林、外星人會來掠奪地球等等,只是科幻作品中的一些噱頭而已,反映的是目前人類低等級文明狀態(tài)的意識形態(tài)。人類現(xiàn)在這種科技文明程度連地球都出不了,更別說前往太陽系外去掠奪了;而高等級文明的資源需求和意識形態(tài)完全不是人類能夠想象的,怎么可能會對地球和人類感興趣呢?
其實,主流科學(xué)界根本不信這些。所以有這種擔憂的人不要想多了,洗洗睡吧。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勿侵權(quán)抄襲,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