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新聞周刊》網站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會看到一場尋找外星人的新太空競賽嗎?”的文章;該文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尋找外星人(學名為“地外智慧生命”或“地外文明”)的極大關注。對于外星人的“性情”或“行為”,當今科學界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外星人是邪惡的;另一種認為外星人是友好的。
最早持“外星人邪惡說”的科學家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天文學家馬丁·賴爾。他在20世紀70年代曾寫信給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IAU),竭力主張地球人不要與外星人聯(lián)絡,以免招致“殺身之禍”。另一名英國天文學家瑪瑞克·庫庫拉前不久在接受《太空探索》雜志采訪時指出: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要高級,但是外星人也許不是很友善,我們現(xiàn)在還缺乏證據表明它們是“和平的使者”;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敬而遠之”。
英國《皇家學會哲學會刊A輯》在2011年出版了主題為“地外宇宙”的特刊,劍橋大學等多所著名的高校的專家學者紛紛以此為主題撰文呼吁,各國政府應該出臺一個行動計劃以應對地球人被外星人攻擊的問題。英國進化生物學家西蒙·莫里斯在撰文中表示,“任何計劃跟外星人聯(lián)絡的人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外星世界的進化過程可能與達爾文理論本質上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地外智慧生命可能很像我們人類:毫不掩蓋地說,它們甚至可能也擁有暴力傾向?!?/p>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012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語出驚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地球人試圖與它們交流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外星人決定來拜訪我們,那么結果可能和當年歐洲人到達美洲一樣,美洲原住民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彼J為外星人如果威脅地球人,其主要目的是掠奪地球上的資源。不知道什么原因,霍金后來卻與俄羅斯風險投資家尤里·米爾納共同領導著一個名為“突破聆聽”(The Breakthrough Listen)的尋找外星人項目。
美國物理學家、科普作家馬克·布坎南最近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文章中表示,一群天文學家正在對專注于與太陽系外的外星人交流的做法進行反擊,警告說與外星人接觸可能導致“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終結”。他將可能的外星人遭遇比作哥倫布來到北美洲,在技術更先進的歐洲人面前,一個更古老的文明是脆弱的。
其實也有科學家并不同意“外星人威脅說”,并主張“外星人友好說”;他們從外星人的智慧與科技,甚至是人類自身對外星人的心理作用來說明外星人對地球人并不構成威脅。還有人認為,與外星人接觸,可通過運用他們的技術來使人類受益,而這能夠改善地球的可持續(xù)性,又能產生重大的科學與哲學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經說過,“擔心外星人會對人類有威脅是多余的?!彼硎荆紤]到彼此之間的距離,我們要與外星人接觸恐怕要很長時間。他還說:“我們如此害怕與外星人接觸,只不過是我們的落后狀態(tài)的反映,是我們對自己曾在歷史上蹂躪過比我們稍為落后的種群,我們感到良心不安的一種表現(xiàn)而已。”
中國科學家、未來學家周海中在1999年發(fā)表的經典論文《宇宙語言學: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中表示,擔心外星人威脅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只要是高級智慧生命,其理智在決定著它們必須有分寸地對待其他智慧生命體;所以,外星人與地球人將來是能夠和平共處、友好合作和共同發(fā)展的。
美國天文學家大衛(wèi)·莫里森在2011年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如果一顆距離地球數(shù)百或者數(shù)千光年的行星發(fā)出的無線電信號被我們接收到,這個文明的先進程度一定超過人類;如果一個文明能夠存在數(shù)十萬年,它一定能解決我們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沒有必要掠奪地球上的資源。他還風趣地說:“如果外星人來訪,我會好好款待它們?!?/p>
前不久,美國天體生物學家吉爾·塔特駁斥了“外星人威脅說”;她說:“要是外星人果真來到地球,它們的目的可能很簡單,只是想進行探索。”另外,在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天文學家喬治·斯穆特眼里,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種種擔憂純屬杞人憂天,大可不必要。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美國天體生物學家賽思·肖斯塔克。他說,“如果地球存在一種它們無法在自己的家園獲取的資源,科技發(fā)達的外星人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式獲取或者制造這種資源,而不是千里迢迢來地球掠奪資源。何況太空旅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它們沒必要侵略地球?!彼诮邮苊襟w采訪時還表示:如果外星人來到這里,應該是為了訪問或者科學探索;與它們交流,我們渴望已久,但愿這一天早日到來。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主流科學界認為類地行星可能有外星人,但至今尚無確鑿證據;至于外星人是邪惡還是友好,目前更無人知曉;所以,這就需要人們的不懈努力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假若能找到外星人,并知道其“性情”或“行為”,那么將極大地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極限和對大自然的認識。
文/唐啟明(作者為意大利阿切特里天文臺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