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憑借其親和力和包容性,乃是當今世界范圍內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其影響力遠高于佛教、基督教,甚至強于印度教。在當今世界,以中東為核心,北非中亞等地區(qū)遍布著真主的虔誠信徒。而且這些信徒對宗教的虔誠程度,遠非其它宗教的信徒可比。
自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在西亞地區(qū)燃起希望之火,很快便燃燒到了世界各地,伊斯蘭教憑借其宗教特色,以及極具感染力和凝聚力的屬性,在歷史上曾建立起多個政教合一的大帝國。
其中有的帝國甚至算是當時世界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超級強國,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古代史上,那些伊斯蘭世界的超級大國。
阿拉伯軍隊
1、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乃是曾與盛唐并立于世的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自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復興阿拉比亞自古以來的神教伊斯蘭教開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迅速在阿拉伯半島上興起,到公元632年,默罕默德去世之時,一個將稱霸中東北非數(shù)百年之久的阿拉伯帝國已經(jīng)基本成型。
之后阿拉伯人開始在“圣戰(zhàn)”旗幟下對外擴張,帝國統(tǒng)治者稱哈里發(fā),集政治、宗教大權于一身,號召所有信徒參與圣戰(zhàn),一面征伐,一面?zhèn)鹘?。很快,阿拉伯帝國便席卷整個西亞、北非,后繼者更是強勢擴張,將版圖擴展到了中亞,與盛唐接壤,同時也占領了印度河流域。西面則鯨吞了整個北非,并且拿下了伊比利亞半島的絕大部分。南方更是沿著尼羅河一路南下,最遠甚至到了莫桑比克北部。帝國疆域鼎盛時期達到了驚人的1340平方千米,下轄人口近4千萬。
阿拉伯帝國在虎步中亞時,甚至與大唐有過一次巔峰對決,結局是阿拉伯軍隊以絕對優(yōu)勢兵力,在付出慘重代價的情況下,擊敗了大唐高仙芝的一支孤軍,與大唐在中亞地區(qū)形成了均勢。不過阿拉伯帝國在巔峰之后,也因為戰(zhàn)果太大而陷入分裂,從九世紀開始便漸漸緩慢衰落,再加上境內起義不斷,帝國很快就覆滅了,殘余部分復國后也沒有建立起統(tǒng)一的大國,最終被蒙古人徹底打垮。
奧斯曼帝國
2、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作為東羅馬帝國的覆滅者,也是中東歷史上最后一個世界性超級大國,作為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對歐洲歷史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奧斯曼人曾是塞爾柱突厥境內的小部族,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奧斯曼人跟隨塞爾柱人漸漸伊斯蘭化。
奧斯曼人在伊爾汗國衰落之后,崛起于小亞細亞,再后來與東羅馬帝國進行了血戰(zhàn),通過近一百五十年的相互攻伐,終于在1453年消滅拜占廷帝國,隨后奧斯曼人四處擴張,幾乎將黑海變成了內湖,并且拿下了巴爾干地區(qū)和埃及。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西抵直布羅陀,涵蓋大半個北非,東抵里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蘇丹與也門。
奧斯曼帝國實力強橫,西征歐洲連戰(zhàn)連捷,巔峰時期面積達到了近600萬平方公里,在占據(jù)亞細亞之后,斷了歐洲和東方的貿(mào)易,直接促成了歐洲海洋時代的到來。在十七世紀末之后,奧斯曼逐漸走向衰落,北方被沙俄壓著打,西方也被奧匈帝國步步鯨吞了巴爾干半島。
一直到一戰(zhàn)之時,奧斯曼土耳其因為選擇錯誤,加入了同盟國陣營,戰(zhàn)后慘遭協(xié)約國清算,以致喪失了絕大部分國土面積。
3、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人原是中亞突厥的一支,在公元十一世紀開始向南擴張,進入了波斯境內,圖格魯克伯克在丹丹坎戰(zhàn)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很快便占領了波斯全境。1055年進入巴格達,幫助阿拉伯遜尼派人解除了什葉派的圍攻,進而被哈里發(fā)冊封為蘇丹。自此之后,塞爾柱人正式確立了在波斯的地位。
隨后,塞爾柱人開始向小亞細亞進軍,與東羅馬帝國進行了一系列大決戰(zhàn),1071年,塞爾柱大軍在曼齊克特大敗拜占庭軍,俘獲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自此之后,塞爾柱人迅速占領了小亞細亞半島絕大部分面積,甚至涉足巴爾干的事務。
塞爾柱人在波斯地區(qū)伊斯蘭化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巔峰時期曾占據(jù)著整個西亞北部涵蓋整個小亞細亞和伊朗高原,另外還有半個中亞草原,實力極為強橫,可惜在走下坡路時被西遼帝國擊敗,自此沒落。
4、伊爾汗國
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小兒子托雷之子旭烈兀,受蒙哥大汗之命,發(fā)起的蒙古第三次西征期間,征服了伊朗高原,且攻下了美索不達米亞,滅亡了阿拉伯帝國,然后以西亞為核心,1256年建立起的一個蒙古汗國,并在此期間,伊爾汗國迅速伊斯蘭化,特別是在忽必烈在奪位成功之后,伊爾汗國雖然表面依舊奉大元為宗主,但是實則實際脫離蒙古帝國控制,成為西亞的一個小霸主。
隨著蒙古人勢不可當?shù)臋M掃整個西亞北部地區(qū),在塞爾柱人的廢墟上,建立起又一個大帝國,其領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qū),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
伊爾汗國以武立國,雖然皈依了伊斯蘭教,但是仍然保留有大量蒙古人的習俗,并不能被西亞人接受,所以在立國五十年之后,便迅速走向衰落,再加上內亂不止消耗了大量國力,終于在14世紀末被帖木兒帝國所滅。
帖木兒
5、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乃是和巔峰大明有得一拼的中亞超級強國,帖木兒乃是蒙古人和突厥人混居之后的后裔,信奉伊斯蘭教,在中亞大草原上成長起來,其父輩在西察合臺汗國有著不小的勢力,在西察合臺衰落之際,趁宮廷內亂,帖木兒扶持了與他有姻親關系的王族侯賽因登上汗位,并在之后掌握大權之后,通過政變弒殺了侯賽因,改朝換代,建立起了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極具軍事才能,即位之后,便四處擴張,先是擊破伊爾汗國,奪取伊朗和阿富汗;然后多次向西北攻打欽察汗國,占領了大面積草原;南下攻打圖格魯克王朝,攻下印度北部,1400年帖木兒率兵進攻敘利亞,再后來打敗了奧斯曼帝國,晚年準備和大明王朝來一場巔峰對決之際,病逝于行軍途中。
帖木兒帝國巔峰時期,是一個領土從德里到大馬士革,從咸海到波斯灣的大帝國。但是在繼承制度上有很大問題,所以導致帖木兒帝國巔峰之后迅速分裂,很快被四方豪強逐個擊破。
6、薩非王朝
又稱為波斯第三帝國,在帖木兒帝國衰落后,伊朗高原出現(xiàn)了權力的真空,各方勢力爭斗不斷,被奧斯曼和阿拉伯人驅趕的什葉派盤踞的伊朗高原,在薩非所建立的教團的任務在于平息這些混亂,并且迅速統(tǒng)一了伊朗高原,將遜尼派勢力逐個清理,16世紀初,建立起了一個什葉派為國教的超級大帝國。
巔峰的波斯第三帝國乃是中東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力量,并且曾與奧斯曼人爭奪兩河流域中取得了大規(guī)模勝利,并且經(jīng)歷與庫爾德人血戰(zhàn)之后,薩非帝國達到了其頂點,它包括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以及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
7、法蒂瑪王朝
應該算是伊斯蘭教什葉派所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超級帝國,公元十世紀,因為什葉派長期以來受到遜尼派的迫害,所以公元902年,艾布·阿卜杜拉率柏柏爾軍發(fā)動起義,向艾格萊卜王朝各地軍隊發(fā)動猛烈進攻。
公元909年,攻占首都拉卡達,在今突尼斯境內,建立了一個北非伊斯蘭什葉派國家,與巴格達的阿巴斯王朝相抗,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的持續(xù)努力,法蒂瑪王朝迅速擴張,占據(jù)了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及西西里島。
公元968年開始,法蒂瑪王朝開始大規(guī)模東征,先后攻取了埃及和敘利亞,還有約旦及紅海沿岸的部分地區(qū)。國勢極盛,成為版圖橫跨亞非兩大洲的強大伊斯蘭國家,同巴格達的阿巴斯王朝和西班牙后伍麥葉王朝形成鼎足之勢,甚至可以說,在公元十世紀,法蒂瑪王朝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
馬里帝國
8、馬里帝國
馬里帝國,一個古代最重要的伊斯蘭文化與財富中心之一,乃是位于西非草原、荒漠和叢林間的一個超級帝國,馬里帝國建立于13世紀上半葉,滅亡于17世紀,乃是非洲歷史上最強大也是最富有的大帝國,因為馬里盛產(chǎn)黃金,占有當時世界范圍內一半以上的黃金。
伊斯蘭教自11世紀傳入馬里,曼薩·穆薩時期又有很大發(fā)展,建立起世界上最繁華的清真寺。曼薩·穆薩曾率領大量下屬不遠萬里前往麥加朝圣,路上大把撒黃金,甚至造成了世界金價的波動,譬如開羅就因為馬里人的巨額消費,導致了金價大跌三年之久,可見馬里帝國的強大。
阿曼帝國
9、阿曼帝國
阿曼帝國,一個在17至19世紀,位于波斯灣南部,阿拉伯半島南部和非洲大陸東部沿海的大國。15世紀之后,隨著海洋時代的來臨,阿曼王國被葡萄牙人所占有,為了驅趕走盤剝百姓的殖民者,阿曼伊瑪目納西爾·本·穆拉希德·亞里巴于1642年在魯斯塔克建立亞里巴王朝,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趕走了葡萄牙人。
之后,阿曼人深感海洋時代的契機不容錯過,大力發(fā)展海軍艦隊,阿曼海軍是印度洋上首屈一指的艦隊,在英國人的支持下,將阿曼建成了中東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商貿(mào)中心,成了東非和西亞最富裕的地區(qū)。
10、莫臥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后,王族后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臥兒帝國,經(jīng)過了四代人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的超級帝國。不過莫臥兒帝國的宗教結構比較奇葩,上層統(tǒng)治階級來源于帖木兒后裔,為伊斯蘭教的信徒。而基礎民眾,大部分乃是印度教的信徒,國內矛盾重重,所以很快就衰落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漢語太學”獲得更多崗位信息,行業(yè)熱點,考試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