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當(dāng)長征的中央紅軍北上,來到陜西清澗縣一個叫袁家溝的地方時,天上忽然下起了鵝毛大雪。工作了一晚的毛主席,望著窗外的雪景,不由伸直懶腰,往外面走去。雪后的西北高原,讓毛主席詩興大發(fā),回到屋后,他拿起筆在白紙上,醞釀著什么。
7日的深夜,毛主席在一張白紙上,揮筆疾書,寫下一首氣壯山河、足以流傳千古的詞作,《沁園春·雪》: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寫完后,毛主席只是獨自欣賞,并未同任何人提起它。之后的整整9年時間,《沁園春·雪》都塵封在毛主席的藏書里和腦海中。直到1945年重慶談判時,毛主席得到柳亞子的贈詩《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guī)r呈毛澤東》;柳亞子便提出:“潤之,你的文才驚人,何不回贈我一首?!?/p>
毛主席推辭不下,含笑答應(yīng)。這件事拖了1個多月時間,直到10月7日晚,毛主席才有空閑時間,將自己過去寫過、沒公開的詩,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回憶起塵封多年的《沁園春·雪》。毛主席便將《沁園春·雪》默寫在一張信箋上,安排人給柳亞子送去。柳亞子讀過后,贊其為千古絕唱,不輸蘇軾、辛棄疾那樣的古代詞人。
柳亞子拿著《沁園春·雪》,“招搖過市”,讓所有親朋故友都來品鑒、欣賞,品其字、賞其詞,只有崇敬和贊揚,一點負(fù)面的言論都沒有。之后這首詞,經(jīng)毛主席允許, 被柳亞子刊登在重慶的《新華日報》,為廣大中國人所熟知。這首詞登載出來的時間,就是毛主席乘飛機回延安的日子。
《沁園春·次韻毛潤之到陜北看大雪之作》這詞一出,讓許多國統(tǒng)區(qū)的中國人都大為震撼,他們不知道被國民黨當(dāng)局大肆抹黑的毛主席,竟然有這般驚天動地的文采。這幾乎讓國民黨當(dāng)局,對紅色根據(jù)地“妖魔化”的行動前功盡棄。蔣介石聽說這件事后,很想寫首詞與之爭鋒,但是自幼熟讀四書五經(jīng)、學(xué)過辭賦藝文的蔣介石自認(rèn)是沒有這樣的文采。
蔣介石沒什么傳世大作,流傳于世的一星半點就是:“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薄把?,好革命的怒潮呀,呀!這掀天倒海的怒濤。竟已仗著自然的力,挾著它從珠江來到長江了。”就這,還想跟毛主席的詩詞“一較高下”?不過是徒增笑料。但是蔣介石寫不出來,他可以找人代筆啊。
蔣介石的御用文人陳布雷,國民黨中央執(zhí)委、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國內(nèi)知名文豪。蔣介石將陳布雷喊到自己的辦公室中,咳嗽一聲講起自己的想法,希望陳布雷帶頭批斗《沁園春·雪》,說它含有復(fù)古稱帝之想;沒想到國民黨的宣傳下,《沁園春·雪》的名聲越來越大。對于蔣介石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做法,毛主席只是哂笑一聲:“鴉鳴蟬噪,可以噴飯。”
對此,蔣介石極為不甘心,再次找來陳布雷,請他網(wǎng)羅全國各地的“文豪”,他自己也親自上陣,對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進行批判的同時,秘密收集《沁園春》的詩集。蔣介石很有自知之明,仔細(xì)翻閱完征集來的《沁園春》詩集后,便將其丟在一旁,嘆了口氣:“這比打了個天大的敗仗還丟人?!?/p>
于國民黨方而言,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外界并不知情,蔣介石也下過封口令;后來為什么被世人知曉的,那是因為上世紀(jì)80年代,參與過此事的國民黨官員曝光的。實在是丟死人了。
一首《沁園春·雪》,讓全國知識分子重新認(rèn)識了一遍毛主席,知道他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一位當(dāng)時頂尖的偉大詩人和文學(xué)家。陳布雷對此也是頗為認(rèn)同,認(rèn)為自己是拍馬都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