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腐乳,人間美味還是致癌毒物?

    腐乳,人間美味還是致癌毒物?

    太長不看

    • 腐乳一塊含鹽量在0.5g-1g左右
    • 腐乳營養(yǎng)豆腐有增無減,且更好消化,但別期待有什么保健作用
    • 正規(guī)腐乳不會有毒素和致癌物
    • 不推薦自制,有中毒風險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說起“下飯神器”,可能有很多種,比如老干媽、烏江榨菜什么的。

    但說起“下饅頭神器”的話,我心目中只有一個答案:腐乳!

    想想咸鮮香濃的腐乳,涂抹在熱乎蓬松的大饅頭上,這種質樸的美味就是讓人快樂??!

    可這種從小吃到大的調味品,現在有各種負面網絡傳言,甚至被打成了“致癌物”。

    這些有多少可信的呢?

    今天就來聊聊腐乳的事吧~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腐乳是怎么做的?

    俗話說,先有豆腐,后有腐乳,腐乳其實是豆腐變來的。

    簡單來說大致是:

    ①做豆腐

    ②加入微生物,進行發(fā)酵

    ③加入湯料腌制

    ④腐乳成品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像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紅腐乳和白腐乳,區(qū)別主要在湯料。

    紅腐乳的湯料里加了紅曲(一種微生物產生的紅色素),而白腐乳后期湯料主要是黃酒。

    還有一種青腐乳,就是京津一帶以及一些北方地區(qū)的“臭豆腐”,發(fā)酵時間更長,那臭味可比南方臭豆腐勁道多了,但質地柔軟,入口即化,特好抹開。

    (如果買的話,一定找個沒人的地方開蓋,不是一般的刺激)

    豆腐變腐乳,營養(yǎng)變了嗎?

    從豆腐變成腐乳,營養(yǎng)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

    繼承

    腐乳保留了豆腐里的一些好的成分,比如鈣,還有大豆異黃酮(但轉化成了活性更高的形式)

    分解蛋白和脂肪

    微生物把蛋白質分解了(變成多肽和氨基酸),把脂肪也分解了(變成脂肪酸和甘油),相當于是幫你的腸胃把消化這一部分工作提前做了一些。

    所以比起豆腐來,腐乳還要好消化,其實不少發(fā)酵食品都有這個特點。

    另外微生物還去除了大豆里原有的不好消化或者導致脹氣的成分。

    產生B族維生素和活性物質

    微生物的作用還提升了B族維生素的含量和豐富度。

    腐乳VB2含量130~360 μg/100g,比豆腐高 3~7 倍。

    此外還產生了植物類食物本來沒有的維生素B12。

    紅腐乳VB12含量0.42~0.78mg/100g

    青腐乳VB12含量達9.8~18.8mg/100g

    長期吃純素的人可能會有缺乏維B12的問題,理論上可以通過腐乳等發(fā)酵豆制品補充一點。

    最后,微生物發(fā)酵過程中還產生了γ-氨基丁酸、蛋白黑素等有一些保健價值的活性物質。

    簡單來說,豆腐變腐乳,營養(yǎng)有增無減,還更好消化了。

    不過,確實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鹽含量顯著上升了。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一塊腐乳12g鹽?

    腐乳確實算是高鹽食物,不過網上說腐乳含鹽量高到吃一塊就有12g鹽,那倒沒有那么恐怖。

    腐乳一個方塊大概重10g,一般來說:

    • 白腐乳一塊大概含200mg鈉(0.5g鹽)
    • 紅腐乳一塊大概含350mg鈉(0.87g鹽)
    • 青腐乳一塊大概含400mg鈉(1g鹽)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腐乳吃起來很咸,大家也都知道其中有不少鹽,不會吃多。生活中倒是有很多其他東西嘗起來不咸,但是含鹽量不比腐乳低。

    比如話梅,其中的酸味會降低你對咸味的敏感程度,但實際上里面鹽不少。

    我找出了講營養(yǎng)標簽時買的話梅條稱了一下,兩塊重10g,含鈉量310mg,這跟腐乳已經差不多了。

    圖 | pixabay

    腐乳可以不加鹽嗎?

    傳統(tǒng)腐乳里加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有害菌增殖。

    此外高鹽還能讓腐乳呈現塊狀,減鹽就會讓腐乳變得比較松散難以成形。

    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代替一些鹽的作用了。

    比如有團隊研究了在腐乳中加入益生菌來壓制有害菌,從而制作低鹽腐乳。

    不過我看了看現在市面上的低鹽腐乳產品并不多,但隨著大家對健康越來越在意,低鹽也是一個大趨勢,以后可能出現更多不錯的低鹽腐乳產品。

    圖 | pixabay

    腐乳致癌?

    有一些網絡傳言說腐乳致癌,其中流傳得比較廣的有兩種 ——

    第一種說法是,是民間管腐乳叫”霉豆腐”,導致它發(fā)霉的是黃曲霉,產生了黃曲霉毒素致癌。

    這個傳言只能說是胡亂臆想。

    霉菌又不是只有黃曲霉一種,腐乳的制作過程確實需要霉菌幫忙,具體來說是毛霉菌、根霉菌等,不是黃曲霉,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

    第二種說法是,腐乳里面有很多亞硝酸鹽,所以會致癌。

    確實有些發(fā)酵食品里亞硝酸鹽多,一般是因為細菌把原料里的硝酸鹽變成了亞硝酸鹽,比如泡菜。

    而腐乳的原料——大豆里面本身沒多少硝酸鹽,所以發(fā)酵過程并不會產生多少亞硝酸鹽。

    有人測定大理市市面上三種腐乳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發(fā)現都遠低于國家標準里的限量。也有記者購買西安市市售5款腐乳送檢,都沒有檢出亞硝酸鹽。

    總體來說,你買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正規(guī)包裝的腐乳,是可以放心吃的,不用擔心有啥毒素。但是路邊攤散裝的或者老鄉(xiāng)自制的就不一定安全了,別買也別吃。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腐乳有保健作用?

    有說腐乳有害的,也有說腐乳能保健的,能降血壓、降血脂,甚至能抗癌,這是真的嗎?

    腐乳里確實有一些有益成分,像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γ-氨基丁酸、蛋白黑素等等這些。

    這些東西都是保健食品領域的熱門研究對象,抗氧化、抗腫瘤、抗疲勞、抗衰老、降血壓、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都被研究過,但大多數都是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

    像大豆異黃酮這種也有少量臨床試驗,可是總體來說食物形式想要起效還是沒太大希望。

    就算這些成分是有效果的,腐乳你一次又能吃多少呢?幾天才能吃一次呢?你吃進去的量很可能夠不上這些成分發(fā)揮效果的量。

    而如果吃太多,又要綜合鹽過量所帶來的壞處了。

    所以說,就把腐乳當成一種營養(yǎng)還不錯但不能多吃的普通調料,別期待它有任何保健效果,更不要因為莫須有的保健效果就多吃。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自制小心中毒!

    這個是有實際事例的。

    • 2016年的時候,四川的一家三口在吃了自己家自制的腐乳之后,先后進了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情況一度危急。
    • 后來發(fā)現導致他們中毒的自制腐乳里的肉毒桿菌。

    其他自制的發(fā)酵食品也有出事的,比如喝自釀酒中毒,以及自制酸湯子毒死一家九人的事情。

    其實發(fā)酵食品是不推薦自制的。

    大部分發(fā)酵食品都是發(fā)酵之后直接吃,沒有加熱殺菌那一步,如果食物在發(fā)酵過程中被致病菌污染,或者儲存不當導致微生物過度繁殖,那吃下之后可能就會發(fā)生中毒,后果可能非常嚴重。

    當然會有人說我家做了這么多年了也沒出事啊,如果你自認為具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和專業(yè)的設備、環(huán)境,也行,但你也要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腐乳燒菜,瞬間廚神~

    如果愛吃腐乳又擔心腐乳太多鹽,有一招是,可以用它代替鹽做菜。

    腐乳中除了鹽還含有很多鮮味物質,加腐乳可以集增咸、増鮮、調色于一體,口味可比加鹽立體多了。

    像腐乳空心菜(我曾經在泰國一頓叫了兩道)、南乳豬蹄、腐乳燒肉、腐乳藕片等等都是經典腐乳菜碼,學會了在朋友或者家人面前露一手,還是很唬人的喲!~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你吃腐乳嗎?最愛怎么吃?

    參考文獻

    [1] 周熒. 腐乳發(fā)酵過程中大豆異黃酮組分的變化及理化性質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

    [2] 馬艷莉,梁靜靜,李素萍,丁玉峰,席曉麗,王頡,郭書賢.低鹽青方腐乳關鍵風味物質及部分功能性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0,41(07):1-6.

    [3] 王金勇,皇玲艷,李偉收,高玲,李慶余,楊宏艷,彭曉梅.大理市售部分腌制品亞硝酸鹽含量測定[J].中國調味品,2018,43(08):112-113+117.

    [4] 蔡曼兒,孫翰,薄芯. 中國傳統(tǒng)發(fā)酵大豆制品的營養(yǎng) [J] . 中國釀造,2010 (2):11-16.

    [5]賈璠,郭霞,何晨,李慶雷,王秀伶.傳統(tǒng)發(fā)酵豆制品營養(yǎng)功能成分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19,38(04):1-6.

    [6] 李幼筠. 中國腐乳的現代研究[J]. 中國釀造, 2006(1): 4-7. doi:10.3390/nu11010170

    編輯:小薈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營養(yǎng)師顧中一(ID:yy4gz1),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歡迎轉發(fā)到朋友圈。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8日 12:29
    下一篇 2022年8月18日 12:29

    相關推薦

    聯系我們

    聯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