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家
最近在家待的時間較多,碰到了幾個場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突然想明白了,這是嫉妒心在作怪。
首先是家務問題,我一個人在家,順便承擔起家務,事情其實很多,洗洗大人孩子衣服,打掃衛(wèi)生,做飯,送孩子上學,刷鍋洗碗,陪孩子看書玩游戲??傊粋€人帶娃收拾家,會把你累的前腳不著后腳。
可一天下來好像沒有任何收獲,感覺一天很辛苦。媳婦兒回來,想跟她說說,想說說一天的勞累。
可好像沒什么可說的,又沒什么結(jié)果,也沒什么成就。
在這里有個被認可的欲望,被尊重的欲望。盡管我只是失業(yè)在家,被迫在做這些事,但我也付出了努力。我想讓媳婦兒回來說一句,老公辛苦了,老公把衛(wèi)生做的很好,把飯菜做的很香;孩子們都很懂事,很愛他的爸爸,知道他爸爸一天都在陪他們。
而事實大都是相反的,我等來的可能是老婆一邊吃一邊刷手機,然后一邊又抱怨沒有肉沒有硬菜,孩子身上的衣服臟了等等。孩子說最愛媽媽,讓爸爸去另外一個房間睡覺。于是會有些惱火,有些無力的脆弱感。
(二)嫉妒心
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心里著急。好像天天很忙,但沒什么成果,于是把母親請回鄭州,幫帶孩。理所當然的做飯收拾家務變成了她的事情。
偶爾有一天,我看她很累,看著她腰也彎了眼也花了,一臉的憔悴,做事情丟三落四,于是自己去廚房,叮叮咣咣做了一頓,之后端菜上桌,盛飯拿饅頭筷子,全端上來,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開始吃。
母親卻還在給孩收拾玩具,戴嘴墊,盛飯喂娃。心里忍不住的一股氣涌上來,覺著自己忙了一頓飯,卻沒人幫我,母親還在慢騰騰的收拾東西,心里忍不住嘟噥幾聲,該吃飯了,您早點收拾啊。
而這個嘟噥背后的情緒不是我有多累,也不是有多希望母親或者孩子表揚,只是我忙了一整頓飯,而母親歇了一頓飯,而已。這個和我對母親的愛無關,也沒必要因為這個情緒否定我對母親的同情、心疼和愛。
這個情緒也不是因為我很累,不是我很辛苦。而是因為我忙了一頓飯,卻沒人幫我,這恰恰是一種嫉妒心。嫉妒心讓我不平,不平讓我生氣了。讓我想發(fā)火,讓我更感到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辛苦。
與媳婦兒的相處也是,她休息了,或者出去玩,而我在做家務。這種時候做家務的痛楚比我自己做家務要痛苦很多倍,而我忍不住要發(fā)火,或者即使沒發(fā)火,也拉著臉,好像媳婦兒欠我很多,好像有萬千的委屈。
這也是因為嫉妒心,別人獲得了清閑,而我沒有,我付出了辛苦,而她沒有!
關于做家務的原因,到底怎么想是正確的?
(三)嫉妒心的思考
我有時候觀察自己的母親,她從來任勞任怨,也沒從來沒說過自己有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可和表揚。
只是從農(nóng)村的老家來到城市,幫她的小兒子看看孩子。
她只是從心底流漏出對小孫子的疼愛,對她失業(yè)兒子的心疼。
她從來沒說過她兒子應給給她買點什么好吃的,買什么漂亮衣服和鞋子,從來沒有價值上的訴求,只是默默的幫我操扯好家務。
甚至要忍受我和媳婦兒時不時的抱怨,飯菜不合口味,孩子照顧的不好,給孩子零食了等等。
我想她有時候也會有心酸,因為覺著付出了,應該得到尊重和愛,而卻等到了抱怨,只是沒告訴我,只是默默忍受。
母親是怎么做到偉大的,我想不是因為她喜歡干家務活,不是她喜歡晚上孩子的哭鬧。
只是她對她的小兒子小孫子發(fā)自心底的愛,這種愛可以讓她忍受一天到晚的忙碌,甚至讓她忍受兒子和兒媳婦時不時的吐槽。
她甚至不會流露,自己對兒子兒媳婦不幫忙的不滿。
這種愛讓我似乎明白了,做家務的目的是什么,為家庭付出是為了什么。
不只是因為責任,不只是因為不得不做。
也不只是為了老婆和孩子的認可,不只是為了讓老婆和我一樣公平的為家庭付出。
而恰恰是因為愛,因為愛自己的小家庭,所以愿意付出辛苦和努力,體會這個,遠比做家務活重要。
(四)焦急的心態(tài)
過多的家務讓我覺著,必須讓父親也來,讓他來幫忙分擔家庭的責任,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和對下一份工作的準備。
將近三個月沒有工作,讓我變得著急,盡管還沒有太多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還是會忍不住心慌,不知道未來會干什么,也不知道這種狀態(tài)什么時候結(jié)束。
于是做事情的時候,變得著急,沒人可以幫我,老婆兒子不體諒,都指望我來處理家務事,而我還需要更重要的前途和失業(yè)要考慮要付出努力。
于是忍不住有了心煩和發(fā)脾氣的沖動,為什么不能幫幫我,難道不知道我還需要未來嗎?
這其實是焦慮導致的動作變形,我在做家務,但我的心卻在前途的未卜中,在焦慮中。
想看很多書,想找找自己的弱點究竟在哪,想盡可能的把知識學到腦子里,寫到紙上甚至做成ppt變現(xiàn),一只手快速的寫,生怕寫的慢了。
反復的閱讀一本書,怕自己沒讀懂。
字寫的很丑,書讀的很慢。
而這背后就有焦慮在作怪,而焦急卻導致了動作變形,欲速,其實更加不達。
(五)懷疑未來
而這漫長的看不見變現(xiàn)的希望,也讓我懷疑,現(xiàn)在這么做是不是對的,我需要多久才能把知識學到得心應手。
我學到的知識能不能支撐自己變現(xiàn),成為自己未來要從事的事業(yè),目前在走的路是不是對的,都是未知的。
關于路是不是對的,我想,重要的是我自己是不是喜歡現(xiàn)在的事,是不是從現(xiàn)在的事里獲得了成長,如果是,那就證明是對的。
如果周圍的人有另外的看法,或者周圍的人對我快速賺錢有更高的要求,那只能靠自己的心智去說服了。
如果我堅持了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仍然沒有結(jié)果;或者未來很長時間只有媳婦兒的工資維持生活,周圍的否定或者懷疑強大到讓我不得不改變。
但在改變之前,按自己選的路走就好了。
(六)害怕成功
然后另外一個問題,看書之后自己感覺到了某種改變,就像現(xiàn)在我寫的文字,反思我自己,反思自己的欲望情緒,開始看到欲望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嘗試控制他。
但心里會有另一種懷疑出來,控制了這些之后,我還會不會是我自己,沒有了原始的情緒,試著用更遠的目標,更柔和的關系要求自己,那還會不會是我,會不會成為一個我不認識的人,我會不會變的沒有任何的個性和自我。
這會不會存在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甚至在我觀察自己的情緒克制自己的欲望之前,我都是一個普通的人,沒有任何個性,我的個性只是我的動物性欲望和本能更多一些。
而克制情緒和欲望之后,更多的愛別人,更多的學到東西,更心平氣和的做事之后,我只是有了更多的人性,如此而已。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不管是我讀書之前,思考之前,改變之前,還是之后;不管我是心平氣和的讀書之前,還是心平氣和的讀書之后;不管我是心平氣和創(chuàng)業(yè)之前,還是我創(chuàng)業(yè)成功之后。
我甚至害怕自己創(chuàng)業(yè)成功,因為我擔心那不是我了,我懷疑那不是我。這種害怕的根源,是一種恐懼,對改變或者成功之后的未知的恐懼。
我應該更心平氣和的寫字,更心平氣和的創(chuàng)業(yè),更心平氣和的讀書,更心平氣和的教育孩子,而不管這些事是不是會成功。這樣做肯定會成功,這樣做成功了也沒什么,失敗了也沒什么,就這樣做就好了。沿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做一個事情本身,就好了。
不管事情的結(jié)果和事情中的自己,自己的得失成敗,或者周圍人的懷疑、批評、否定,都不那么重要,只是考慮一個對的方向,然后去做。
所有人都不想失敗,不想發(fā)脾氣,不想要這些壞情緒,不想自卑,不想面對領導同事非常拘謹,不想只是沉溺于低級的欲望,我也不想。
我渴望更優(yōu)雅,更知性的生活。
這是我做出改變的原因,這是我學習的原因,而不管那個是不是我,更高級的是不是我。
我成為更高級的我了嗎,會不會讓我感到不認識,會不會讓我害怕,不需要去想,因為更高級的也是一個普通的我。
我只是更希望自己成功罷了,成功了也是一個普通的我。只是人性更多一點,身上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堅持,更心平氣和,更淡看花開云起,更洞察世事,更練達人情,如此而已。
我還依然是我,只是有更希望的幸福,做事更心平氣和,遇事更心態(tài)超然。
(七)后記
愛家人就好了,而不是愛家人之后家人的不理解,家人的不認可,家人的不幫忙,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愛自己目前所做的事就好了,不用去管是不是能現(xiàn)在賺到錢。
甚至賺錢本身也是一個事情,找方法去賺錢就好了,嘗試就好了。把結(jié)果控制在自己和家庭承受的范圍內(nèi),如此而已。
做就好了。
舉報/反饋
精彩推薦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