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天,解放軍部隊進駐北平,開始接管北平的各項防務,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作為明清兩朝的首都,北平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重要,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就新中國的首都選址問題,詢問了東北局城工部部長王稼祥。
七屆二中全會時,王稼祥拜訪毛主席,兩人是老相識了,毛主席也不客套, 推心置腹的問道:“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的政府定都在何處?中央雖有幾個考慮,但還沒有最后的答案?!?/p>
王稼祥對中央的幾個候選城市,一一進行了分析。
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雖然自稱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從地理位置來說,離東南沿海太近,從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缺陷。
西安是千古名都,但是也有缺陷,此時的中國,不是秦漢隋唐時期,那時候,長城是邊界線,而現在,長城橫臥于中國的腹地,因而西安在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點。
河南的開封,洛陽,雖然也是歷史上的名都,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兩個地方經濟太過于落后,這種局面也無法在短時期改變,因而這兩個地方,也不是合適的候選城市。
毛主席繼續(xù)問道:“那依你看,哪個城市適合定都呢?”
王稼祥胸有成竹:“北平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謂今日中國的命脈之所在,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又鄰近蘇聯和蒙古,無戰(zhàn)爭之憂,從歷史原因上來說,北平是明清兩代的帝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也樂于接受?!?/p>
毛主席聽后點點頭:“蔣介石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p>
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講話時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領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并定都北平?!?/p>
由此,北平被內定為了新中國的首都。
北平被定為首都,那么,該有誰來執(zhí)政北平這塊土地呢?此人必須機智,果敢,資歷老,經驗豐富,且能力超人。
思來想去,毛主席終于定下了最佳的人選。
此人就是時任中央候補書記的彭真。
彭真與毛主席有什么交集?毛主席為何要點名彭真擔任北平的首任市委書記呢?
彭真是山西省曲沃縣侯馬鎮(zhèn)人,1902年出生。
少年時期,彭真由于家貧吃了不少的苦頭,這也養(yǎng)成了他“刻苦學習”迫切想要“改變命運”的想法。
1919年的“五四運動”,席卷了整個中國,正在上高小的彭真深受影響,他成為了當地學生運動中的中堅分子,經常上街游行,呼吁救國。
從高小畢業(yè)后,彭真來到了省立一中,在這里,他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因為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到了救國救民的道路所在。
大革命時期,彭真成為了山西省共產黨組織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在此期間,他歷任中共太原支部書記,中共天津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長等職。
整個土地革命時期,彭真一直堅持在白區(qū)工作,由此,他也成為了我黨在北方地區(qū)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后來由于白色恐怖蔓延,彭真被叛徒出賣,被敵人關押到了監(jiān)獄里。
盡管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對待,但是彭真始終是堅守著自己的初心,甚至他還在獄中與其他同志成立了黨支部,一邊與敵人斗爭,一邊學習。
黨組織對被關押的同志們十分關心,1935年,經過黨組織營救,彭真被釋放出獄,之后,他堅持在天津,北平等地領導革命工作。
1937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彭真的命運因此改變,因為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個貴人。
彭真遇到的這個貴人,就是偉大的毛主席。
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前,中央表示,要白區(qū)率領一個代表團參加,此時劉少奇已經來到中央工作,留在白區(qū),能夠有資歷成為代表團主席的,唯有彭真。
由此,彭真成為了白區(qū)代表團的主席。
1937年4月底,彭真抵達延安,劉少奇與他是老相識了,兩人見面后沒有多說,第二天,劉少奇帶著彭真,見到了毛主席。
這是彭真參加革命十多年來,頭一次見到毛主席,內心十分激動。
毛主席笑著問他:“你是哪里人?。俊?/p>
彭真:“山西侯馬?!?/p>
毛主席很驚訝,隨后,他侃侃而談:“侯馬是一個好地方,春秋晉國在那里建都,漢朝周勃封絳侯于此。有山有水,地勢平坦而又險要,是由晉入陜的孔道,也是入豫的要沖。”
聽到毛主席的一番話,彭真很是詫異,因為他沒有想到,毛主席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居然如此的了解。
由此,彭真在心里對毛主席的敬佩,更多了一些。
對于白區(qū)的工作,毛主席很是重視,之后,他多次提議要彭真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常委會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彭真的敘述,讓毛主席對他的了解更深了許多,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毛主席便點名彭真,要他擔任了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北方分局)書記,統(tǒng)一領導晉察冀地區(qū)的抗戰(zhàn)工作。
事實證明,彭真沒有讓毛主席失望,他與聶榮臻等人正確地執(zhí)行中央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最終將晉察冀地區(qū)建立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嶄新社會。
也有人稱,這時的晉察冀地區(qū),相當于日后新中國的一個“雛形”
彭真能力強,覺悟高,辦事可靠,毛主席決定進一步地重用他,1941年,中央一紙調令,彭真從晉察冀地區(qū)回到了中央。
等中央黨校正式成立后,毛主席再次對彭真委以重任,要他擔任學校的教育長。
毛主席對他說:“訓練干部是當前大事,從華中及山東軍隊和地方上抽調一批高級干部來延安進中央黨校與抗大總校學習……。”
后來,在彭真的盛情邀請下,毛主席為中央黨校寫下了校訓:實事求是,不尚空談。
在中央黨校工作的幾年,彭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很好的完成了中央交給他的所有任務,正是由于彭真表現得如此突出。
因而在1945年七大時,他不僅是主席團的一員,而且還擔任了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
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三次電邀毛主席前往重慶談判,毛主席深知蔣介石險惡用心,為了表示我黨真正的想要和平,因而毛主席決定以身冒險,親自前往重慶。
為了以防萬一,黨中央決定在毛主席前往重慶談判期間,再選出兩位中央候補書記。
這兩人分別是陳云,還有一位就是彭真。
也就是說,在當時的黨內,彭真實際上是我黨排名前七的大人物。
隨后,黨中央做出了“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
毛主席再次的對彭真委以重任,要他擔任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政委,統(tǒng)領我黨在東北的工作。
彭真臨走前,毛主席叮囑他說:“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沒有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當然,其他根據地沒有丟,我們又有了東北,中國革命的基礎就更鞏固了。”
彭真深以為然。
之后,等彭真到了東北,他立刻帶著人投入到了具體的工作中,根據中央的政策,方針,彭真最大限度地發(fā)動群眾,組成最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此后整個解放戰(zhàn)爭時期,彭真一直都在東北工作。
1948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黨完全從戰(zhàn)略防御,轉為了戰(zhàn)略進攻,遼沈戰(zhàn)役結束后,四野大軍沒有停歇,即刻揮師南下,北平,天津解放,指日可待。
為了盡快使得北平解放后工作不亂,中共中央決定派彭真率領工作隊,隨時等候接待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我軍入駐北平。
與此同時,彭真擔任了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擔任了市長,新中國成立那天,北平正式改名為“北京”
北京,也成為了新中國的“首都”
這時,彭真依然擔任北京市委書記,他也是新中國首都北京的首任市委書記。
當北京的市委書記,看起來很是光榮,與此同時,責任也很大,上任不久,彭真就遇到了一個難題。
那就是關于北京舊城的改造工作。
北京城內有從明朝就保存下來的老下水道,長達200多公里,雖然有這么長的下水道,但是真正能夠利用,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22公里。
大部分的下水道已經坍塌,除此之外,包括龍須溝在內的八條下水道,已經完全成為了“臭水溝”,每到夏天的時候,居住在下水道邊的老百姓每天都是聞著臭氣,還要忍受著蚊蠅的折磨。
彭真收到報告后,當即表示:“不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話,還算什么共產黨員,人民政府?”
最終,經過北京市委領導的探討,研究,大家決定,盡管政府的財政問題很大,但是也要拿出錢來,對整個北京的市政基礎設施,進行一定的改造。
就在這一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挖掏修整了6個下水道系統(tǒng),將龍須溝等明溝,改為了暗溝。
由此,一直困擾老百姓的蚊蠅,臭氣等問題,得到了完全的解決。
特別是在龍須溝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大家高興的是奔走相告:“看今天這建設,咱一定有好日子過。”
人民藝術家老舍對于北京政府做的此事很是欣慰,隨后,他創(chuàng)作出了著名的話劇,即《龍須溝》。
在解決北京舊城下水道問題時,彭真也在關心著城內攤販問題。
北京解放初,攤販占據了各主要人行道,交通要道,嚴重地影響了交通,時常發(fā)生車禍。
彭真來到北京后,決定將攤販問題整治一番。
為此,彭真專門召開了一次會議,將一些攤販作為代表請到現場,彭真談到了攤販管理問題,葉劍英市長談到了市委市政府具體的改造措施。
這些攤販們對此非常擁護,后來,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里,北京城內4.5萬戶攤販全部整頓完畢,整個北京城市容顯得井井有條,交通要道也變得寬闊順暢許多。
對于彭真做出的這一政策,北京的攤販們十分的支持和擁護。
正是由于彭真本身能力很強,1954年時,他又被選為了北京市的市長,依然兼任市委書記。
在北京市委書記一職上,彭真從1949年,一直干了17年,直到1966年卸任。
特殊時期結束后,彭真復出,歷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全國人大委員長等職。
1997年,彭真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