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的哥哥》本來是芒果臺的一個很火的綜藝,第一季播出的時候,還讓大灣區(qū)的幾個哥哥火了一把呢,所以第二季,節(jié)目組還想延續(xù)第一季的熱度,可惜第一期播出后,哥哥們的初舞臺并沒有特別亮眼的,觀眾也沒有看得熱淚盈眶,反而是哥哥們的自我感動!
明明是同樣的名字,請的哥哥也都挺知名的,熱度為何沒有第一季高呢?我覺得原因主要有3個!
首先,節(jié)目組選人太隨意!
浪姐和披哥其實都是以“哥哥”為主的,哪怕是有那么幾個新人,也是新人之中的佼佼者,要么能唱,要么能跳,這一季他們請來了第一季的最后一名張云龍,這是什么意思?
還有王大陸,他的演技或許還可以,可唱功五音不全,來節(jié)目是負責搞笑的嗎?參加這種大型節(jié)目,可以不會跳舞,但絕對不能不會唱歌啊,觀眾注重視聽感受,有一個五音不全的人出現(xiàn),直接破壞了整首歌的意境!
另外就是不太知名的朱嘉琦、張峻寧,長得又不帥,唱歌跳舞又不好,來節(jié)目是想翻紅的嗎?
節(jié)目中大哥級的人物有杜德偉、任賢齊、蘇見信等人,再怎么說也得配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年輕人吧,像那些唱歌小白,舞蹈小白,就算再怎么教,也很難有進步的!
套用林峯的那句話:“沒有哥哥了,這是披荊斬棘的弟弟?!惫?jié)目組是想利用這些哥哥,來帶那些新人嗎?幫他們翻紅!
其次,規(guī)則太復雜。
淺聽了節(jié)目組的規(guī)則,初舞臺表演就分為小組作戰(zhàn),四種陣型的八個組,唱演三組,唱作兩組,唱跳兩組,唱樂一組,初評演唱會,有火力福袋,獎勵分兩檔,自定目標大于等于800,獲得火力福袋,集體達成6800火力值8組全員獲得火力福袋一個,自定目標最高且完成,小組每人再增獲一個火力福袋。
哥哥們聽完直接就懵了,直言規(guī)則越來越復雜,觀眾想看的不是他們怎么演,如何獲得福袋,而是他們怎么選人,結(jié)果沒讓哥哥自己選,節(jié)目組直接就安排了分組,在哥哥們的進場的時候,都沒有一個主持人控場,最后還是潘瑋柏宣讀規(guī)則,一點都不正式!
最后,回憶殺太多,強行感動!
其實觀眾是喜歡回憶殺的,但是得適可而止,像《乘風破浪的姐姐3》中,姐姐們的出場都是單獨的,有的也不是唱自己的成名曲,可《披荊斬棘的哥哥2》中,唱的幾乎都是自己的成名曲,因為有些歌年代太老,很難引起年輕觀眾的共情!
再就是舞臺不夠精致,服裝大同小異,讓人很難一次性記住所有哥哥,體現(xiàn)出來的大部分人性格有點同質(zhì)化。
整體感受是不少哥哥松松垮垮又莫名自信,導致油汪汪的,前兩年,很多人喜歡聽老歌,是因為老歌很有年代感,但如果讓我一次性去聽十首老歌,我也會覺得煩!
節(jié)目組應該與時俱進,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00后專場,要讓年輕人喜歡,而不是給中年人懷舊!
總結(jié)
芒果臺在《乘風破浪的姐姐3》剛結(jié)束不久,就播出《披荊斬棘的哥哥2》,其實是有點冒險的,因為觀眾會把2個節(jié)目進行比較,如今答案也很明顯,在《披哥2》中,已經(jīng)很難再找到一個“王心凌”了。
觀眾對一些老歌也不是很喜歡了,要想熱度,其實就得挖掘哥哥們有趣的一面。你如何看待《披荊斬棘的哥哥2》呢?歡迎在文末留言評論,本文由渾水默娛原創(chuàng),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收藏加關(guān)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