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自古就是一個熱門話題,尤其對于擁有財富和地位的人,更是終生心心念念的追求。
今天的人懂得,與其長壽,健康地活著更有意義。那種只有一口氣其他完全不能自主的狀態(tài),生不如死,所以健康第一,長壽第二。
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正確的健康觀,斑馬認為其中的要義之一就是“沒心沒肺”。
我一個朋友的老媽八十多了,年輕時也算風云人物,不幸前些年得了腦梗,糖尿病等慢病,現(xiàn)在進入了癡呆狀態(tài),除了吃睡,萬事不過心。朋友以為老太太大概沒幾年了,盡心盡力伺候。前幾天她跟我說,她媽現(xiàn)在面色紅潤,胃口大好,各項指標日趨正常。她總結說,過去之所以得病是因為操心太多,現(xiàn)在之所以“返老還童”是因為“沒心沒肺”。
我有一位發(fā)小,從小性格就是不溫不火。年輕的時候小伙子都活蹦亂跳,他居然能“入靜”,他說他能啥也不想,大腦一片空白。當時我們都說他入定,后來明白還不是,他只是做到了“非想”,沒有達到“非非想”,扯遠了。如今大家都年屆六旬,他則被奉為“不老男神”。每次聚會人人大談病癥衰老體檢吃藥的時候,他都一臉懵。開始以為他沒有健康意識,可人家單位年年體檢,都正常。既然正常又何必多思多慮呢。
道家早就總結出虛實相生的道理,疾病也是“無中生有”,由虛到實轉(zhuǎn)化而來。思慮過多就會導致情緒波動,或郁悶于心或大喜過望,導致睡眠飲食不規(guī)律,繼而內(nèi)分泌就會紊亂,三高等病癥紛至沓來,如果不能立即調(diào)整精神和生活狀態(tài),始終處在精神的高壓狀態(tài),很快就會崩掉。
修心乃是健康之本,修到“無心”乃是健康狀態(tài)。不管身處何等境地,對于世間種種,拿得起的不一定是贏家,能放得下的才能笑到最后,活出壽終正寢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