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革命史,周書良這個名字并沒有多少人知道。
他和許多默默無聞的革命志士一樣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留下了一段讓人唏噓的過往。
開國上將蕭華多年之后回憶起周書良,依舊是滿臉感傷。
長征中,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中央決定兵分三路北上。紅一方面軍主為左路軍,所走之路大多是人煙稀少,山路崎嶇,風雪很大。有的戰(zhàn)士被風刮倒之后就再也沒有站起來,有的則被風雪刮下了萬丈懸崖。
但是這些困難還不是最麻煩的,對于紅軍來說最嚴重的的問題還是糧食的短缺。一些部隊已經(jīng)3天沒有一粒青稞了。
雖然路上還是會路過一些藏民的村莊,但是那個時候很多藏民對紅軍不了解,早早地就躲了起來。而紅軍有很嚴格的群眾紀律,哪怕無米下炊,戰(zhàn)士們餓得饑腸轆轆,也沒有人去拿當?shù)厝罕娂依锏募Z食。
有支紅軍部隊在山里發(fā)現(xiàn)一群無人看管的牦牛,戰(zhàn)士們不僅沒有吃牛,還派人割草喂養(yǎng)這些牛群,小心地看管。直到幾天之后,把牛群歸還給找牛的主人。
紅軍戰(zhàn)士們就是這樣嚴格地遵守紀律,對當?shù)厝嗣袢罕姷呢敭a(chǎn)和糧食秋毫無犯。
紅軍軍紀嚴明,但是紅軍戰(zhàn)士們也是人,即使意志再頑強,也不能一直餓著肚子。各個部隊都派出了小股籌糧隊,想盡辦法地為部隊籌措糧食。
此時19歲的蕭華正在紅一軍團第二師擔任政委,籌措糧食始終困擾著這位年輕的紅軍將領。
之所以蕭華愁眉苦臉,一方面是因為沿路人煙稀少,籌措糧食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當?shù)氐?span id="cj9rlhw" class="wpcom_tag_link">土司武裝經(jīng)常襲擊紅軍的籌糧隊。
遭到襲擊的籌糧隊死得都很慘,王樹增在《長征》中記載戰(zhàn)士們“有的被砍斷了四肢,有的被挖了眼睛”
又一次,第二師的籌糧隊遭到了襲擊。這一次7名戰(zhàn)士犧牲,還有一名紅軍干部被土司武裝抓走。
這名被抓走的紅軍干部正是第二師青年干事周書良。
蕭華聽到這個消息,立馬帶上部隊去營救。當時紅軍政策是盡量不和土司武裝發(fā)生沖突,盡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于是蕭華只好和對方展開了談判。
經(jīng)過一番溝通,土司表示今后不再襲擊紅軍,但是有個條件。
這個條件讓蕭華大吃一驚,土司的條件就是要把周書良留下。不答應的話,那就只能殺了周書良,土司武裝繼續(xù)襲擊紅軍。
蕭華問為什么非要留下周書良。土司給出的解釋是希望周書良幫助土司做事。至于具體做什么事,做多久,土司沒有回答。
后來為了讓蕭華同意留下周書良,土司還保證愿意賣糧食給沿途經(jīng)過的紅軍。
周書良本人很堅決,不吃不喝,不愿意離開紅軍,不同意留下來。
蕭華很為難,一方面是部隊缺糧,很多戰(zhàn)士都在忍饑挨餓;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就此丟下戰(zhàn)友。
左右為難的蕭華請示上級后,見到了被土司扣留的周書良。
見到自己的同志,周書良再也忍不住,多日里受到的委屈、驚嚇全部化為無聲的淚水。蕭華艱難地開口:
“書良同志,你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墒羌t軍要北上抗日,我們的民族政策,不允許我們和土司打仗?,F(xiàn)在大部隊眼看要過草地了,可是部隊還很缺糧。組織上希望你作為革命的火種,留下來,做土司的工作,幫部隊解決一些糧食問題。”
蕭華說這番話之前,心里斗爭了很久。從內心來說,他不愿意將自己的戰(zhàn)友留在這個孤立無援的地方,不愿意拋下自己的同志。
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迫使蕭華不得不這樣做。
周書良聽罷,久久沒有說話。最后他慢慢點頭,說為了紅軍,為了革命,我服從組織安排。
蕭華此刻也沒有忍住淚水,他帶著哭腔說“我們走了以后,你會有很多困難。但是你記住自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是一顆紅色的種子,要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革命勝利以后,我們來接你”
此時此刻,戰(zhàn)友間的離愁別緒涌上兩人心頭。我們現(xiàn)在無從得知,周書良心里在想什么,蕭華心里又在想什么。
臨別之際,周書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向自己的戰(zhàn)友們和同志們敬了最后一個軍禮,然后和土司的人慢慢走遠。
周書良走后,土司武裝果然再也沒有襲擊紅軍,也賣了一批糧食給第二師。
稍作停留,第二師繼續(xù)北上。臨行之際,蕭華遠遠地回望土司堡壘的方向,他好像看見一個挺拔的背影在向紅軍敬禮。
從此以后,周書良再無音訊,沒有人知道他的消息。
解放后,組織上曾經(jīng)派人去當?shù)卣疫^周書良,然而卻杳無音訊。周書良就這樣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我們之所以能知道周書良,是因為蕭華上將在晚年的回憶文章里提到了這件事。
但是關于周書良,我們知道得太少了。
時至今日,我們不知道周書良是哪里人;不知道周書良的出生年月;不知道周書良家里還有什么人;不知道紅軍走后,周書良經(jīng)歷了什么…..
他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周書良和很多革命先烈一樣,用自己的方式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和犧牲。他們都是革命勝利的基石,我們后人不應該忘記他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