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茰I」
這個問題要分維度來看。
其他一些人則可能會嗤之以鼻。
而關(guān)于四大天王。
基本上是這么一個形容法。
張學友能唱、郭富城能舞、劉德華能演,而黎明則是夠帥。
這似乎從另一面印證了黎明的“帥”。
以“帥”而能天王。
這其實已經(jīng)是足夠了不起的成績。
回到九十年代的視角。
其實不同區(qū)域,審美是有差別的。
當年郭富城從無線藝員培訓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老師卻跟他講,「雖然你拿的成績是第一名,但你的外形,是我們同班同學里面,最差的一個?!?/p>
這話放在今天,被很多人當作笑話來看。
但實際上,當年整個香港娛樂圈,都在追捧“成熟風”。
比如鄭少秋、周潤發(fā)、鄧光榮、劉德華,包括郭富城的同班同學邵仲衡、林文龍,都是身材高大的成熟“型男”類型,所以黎明的以“帥”走紅,并不奇怪。
但近在咫尺的臺灣,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轉(zhuǎn)。
從小虎隊、郭富城到林志穎,都是少年派,也都紅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內(nèi)地的娛樂業(yè)起步較晚,在當年則主要是被動式接收。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
郭富城首張大熱的專輯《對你愛不完》有兩個版本的MV。
一個是臺灣拍的,另一個是TVB版本。
風格差異非常明顯。
臺灣版MV,郭富城是一個純情少男,女主則是純情少女,劇情則是偶然的邂逅、逛街;而TVB版,則是一個坐在車里、嚼著口香糖略有點痞壞的男孩,與性感的紅衣女郎的故事。
除了發(fā)型不變,從服裝到色彩,從參演女主到光線調(diào)色,乃及劇情,都完全倒轉(zhuǎn)。
而雖然有區(qū)域差異。
但如果把視線投放到整個華語世界,黎明的位置則會比較靠后。
比如港臺藝人「十大印刷品銷量排行榜」。
這個榜單針對每年的明星寫真、海報和明信片等肖像印刷品銷售進行統(tǒng)計,郭富城從1991年到1997年連續(xù)七年霸榜冠軍寶座,推出過五本寫真集,全部熱賣過百萬冊,黎明的最好成績是1996年的第四名,而劉德華的最好成績是第二名,當然張學友自始至終就沒上過榜。
另一個「十大偶像」的榜單則由劉德華霸榜了六年。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實在的證明。
肖像印刷品印證大眾的審美選擇,偶像評選代表人氣和國民度高低。
而郭富城和劉德華的分別霸榜,則是一場完美的印證。
所以在當年的香港來講。
身材高大的黎明先于郭富城紅起來,也很正常。
而在郭富城回流香港后,華語區(qū)的審美也逐漸開始同步,當年香港媒體評選四大美男,分別是郭富城、張國榮、周潤發(fā)和劉德華。
1992年,飛碟參照郭富城形象發(fā)掘的“小旋風”林志穎出現(xiàn)。
他以“過江龍”姿態(tài)殺到香港,引起娛樂圈地震。
而在當事人來講,黎明曾經(jīng)說過,“如果把我的五官拆開來看,其實我不怎么好看的,只是整體上來看比較OK?!庇终f,自己不及劉德華和郭富城好看。
這句話一則自謙,二則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事實。
不說同為天王的郭富城和劉德華,看看同期前后的男星,比如周潤發(fā)、張國榮、梁朝偉、鄭伊健、張衛(wèi)健、張智霖、孫耀威和陳曉東,再加上林志穎、金城武,不說誰碾壓誰,也都是以形象著稱的藝人,其中很多還在肖像印刷品銷量上贏過黎明。
當然在黎明擁躉的眼里,這肯定是不對的。
但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郭富城也在一次采訪中講,黎明可以用“帥”來形容,不過補充講了一個身高因素。
這其實也是對黎明所言的一種印證,即身材高大,整體形象不錯。
郭富城在1993年的一個搖頭視頻。
在二十多年后突然大火,影響力甚至波及到了一零后的小朋友。
這是一種跨越時空的顏值影響力。
所以他能憑一個廣告爆紅,也是事出有因。
換其他人,這個路線很難走通,也很難會有這種無視時間阻隔的審美趨同。
但黎明整體的“帥”也是應(yīng)該要承認的一個事實。
而黎明的巔峰期,應(yīng)該是1997年的金發(fā)造型,配搭高大身形,確實顯得俊朗不凡。
另外來講,他在九十年代紅起來之后,沒有貪戀商業(yè)流量,而是一頭扎進文藝電影路線,這個選擇其實很聰明,迅速以《都市情緣》、《甜蜜蜜》、《半生緣》及《玻璃之城》等電影奠定自己“文藝小生”地位,也受到不少肯定。
新世紀之后逐漸掉隊,則與他表演上的守舊有關(guān),也是太過貪戀表演“舒適區(qū)”的原因。
反而九十年代在電影上沒怎么發(fā)力的郭富城,在找準方向后一往無前,不斷蛻變。
這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另一重詮釋。
略跑題。
回到“帥不帥”這個問題上。
四大天王中的三個,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偶像派”。
他們必然是各有千秋。
劉德華的成熟魅力,黎明的高大斯文,與郭富城的少年動感,當然都是“帥”的。
其實“帥”這個詞,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所以它并不能和顏值、五官畫上一個絕對的等號。
當然反過來,討論顏值的時候若代入身高概念,也是一件蠻好笑的事情。
而鑒于“帥”的概念并不單一,大致可歸入偏好。
就像歌迷聽歌,有的人喜歡低沉,有的人喜歡清亮,還有的人覺得暗啞最動人,各自表達,其實都并不沖突,或可引為另一層面的印證。
回到一句老話,自己喜歡就好。
有實力的偶像。
叫做“四大天王”。
他們壟斷香港樂壇十年。
皆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