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要往后翻,人要往前看。
作者:洞見yebo
有個年輕人,剛剛經(jīng)歷了被裁員,妻子又跟他離婚。
他每天翻來覆去睡不著,哀嘆自己的不幸,感到生活不堪重負(fù)。
于是他向一位禪師求教,禪師說:
世上一切苦痛都有限度,你不糾結(jié),再深的傷口,也會自己痊愈;
可你若緊緊抓住不放,那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后,又中了第二支箭。
我們活得累,往往就是對那些煩惱與傷痛,記得太過清楚。
許多傷害本來是一次性的,正因為有你的允許,它才像一把鋸子,在你的心上不斷拉扯。
在痛苦里太過糾纏,最終折磨的還是自己。
1
作家畢淑敏曾寫過一篇文章,談到童年的一段往事。
小學(xué)時,有次學(xué)校里組織歌詠比賽,她很榮幸被選中。
由于她缺乏訓(xùn)練,唱歌時總是跑調(diào),所以常常受到同學(xué)們的嘲笑。
有一天練歌時,音樂老師突然把指揮棒一丟,鐵青著臉轉(zhuǎn)了一圈兒,最后走到她面前說:
我總能聽到一個人跑調(diào),不知是誰,現(xiàn)在總算找出來了。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現(xiàn)在,我把你除名了!
聽到這話,畢淑敏眼睛一下子就紅了,她低著頭跑出教室,躲在廁所崩潰大哭。
這件事給她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老師那張鐵青的臉,從此一直縈繞在她腦海中。
此后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時候,她就變得忐忑不安、逃避退縮。
她不但害怕唱歌,就連當(dāng)眾演講和會議發(fā)言,都會使她產(chǎn)生恐懼。
由于對這件事耿耿于懷,幾十年來,痛苦也不曾消減,一直伴隨著她。
培根曾說過:“一個人如果念念不忘痛苦,就會令自己的傷口常常如新。”
每個成年人心中,都會有一些過不去的人和過不去的事。
若抓住不放,痛苦也只會與日俱增。
曾看過一段余秋雨的自述。
年輕時,他遭到一些人的打壓與中傷,不僅事業(yè)受到阻撓,名譽也受到侵犯。
于是他把仇人們的姓氏,用諧音記在本子上。
每天他都會想起他們造成的傷害,甚至經(jīng)常在噩夢中驚醒。
他整個人也變得戾氣很重,總是焦躁不安,無故發(fā)脾氣,身體越來越差。
直到后來與星云大師徹夜長談,他才慢慢解開心結(jié),從低谷中走了出來。
《姥姥語錄》中說:
心里有恨、有怨,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的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背負(fù)著怨恨,只會在無形中加重內(nèi)心的負(fù)擔(dān)。
那些經(jīng)歷過的痛,若是不斷咀嚼,就如同往自己的傷口一遍遍撒鹽。
最終讓傷口漸漸潰爛,人生也在苦痛中徹底沉淪。
2
以前看過埃隆·馬斯克的傳記,對其中一件事印象深刻。
馬斯克的長子10個月大時,不幸在睡夢中窒息而死。
他也曾極度悲傷,但后來在公眾場合談及此事,他卻一臉平靜。
有記者就曾問他:“你難道不難過了嗎?”
馬斯克回答說:“當(dāng)然難過,但你不能沉浸在悲痛里,那樣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p>
沉浸于悲痛,往往會困住自己的腳步;只有及時走出來,擦掉眼淚,才能繼續(xù)趕路。
《春風(fēng)十里不如你》中有這樣一句話:
不該太清醒,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必反復(fù)咀嚼,一生不長,重要的事兒也沒那么多,天亮了,又賺了。
人生的選擇權(quán)永遠(yuǎn)在自己手中,學(xué)會放下,才能輕松前行。
在小說《飄》中,主人公斯嘉麗,原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南北戰(zhàn)爭開始后,她的生活就開始急轉(zhuǎn)直下。
母親染上風(fēng)寒病死,父親變得瘋瘋癲癲,貧窮、饑餓、危險如影隨形。
很多跟她處境相似的人,都在哀嘆突如其來的不幸。
斯嘉麗卻迅速走出陰霾,她開始做生意,獨自跟“北方佬”打交道。
很快,當(dāng)別人仍在苦難中不可自拔時,她卻振作起來,以一己之力保住塔拉莊園,養(yǎng)活了一家人。
瑪利亞·羅賓森說過:
“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每個人都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創(chuàng)造全新的未來?!?/p>
人生不易,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一些風(fēng)雨坎坷。
若是為一時的不堪自怨自棄、畫地為牢,你就永遠(yuǎn)只能過囚徒般的生活,活得壓抑、無力、暗無天日。
當(dāng)你放下過去,卸下負(fù)累,才能解脫自己的心,昂首闊步,走向一個全新的未來。
3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個大力神叫——赫拉克勒斯。
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被一個袋子似的東西絆倒了。
他摔得鼻青臉腫,起來后便朝它用力踩了一腳。
誰知那東西非但沒有破裂,反而迅速地膨脹起來,最后把路都堵死了。
正當(dāng)赫拉克勒斯無計可施時,走來一位智者,對他說。
快別動它,離它遠(yuǎn)去吧。只要你不侵犯它,它便會小如當(dāng)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
我們遇到的種種痛苦,就像這個會膨脹的袋子。
如果與它糾纏到底,則會把自己逼入絕境;可若你對它視而不見,它就再也無法影響到你。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未成名前,曾經(jīng)歷過一段黑暗的時光。
數(shù)月之內(nèi),先是母親因病去世,接著丈夫又棄她而去。
面對雙重打擊,她陷入絕望,甚至一度放棄寫作。
在壓抑中待久了,她打算出門散散心,登上了一列東方快車。
白天大部分時間,她都盯著窗外看,沉浸在沿途美麗的風(fēng)景中。
到了晚上,她就與其他乘客交談,并由此邂逅了新的戀人。
回來后,阿加莎就出版了《東方快車謀殺案》,一舉奠定了她的偵探大師地位。
巴爾扎克說過:“如果學(xué)不會忘記,人生便無法再繼續(xù)?!?/p>
每個人,都會有不堪的經(jīng)歷。
總是流連嘆息,生活就只能永遠(yuǎn)籠罩在陰影中。
不要讓一片黑暗,遮住了所有的陽光,不要讓一次痛苦,囚禁了你的全部未來。
過去的既然無法逆轉(zhuǎn),不如翻過這一頁,騰出手來,重新開始。
作家克里斯托弗·吉莫曾說:
每個人都會遭到兩支箭的攻擊,第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它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本身;
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它是因困難和挫折而產(chǎn)生的負(fù)面情緒。
一味糾纏痛苦,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造成更多傷害,最終拖累自己。
書要往后翻,人要往前看。
難以改變的事情,要學(xué)會翻篇,已經(jīng)發(fā)生的傷痛,也要懂得釋懷。
永遠(yuǎn)不要中第二支箭,事過即止,讓自己從過去抽身,擁抱下一次的驚喜。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