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正好是陳賡大將去世后的第三十一年,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此時已經是七十四歲高齡的將軍夫人,陳賡大將的妻子傅涯卻不顧家人的勸阻,執(zhí)意要前往臺灣,傅涯剛下飛機,便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只見臺灣機場內,整齊地停放著十幾輛來迎接自己的汽車,頓時老人便開玩笑地說道,這么多車,我都不知道要坐哪一輛啦!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年邁的傅涯在丈夫陳賡去世30年之后,突然要不顧反對地堅決前往臺灣呢?
1918年,傅涯出生于浙江紹興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因而從小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再加上傅涯從小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因而身上也就沒有那些嬌生慣養(yǎng)的小姐脾氣。在求學期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傅涯逐漸接觸到了先進的共產主義思想,還結識了大批的有為青年,并且在他們的影響之下,自己也是心懷救國的抱負和理想。于是傅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便開始頻繁地參加了一些愛國學生發(fā)起的街頭運動,雖然期間受到了反動政府的鎮(zhèn)壓,但是卻更加堅定了自己參加革命,救亡圖存的思想。
很快,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大舉南下,受到戰(zhàn)爭的影響,無奈學校只能被迫停課,所以傅涯的學習生涯也只能到此為止,親眼看到戰(zhàn)爭的殘酷,雖然現(xiàn)在的傅涯停課在家,但是滿身傲骨的她總想著要做些什么。最終傅涯便聯(lián)合自己的同窗好友們開展了多場抗日救國的游行活動,并且受到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愛國人士也都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由于家庭條比較優(yōu)越,所以此時的傅涯還說服了父母,最終為抗戰(zhàn)一線的戰(zhàn)士們捐獻了大量的物資和錢財,成為了抗日戰(zhàn)爭堅強的后盾力量。
直到1938年,此時年僅20歲的傅涯突然收到了大哥的來信,信中說道,個人命運、家族命運都是和國家命運一脈相連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偉大的國家命運而努力奮斗,而像我們這些青年兒女,更應該為國家命運而投身革命,奉獻一生。傅涯本就滿腹抱負,正愁無處釋放呢,而如今大哥的這封信真可謂是來得正是時候,所以此時的傅涯怎么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呢,所以在收到信不久之后,便之身前往了延安,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由于傅涯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又能歌善舞,所以根據上級的要求,敢進入部隊的傅涯就被分配到了抗大文工團,專門負責一些文藝表演方面的工作,而且沒過多久,傅涯就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成為了團隊里小有名氣的明星了,看著如此端莊秀麗的姑娘,組織上便開始考慮起了她的終身大事……而恰巧此時的傅涯接到上級指示,要和文工團一起到山西省武鄉(xiāng)縣進行演出匯演,都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所以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正是此次之行,讓原本毫無關系的傅涯和陳賡有了交集,并且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原來就在傅涯此次演出之后,還要負責在現(xiàn)場做當?shù)厝罕姷乃枷牍ぷ?,所以一時半會也不會離開,而此時文工團的團長王志濤偶然聽說自己的好友陳賡,由于負傷就在此地休養(yǎng),所以便過去進行探望。老朋友見面自是倍感親切,在交談中王志濤隨口向陳賡提到了,你現(xiàn)在感覺如何,缺什么少什么盡管開口,組織上一定盡全力滿足,而此時的陳賡也是半開玩笑的說到,我啥也不缺,就缺個媳婦,本就是玩笑之話算不得數(shù)的,但是說者無心,聽著有意,王志濤便把這話給記下了。
回去之后,王志濤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吳靜,讓她留意一下,看身邊有沒有合適的姑娘,幫忙撮合撮合,而吳靜也是非常樂意做這個紅娘的,并且第一個就想到了傅涯,一個是文工團的小明星,一個是戰(zhàn)場上大英雄,怎么看都是絕配。于是吳靜便瞅準機會,安排陳賡觀看了傅涯的演出,第一次見面,陳賡便被舞臺上長相秀麗的傅涯給深深吸引住了,而陳賡本就是一個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的人,所以盡管當著眾人的面,他的臉上也掛著對傅涯極致的好感。
當然對于這些,正醉心于表演的傅涯自是一無所知,而她的好友吳靜則是全部看在眼里,所以在表演結束之后,便拉著傅涯假裝和陳賡說話,讓傅涯成功注意到了陳賡,之后更是頻繁的安排兩人見面,就這樣一來二去,兩人便成為了朋友。可是當時的陳賡考慮到自己比傅涯大了近15歲,所以一直也都不敢表白,可是隨著兩人深入了解,逐漸也明白了對方的心意,最終在戰(zhàn)友們的慫恿之下,陳賡終于鼓起了勇氣向傅涯表白,最終兩人成功走在了一起。
1943年,傅涯和陳賡終于在組織的見證之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由于戰(zhàn)爭的原因,兩人經常是聚少離多,但是盡管這樣,兩人也從沒有任何抱怨,在那個通訊非常落后的戰(zhàn)爭年代里,鴻雁傳書便成了兩人唯一的聯(lián)系方式。隨著戰(zhàn)爭的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就在新中國的授勛儀式上,陳賡被授銜為開國第四大將,從此身居高位,并且在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陳賡和傅涯的孩子出生了,看著他們愛情的結晶,兩人更是相擁而泣。
可是這樣的日子并沒有一直持續(xù)下去,就在1961年,陳賡不幸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八歲,丈夫的去世對傅涯打擊很大,但是為了孩子,傅涯最終仍舊是獨自撐起了一個家??删褪沁@樣讓所有人都羨慕的軍旅愛情,在傅涯的心中卻一直都有一個心結,那就是其實在傅涯之前,陳賡其實還有過一任妻子,而陳賡對于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始終都無法忘懷,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陳賡的第一任妻子叫做王根英,和傅涯一樣也是一名戰(zhàn)士,兩人當初在武漢極為夫妻,并且生育了一個兒子,共同度過了12個年頭,在戰(zhàn)爭期間,兩人相互扶持,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不幸的是,就在參加革命期間,王根英不幸被日本人殺害,犧牲時僅有32歲,所以對于第一任妻子,陳賡一直是非常慚愧,甚至當年在得知王根英犧牲的消息后,陳賡把自己反鎖在屋子里一個月,好不容易才走出來。
而如今的傅涯實際上也被陳賡和王根英的事情所感動著,所以為了彌補陳賡心中的遺憾,傅涯便選擇了犧牲自己,在臨終時提出了不讓子女們把自己和陳賡葬在一起的遺愿,好成全他們二人。直到1980年,傅涯意外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件,竟是小妹寄過來的,從信中傅涯得知了自己的父母已經在臺灣去世,骨灰則是被幾個弟弟妹妹帶回大陸,安葬在了老家,看到這封信后,傅涯再也掩飾不住心中對于親人的思念,要知道,自從當年參加革命之后,為了家人的安全,傅涯便主動和家人斷了聯(lián)系,所以從那時起,自己就再也沒有見過家人一面,所以如今她是多么的想要和家人團聚啊……
但是山高路遠,臺灣和大陸又分屬兩黨,想要見面簡直是難于登天,直到1992年,臺灣和大陸的關系終于恢復了正常,而且國家也開始鼓勵兩岸探親,而這個消息對于傅涯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傅涯立即便決定要前往臺灣。可是此時的傅涯已經是74歲高齡,子女們怕路途跋涉,老人的身體吃不消,所以紛紛勸說阻攔,但是傅涯卻仍舊要一意孤行,還說到這是自己唯一的心愿,最終家人拗不過她,也只好遂了她的愿。
于是,便出現(xiàn)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那一幕,就在陳賡去世30年后1992年,74歲高齡的傅涯不遠萬里來到了臺灣,還受到了十幾輛汽車的迎接。之后在親人和子女的陪伴下,傅涯度過了幸福的晚年生活,2010年,九十二歲高齡的傅涯終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之后被安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