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晚,北京“水立方”內(nèi)星光璀璨。
當(dāng)晚,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在此舉行。
300多位明星大腕齊聚現(xiàn)場,陣容之大、規(guī)格之高,在內(nèi)地娛樂圈難得一見。
在這場盛會上,明星們勁頭十足、各顯其能。
而在一眾爭奇斗艷的明星中,著名導(dǎo)演馮小剛則稍顯落寞。
他既沒有作品入選,也沒有上臺頒獎。
第二日,有媒體甚至刊出了“馮小剛?cè)坍?dāng)觀眾”這樣的標題。
不過,與全程陪跑相比,當(dāng)晚,圍繞著馮小剛還有一個更大的爆點。
有記者注意到,整場頒獎禮上,馮小剛左側(cè)的座位始終空著。
而座位上的名簽赫然寫著“周星馳”。
事實上,馮小剛與周星馳交惡,在圈內(nèi)早已不是什么新聞。
主辦方如此安排,不知是想制造話題、吸引眼球,還是想促成兩位導(dǎo)演的世紀大和解。
但不管什么目的,周星馳都沒有“接招”。
當(dāng)晚,星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既沒有走紅毯,也沒有臺下就座,頒完了獎,便悄然離場。
這讓人不禁猜想,馮小剛與周星馳之間是否還有握手言和的可能。
而兩位名導(dǎo)那幾次為數(shù)不多的合作,也在此時顯得更加珍貴和令人回味。
南北雙笑喜相逢
說起來,2002年以前,馮小剛與周星馳之間并沒有什么交集。
二人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雖都是拍喜劇,但風(fēng)格與形式都大相徑庭。
在他們真正合作前,兩人都已在各自的影視領(lǐng)域里創(chuàng)造了許多經(jīng)典作品和角色。
那時,馮小剛已是中國首部電視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
轉(zhuǎn)型當(dāng)導(dǎo)演后,憑借經(jīng)典的《北京人在紐約》斬獲了金鷹獎。
隨后,他又執(zhí)導(dǎo)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大腕》等影片。
既開創(chuàng)了內(nèi)地賀歲電影的先河,也在票房上屢創(chuàng)新高。
而在另一端的香港電影市場中,周星馳已是喜劇片領(lǐng)域最為耀眼的存在。
在出演了《賭圣》、《逃學(xué)威龍》等一系列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后,
周星馳樹牢了“無厘頭”的表演風(fēng)格。
隨即,他開始自導(dǎo)自演,并由此進入了口碑與票房雙贏的高產(chǎn)階段。
先是《大話西游》奠定了他在華語影壇的地位。
接著,便是不斷地讓喜劇片在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占據(jù)一席之地。
等到2001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一舉拿下6000多萬,輕松打破了香港地區(qū)票房紀錄。
那時,馮小剛在內(nèi)地喜劇片行業(yè)內(nèi)風(fēng)光無限。
而周星馳在香港拍喜劇電影,也是拍一部火一部。
創(chuàng)作能力卓絕、作品拔萃的二人,儼然已是行業(yè)內(nèi)的中流砥柱。
他們宛如兩位武林高手,站在山巔、隔著香江遙遙相望,雖未過招,但已互生仰慕。
接受采訪時,馮小剛與周星馳都不掩飾對彼此的欣賞,言談間,有著英雄惜英雄的默契。
馮小剛稱贊周星馳聰明、極富創(chuàng)造力,對喜劇電影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方法。
直言:“和他合作會是件好事情?!?/p>
而周星馳在表達對馮小剛的認可時則更具幽默感。
他夸馮小剛是喜劇天才,說香港很多演員都盼著能與馮小剛合作。
而自己“現(xiàn)在天天等他的電話,但是他還沒有打給我……”
氛圍渲染得如此到位,接下來的合作便是水到渠成。
在真正合作前,兩人先是在私底下接洽了很多次。
他們坐在一起談對喜劇電影的理解,溝通未來可能合作的方向。
很快,他們便有機會小試牛刀。
2002年,馮小剛接拍了一個茶飲料廣告,他寫好了本子,邀請了周星馳。
周星馳欣然應(yīng)允。
在片場,兩人見面猶如老友重逢。
看到周星馳,馮小剛快步迎了上去,然后毫不見外地給了周星馳一個熱烈的擁抱。
周星馳輕輕拍了拍馮小剛的后背,馮小剛則親切地喊著:”星馳?!?/p>
這個頗為親昵的稱謂,也成為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馮小剛提起周星馳的固定稱呼。
有了良好的基調(diào),兩人的合作順暢且愉快。
而廣告片雖短,但二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卻很妙。
馮小剛扮演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俠,周星馳變身為店小二。
進了店,馮小剛操著京腔說“沏杯茶”,而周星馳則一口氣端來了七杯茶。
在諧音梗還沒被玩爛的年代里,這個廣告的效果可圈可點。
而在拍攝現(xiàn)場,要么就是周星馳在深情對視時笑場,
要么就是馮小剛因周星馳眼神“嬌媚”而爆笑。
一時間,戲里戲外都不缺話題。
第一次合作如此合拍,第二次聯(lián)手立刻被提上了日程。
2004年,周星馳拍攝《功夫》,邀請馮小剛前來客串。
雖然出場的戲份加起來只有幾分鐘,但馮小剛給足了周星馳面子,足足在劇組待了四天。
每一個鏡頭都精益求精,也因此在熒幕上了留下了一個經(jīng)典的“黑老大”形象。
電影中,馮小剛第一次出場是去警察局要人。
他派頭十足,從樓梯上緩緩走下,環(huán)視四周后大喝一聲:“還有誰?還有王法嗎?”
然后,又沖著偷看的人吼:“看什么看?沒見過這么帥的老大?”
就是這短短的一個鏡頭,馮小剛卻連拍了十多遍。
有時是狀態(tài)不到位,有時是群演走位出錯。
拍到后來,馮小剛有點兒恍惚了,脫口而出一句:
“看什么看?沒見過這么帥的導(dǎo)演!”
又一次NG,但周星馳不急不惱,他走過來說:
“馮導(dǎo),不要把心里話講出來嘛。”
一句話,既緩解了馮小剛的疲勞,也逗得在場所有人開懷大笑。
后面的拍攝中,周星馳很照顧馮小剛的狀態(tài),也很愿意聽取他的意見。
馮小剛即興發(fā)揮了一句臺詞,也被周星馳一字不刪地保留到了影片里。
隨著電影上映后的好評如潮,馮小剛與周星馳的這次合作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段佳話。
互生嫌隙至鬧掰
周星馳請了馮小剛,馮小剛自然也想請周星馳。
不是在廣告短片中,而是在自己的電影作品里。
事實上,關(guān)于兩人的合作,馮小剛構(gòu)思得更早一些。
在拍攝完茶飲料廣告后,馮小剛在不少采訪中暢談他與周星馳接下來的合作意向。
尤其是在籌拍《天下無賊》這部電影時,馮小剛表現(xiàn)出強烈的合作意愿。
《天下無賊》本是一部短篇小說,全文不過一萬字。
但馮小剛很看好這個題材,盯了好幾年,終于拿下了版權(quán),并拉來了華誼的投資。
心儀的劇本和充足的資金到位后,馮小剛雄心勃勃,準備大展拳腳。
他多次對媒體放話說,要讓周星馳出演《天下無賊》。
采訪中,馮小剛曾透露道:“星馳著急啊,他想我們盡快拿出一部片子。”
“他覺得我們倆的優(yōu)勢放一塊兒,在內(nèi)地不會輸給任何人?!?/p>
而投資方,華誼公司的經(jīng)理王中磊也言之鑿鑿地向記者透露:
“周星馳會在片中飾演一個重要角色。”
馮小剛一方鋪墊了許多,橄欖枝可以說已經(jīng)放到了周星馳面前,但周星馳卻沒有接。
在“周星馳即將加盟《天下無賊》”傳得最熱鬧時,周星馳名下的星輝公司出來潑了盆冷水。
該公司的創(chuàng)作總監(jiān)孫子榮直接告訴記者說:
“周星馳加盟《天下無賊》純屬胡說?!?/p>
拒絕得斬釘截鐵,不留一點兒余地。
隨后這名總監(jiān)解釋道:
“作為一個純內(nèi)地化的故事,《天下無賊》里根本沒有適合周星馳的角色。”
同時,他還表示:“今后如再有合作,周星馳還是希望自己導(dǎo),馮小剛來演?!?/p>
一番波折后,《天下無賊》與《功夫》一樣,選在2004年上映。
最終,那年的票房榜上,《功夫》第一,《天下無賊》第三。
雖然落于下風(fēng),但《天下無賊》輸?shù)貌⒉浑y看。
因為,從投入產(chǎn)出比來看,《天下無賊》算是小成本大收益。
這部制作經(jīng)費為3000萬元的影片,最終收獲了1.26億元的票房。
《功夫》的票房雖然高達8億,但制作經(jīng)費可是實打?qū)嵉卦伊?.7個億。
況且,馮小剛也在《功夫》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
這讓票房之爭多多少少帶上了馮小剛自己與自己打擂臺的色彩。
所以,談起與周星馳的競爭,馮小剛很大度地表示:
“能和星馳的電影較量,我覺得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p>
而劉德華則調(diào)侃馮小剛說:
“你應(yīng)該會后悔,你客串了《功夫》,幫了人家?!?/p>
但開過了玩笑,劉德華也正色道:
“輸給周星馳不會難看的,因為這么多年,周星馳真的沒輸過?!?/p>
至此,高手過招,雖有輸贏,但那種惺惺相惜、互相珍重的氛圍感還是很足的。
2005年,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舉行頒獎典禮,馮小剛受邀擔(dān)任頒獎嘉賓。
他舉重若輕,尺度把握得非常好,讓一眾明星都笑開了花。
一上臺,馮小剛就問另一位頒獎嘉賓李麗珍有沒有被提名。
對方說沒有,馮小剛立刻故作氣憤地沖著臺下吼道:
“這么漂亮的女演員都沒有被提名,還有王法嗎?”
《功夫》里的這句經(jīng)典臺詞一出,臺下哄笑,
周星馳尤為開懷,他撫掌大笑,眼中滿是欣喜。
隨后,馮小剛調(diào)侃著把臺下的明星們贊美了一番。
說到周星馳時,馮小剛用了很大篇幅。
他說星馳很介意自己的定位,為了界定自己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經(jīng)常很苦惱。
稱贊星馳是實力派時,星馳不高興,會“質(zhì)問”道:“難道我長得不帥嗎?”
夸星馳是偶像派,他也開心不起來,會懷疑自己的演技不夠好。
說到此,馮小剛話鋒一轉(zhuǎn),說道:
“通過《功夫》的這次合作,我覺得我已經(jīng)找準了星馳的定位?!?/p>
“他是實力派導(dǎo)演、偶像派演員?!?/p>
臺下繼續(xù)歡笑,而周星馳則面露羞澀。
畢竟,得到另一位成績斐然的同行的當(dāng)眾夸贊,對誰而言都是極大的認可。
這一時期,或許能算是馮小剛與周星馳的蜜月期。
兩人的合作與互動頻繁又高調(diào),大有未來可期的態(tài)勢。
2007年,馮小剛與周星馳再次有了聯(lián)手的契機。
在籌拍《長江七號》期間,周星馳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
最開始,他一直在邀請馮小剛參演,但很不巧,馮小剛當(dāng)時在拍《集結(jié)號》。
而這次他想讓馮小剛演的是男主角周鐵,戲份多,不是客串一下可以完成的。
所以檔期的沖突使合作計劃無奈告吹。
后來,電影的投資方——中影集團的老總韓三平堅持讓周星馳來演男一號。
本已打算不再演電影的周星馳只能最后一次出山,接下了這個角色。
而另一邊,馮小剛也在尋找再次與周星馳合作的機會。
他一直想要拍一部名為《貴族》的電影,主演讓周星馳和葛優(yōu)來搭檔。
為此,馮小剛還與香港著名導(dǎo)演兼編劇彭浩翔進行過多次接洽。
希望能夠打造出一個適合周星馳表演風(fēng)格的劇本。
但最終馮小剛的構(gòu)想沒能跨過南北文化間的差異,劇本創(chuàng)作一再擱置。
反復(fù)幾次后,馮小剛對這個題材“沒興趣了,沒感覺了,所以干脆放棄了”。
合作雖未成,但相互捧場也不錯。
然而,也正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直接導(dǎo)致了二人的交惡。
2010年,《長江七號》拍攝完成。
7月6日,該片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式。
周星馳邀請馮小剛前來助陣,馮小剛爽快答應(yīng)。
現(xiàn)場,馮小剛依然對周星馳大加贊賞,他說對拍電影的人而言,童心最寶貴。
而周星馳成績斐然,卻依然保有童心,這值得電影人學(xué)習(xí)。
評價雖到位,但微妙的卻是馮小剛對周星馳的稱呼不再是“星馳”,
而是改成了全名及周老板。
一周后的7月13日,馮小剛執(zhí)導(dǎo)的《唐山大地震》首映。
馮小剛邀請了周星馳,但對方?jīng)]有到場。
這徹底觸怒了馮小剛。
后來,在接受采訪時,馮小剛公開指責(zé)周星馳做人有問題。
直言,自己給周星馳幫忙了,但等到他請周星馳來站臺的時候,對方卻說有事。
這讓馮小剛很不高興,而他也表示,二人的交情走到這一步已是無可挽回,他說:
“這樣就維持不住了。不能說我天天給你幫忙,你卻不給我?guī)兔Π??!?/p>
將矛盾攤到臺面上講,這本身就表達了馮小剛的態(tài)度。
至此,他已不打算再與周星馳維系關(guān)系,兩人的交情隨之戛然而止。
殊途不同歸
2010年鬧掰后,馮小剛與周星馳各自為戰(zhàn),幾乎再沒有什么交集。
雖道路不同,但二人倒是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議增多。
只不過,一個遭同行炮轟,一個與觀眾開啟罵戰(zhàn)。
周星馳幼年家貧,小小年紀就為生計奔波和發(fā)愁。
吃上演員這碗飯后,周星馳很長時間都在跑龍?zhí)住?/p>
有時,為了演個沒名沒姓的尸體都要“浪費一升的口水去爭取”。
在沒有成名的歲月里,周星馳的自尊經(jīng)常被踩在地上摩擦。
有大牌指著周星馳對別人說:“這人怎么跟條狗似的?”
周星馳在旁邊聽了也只能陪笑。
苦熬了八年,周星馳終于出頭。
對于來之不易的話語權(quán)和金錢,周星馳都極為看重。
他用電影表達人生態(tài)度,將過去壓抑的情緒一點一點在電影中釋放。
每一部作品都令他珍視,很多時候,也不容別人過多干預(yù)。
在這樣有些“獨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許多搭檔都與周星馳分道揚鑣,
甚至站到了周星馳的對立面。
2014年,有周星馳粉絲發(fā)了一篇題為《為什么這么多人黑周星馳?》的帖子。
文章在為周星馳鳴不平的時候,提到了周星馳與向華強的恩怨。
說向華強曾借著自己的黑道背景欺壓周星馳。
這篇帖子引起向太的極大不滿,她將矛頭直指周星馳。
她不斷爆出周星馳的重磅“黑料”,說周星馳欠錢不還,
偷了自己的8瓶紅酒,根本就是嗜錢如命。
向太的回應(yīng)猶如吹響了炮轟周星馳的號角。
好事的媒體借題發(fā)揮,而許多港臺明星則態(tài)度曖昧。
不少影帝級的明星被問及對周星馳的看法時,
只是含糊表示:“和周生不熟?!?/p>
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在“站隊”中選了向太這一邊。
而之前部分香港影人公開質(zhì)疑周星馳的舊聞也被挖了出來:
例如,王晶曾說周星馳是“暴君”;杜琪峰說與周星馳的合作很不愉快;
洪金寶說周星馳不把別人當(dāng)人;陳百祥說周星馳有才華,但幾乎沒有同輩的朋友……
以上這些過往評價都被作為“周星馳人品不行”的佐證。
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周”行動就這樣愈演愈烈。
然而,鋪天蓋地的惡評卻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強烈反彈,
網(wǎng)上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地力挺周星馳。
正像有位網(wǎng)友說的那樣:
“他曾經(jīng)讓我那么開心,現(xiàn)在我也不想看他難過?!?/p>
無數(shù)在周星馳電影中收獲過歡樂與感動的“路人”挺身而出,用一張張電影票表達了支持。
甚至連《環(huán)球時報》都刊發(fā)評論,指出:
“我們要的不是一心搞關(guān)系的‘好好先生’,而是用心創(chuàng)作好作品的職業(yè)藝人?!?/p>
“倒周”行動后,周星馳執(zhí)導(dǎo)的《美人魚》上映,
短時間內(nèi)便登上了華語電影票房榜冠軍的位置。
此后,周星馳再有影片上映,總會有不少觀眾買賬。
靠著強大的路人緣,周星馳成為了觀眾心中的金字招牌。
而在另一邊,馮小剛導(dǎo)演卻一點一點消耗著路人緣。
其實在與觀眾的互動中,馮小剛一直有點兒“狂”。
早在2002年,馮小剛執(zhí)導(dǎo)的《大腕》再奪年度票房冠軍時,他就說過一句:
“我不拍電影,中國人民還看什么呢?”
只是,馮小剛的票房神話幻滅得有些快。
當(dāng)其他各類商業(yè)大片不斷涌現(xiàn)時,馮小剛想在排行榜上再分一杯羹便有些力不從心了。
過去很美好,現(xiàn)實卻慘淡。
帶著這樣的情結(jié),2015年,馮小剛出演了《老炮兒》。
飾演了一位在新舊秩序交替中,沉緬于過去榮光的“頑主”。
或許是心境契合,馮小剛把這個角色演繹得十分精彩,一舉奪得金馬影帝。
然后,馮小剛就把戲中的情緒過多地帶入到生活中。
他頻繁地攻擊自認為的各種不公,但又難以邏輯自洽。
直到他把“槍口”對準觀眾,無辜的路人們再也無法忍受他無端的指責(zé)。
2017年,馮小剛突然語出驚人,在公開場合炮轟觀眾說:
“有垃圾觀眾,才形成了垃圾電影。”
“你如果不去捧場,垃圾電影就沒有生存空間。”
這一說法立刻引發(fā)了許多網(wǎng)友的反感,而馮小剛的觀眾緣也由此跌到谷底。
雖然得罪了觀眾,但馮小剛在圈內(nèi)的人緣依然沒得說。
偶爾流出馮小剛私下聚會的視頻,與他把酒言歡的,也都是陳道明、葛優(yōu)這樣的大咖。
只是,這些人中,永遠也不會出現(xiàn)周星馳的身影。
如今,馮小剛與周星馳看上去就是兩條永不交匯的平行線。
馮小剛活得支棱,頂著“小鋼炮”的外號,懟天懟地懟空氣。
雖已年過花甲,但仍然敢打敢拼。
為“業(yè)績”和華誼簽下的對賭協(xié)議使他一共要賠付2.35億。
賠錢歸賠錢,但馮小剛在事業(yè)上仍然勁頭十足。
僅今年,預(yù)計就有《忠犬八公》和《回響》兩部作品上映。
周星馳則是低產(chǎn)低調(diào),神龍見首不見尾。
前不久,他剛剛度過60歲生日。
他本人雖未露面,但卻有不少粉絲和朋友通過各種方式為他慶生。
其中一名曾為周星馳出過書的出版人在直播時透露:
《功夫2》和《太極》這兩部電影都已有了劇本。
雖然周星馳現(xiàn)在拍片節(jié)奏不快,但有劇本就值得粉絲們有所期待。
而生日過后第五天,周星馳罕見露面。
面對記者,他談了香港回歸25年間,個人的感受與香港的變化。
鏡頭里,周星馳一頭灰白的頭發(fā),面容清雋,精神狀態(tài)十分不錯。
如此看來,二人境遇已是迥然,而這全因追求與目標截然不同。
早年間,二人各自放低身段、和而不同,倒還能相交。
而今,功成名就,都是一身桀驁,誰又能向誰低頭。
2019年的微博之夜,是馮小剛與周星馳的最后一次“隔空同框”。
那晚,周星馳久違露面,吸引了在場的眾多目光。
而鏡頭拍完周星馳登場,立刻又對準了臺下的馮小剛。
馮導(dǎo)扯著嘴角,緊繃著臉,一個多余的表情也不肯給。
而此時的沒表情或許就是馮導(dǎo)的表情。
不管談笑風(fēng)生還是恩怨糾葛,都已是過眼煙云,那就不喜、不怒亦不提。
至于將來,也沒有什么來日方長或未來可期,不過就是:
江湖路遠,不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