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李老師 心理咨詢師
導語
橙子媽有時是求關注的“小羅莉”,有時是嘮叨的“唐僧”,有時是與老公和女兒爭吵的潑婦,卻很難是一個心智成熟、情緒穩(wěn)定的妻子或母親。這樣的角色混亂狀態(tài),不僅讓她的夫妻關系惡化,也讓女兒“問題”頻出。因為童年時經(jīng)歷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未被滿足的心理空洞,讓她很難走出童年時的女兒角色,因此也不能夠很好地進入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里。
01
橙子是在老媽的連哄帶拽下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的。最初打電話求助的是秋子媽,她說橙子非常逆反,情緒波動大,動輒就對她發(fā)脾氣,她希望我能夠幫助女兒做一下心理疏導。但是橙子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病,我媽才有病,你給她治治吧!”橙子媽立即與女兒爭辯,母女倆當場互掐起來。
我不動聲色地觀戰(zhàn),并不上去勸阻。心中暗想:“這是多么難得的現(xiàn)場觀摩母女互動的機會??!”媽媽指責女兒:“你天天不操心學習,成績爛得掉渣,除了會給我犟嘴,你還會干啥?我這不是為你好嗎?”橙子冷眼白了一眼老媽,說:“你動不動就說為我好,我就是不承你這個情!拜托,你還是找找自己的問題吧!”說完,就氣呼呼地坐在門口的沙發(fā)上,一副隨時逃離的姿勢。
橙子媽把目光投向我。我決定和橙子單獨談談,便對橙子媽使了個眼色,讓她到外面的房間。我緩步上前,溫和地對橙子說:“你既然來了,何不給媽媽個順水人情呢。何況我也感覺到你心里壓抑了很多委屈,我愿意傾聽你,并且絕對為你保密?!背茸雍鲩W著美麗的大眼睛,打量我一番,看到我一臉的真誠,便點頭應允。
02
橙子正值豆蔻年華,在市重點中學上高一。
她單刀直入地瘋狂吐槽老媽的各種“虐心事”:“我媽特別煩人,有時候她就是個長不大的小羅莉,動不動就哭哭啼啼地求關注;有時候她就是個念起‘緊箍咒’來沒完沒了的唐僧,只要哪兒不如她的意,她就嘮叨得上天入地、要死要活;有時候她就是個潑婦,和我爸吵,也和我吵,動不動就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背茸訔l分縷析地數(shù)落著媽媽的煩人事,如竹筒倒豆一般,說得行如流水,根本不用思考的。
“你能說得具體些嗎?”我適時使用具體化技術,把橙子的情緒帶入更深層次。
“老師,我給您描述幾個場景吧:例如我放學回家,心里很煩,想看會兒電視放松一下,我媽就非讓我去做作業(yè)。我不理她,我媽就來奪遙控器,我偏不給她,結果她上來就要打我,我氣得把遙控器摔在了地上。我媽當場就炸了,大哭了起來,說我非要把她氣死不可。天地良心,我可不是故意氣她的,是她不想讓我好過?。 ?/p>
“我媽愛嘮叨,我爸聽煩了就躲在外面不回家。我媽打電話我爸也不接,我打電話我爸就接。所以,只要我爸媽一吵架,我爸就‘玩消失’,我媽就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我訴苦。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實在扛不住,就打電話讓老爸回來。說實在,我從心里也挺可憐我爸的,回來就要面對我媽的各種盤問和哭鬧?!?/p>
“最近我爸媽爭吵又升級了,我家經(jīng)常戰(zhàn)火紛飛,從來沒有消停過。他倆三天兩頭吵架,聽我媽的話音是我爸在外面找女人了。因為這事兒,我媽玩盡了各種虐心把戲,自打耳光、頭撞墻、割腕、用刀威脅我爸。但是只要我爸三句好話一哄,她立馬又偃旗息鼓,甚至又能與我爸有說有笑,相伴同行,家里的氛圍忽然間又變得風和日麗了。我足出不戶,就能天天在家里看各種虐心和夢幻大片。唉,這大人的事兒,我也看不懂,我早就煩透了我爸媽這種陰晴不定的狀態(tài)?!?/p>
“有一次,我跟我爸開玩笑說:‘你咋娶了我媽這樣的女人,要不你們離婚吧,再給我找個賢惠的媽?!野终f:‘還不是為了給你一個完整的家?我是舍不得讓你受委屈才這樣委曲求全的!’。老師,您說我冤不冤啊,被他們虐成這樣,他們竟然都說是為我好,我還得承他們的情!
“總之,我覺得我媽就像個小孩子,沒有個正性子,和她在一起生活很累!”
橙子說起話來伶牙利齒,邏輯嚴謹,條理清晰,深刻犀利,加上她舉重若輕、淡定從容的氣度,讓我不得不對這個00后女孩心生驚嘆。
橙子說,在家里從來沒人像我這樣投入而專注地傾聽她說話,因此那天她說得酣暢淋漓、輕松自在。
03
從她反饋的情況看,問題的確不在于橙子,而是出在她的媽媽黃女士身上。退行性、情緒化行為是黃女士的典型特征,她的心智可能固著在幼兒時期。因此,接下來,我便把橙子媽作為咨詢對象。
當然,黃女士并不容易接受自己作為咨詢對象的事實。她迫不及待地向我訴說她在家庭如何辛苦付出,對女兒和老公如何無微不至地關心;控訴女兒如何不聽話、不懂事,老公如何在外面花心、傷害她??傊谒劾?,她是個付出者和受害者,而女兒和老公卻是不知好歹的“白眼狼”,從來不體諒她的艱辛。
為了改變黃女士這個認知,我讓黃女士和女兒進行角色交換。橙子很快進入媽媽的角色,把平時媽媽對她的指責、對爸爸的抱怨、哭鬧的狀態(tài)表演得惟妙惟肖。而黃女士在女兒的角色里,也感受到了那種壓抑、憤怒、無奈和無助的情緒。之后,我用一把空椅子代表橙子,讓橙子重新進入媽媽的角色表達情緒,而讓黃女士站出來“鏡觀”。
黃女士看后似乎心有所悟,隨即淚流滿面,捂住臉嚶嚶地哭了起來,那樣子很像一個受委屈的小女孩。
我問黃女士:“你看到了什么?那時候的你幾歲了?”
黃女士哭得更加悲痛,情緒反應非常劇烈。我和秋子屏息等待。五六分鐘過后,黃女士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我走過去問她:“你剛才想到了什么?”
黃女士說,她想到了小時候被姐姐們孤立,被小伙伴們欺負,被爸媽追著打。唯一能給她保護就是哥哥,可是哥哥卻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去世了。黃女士說著說著又抑制不住地痛哭起來。
我給黃女士一個抱枕,讓她把抱枕當作小時候的自己,緊緊地抱在懷里。然后,我播放了一段搖籃曲,按滅了燈光,告訴她:“你可以在這里盡情哭,盡情地傾訴所有的委屈。你可以對小時候的自己說話,說你這一路走來不容易。告訴小時候的自己,你已經(jīng)長大了,有能夠保護自己了,不會再讓自己受委屈了!”。
黃女士很快在我的引導下退行到了幼兒狀態(tài),哭訴她在小時候不受周圍關注、沒有得到父母疼愛的傷心往事,更回憶起哥哥給她的溫暖和保護,以及失去哥哥之后的痛心。
我引導她與哥哥進行告別,在她內心真正接受了哥哥離世的現(xiàn)實之后,她的語氣開始變得緩慢而有力,思緒也變得清晰有序了。她又重新回到了成人的角色里,她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為人妻為人母了,她開始對小時候的自己道謝和道別,她說以后會善待自己和家人。
最后,我讓黃女士和女兒重新回到自己的角色里進行溝通。橙子理解了媽媽幼年時遭受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黃女士也理解了橙子的情緒反應。母女倆真誠地相互道歉,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04
這場我在咨詢室里導演的心理劇成為黃女士心靈成長的起點,從此她非常配合地進行心理咨詢。通過多次的交談和心理疏導,她終于解開了諸多讓她痛苦不己的心理困惑。
當黃女士看到女兒不學習時就會非常焦慮,是因為她把女兒當作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因為學習沒有姐姐好,總是被媽媽嫌棄,被姐姐孤立,她怕女兒也經(jīng)歷那樣的孤獨。
當她與女兒吵架時,她似乎也看到小時候那個倔強的、被爸爸追著打的自己。其實,那時候她對自己非常不滿意,為自己的不懂事和倔強感到生氣,真想狠狠地揍她一頓。而女兒正是給她提供了這個實現(xiàn)潛意識愿望的機會。
黃女士對老公更是充滿復雜的情緒,因為她對老公投射了不同的角色需求。她小時候很少得到父親的關愛,因此她對現(xiàn)實中的父親充滿抱怨,對理想化的父親又充滿期待。
她小時候,哥哥在某種程度上被她當作理想化父親的投射。當她結婚后,老公就成了父親角色的投射,因此老公時而成為她抱怨的對象,時而又成為她期待的對象。當老公能夠安慰她、寵愛她時,就會喚起她小時候被哥哥寵愛的回憶。因此,她會與老公產(chǎn)生相愛相殺的情感糾纏。
黃女士終于明白,為什么自己總是喜歡學生裝和青春女孩式的衣服,滿柜子都是短裙、牛仔褲、T恤衫,她和女兒走在一起像是姐妹倆。但是情緒沖動起來,她還沒有女兒理智,很多次都是女兒反過來勸她,最終才息事寧人。
黃女士通過梳理原生家庭和自己角色定位,覺察到了自身的問題,并在我的引導下進行自我整合和情緒調整,也經(jīng)常參加心靈成長沙龍,不斷進行自我探索和完善。如今,黃女士從著裝到舉止已經(jīng)成熟了很多,她和女兒、老公的關系也日益變得和諧、親密了。
結語
黃女士無疑是諸多心智不成熟的“巨嬰媽媽”的一個縮影,雖然很想做一位好妻子好母親,但是當她走不出童年創(chuàng)傷的陰影時,只能停滯或固著在童年的角色里,而不能順利進入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她很容易把內心的痛苦或需求投射給別人,出現(xiàn)退行性的情緒化反應,這就會對親密關系和親子關系造成傷害。
童年未滿足的心理需要,促使她上演各種“作”的戲碼,弄得家里雞飛狗跳,而她還感覺自己無比委屈。
橙子是“巨嬰媽媽”制造出的“問題女兒”。因為黃女士把女兒作為自己的投射對象,當媽媽不能接納童年時的自己時,也難以接納女兒,感覺女兒到處都是問題和毛病。
幸運的是,黃女士能夠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及時求助,并能夠在咨詢中得到領悟和成長;更幸運的是,橙子是個自主性很強的孩子,她沒有被媽媽的“角色混亂”弄得找不到自己,她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媽媽的問題,并且堅決果斷地進行反抗。否則,她很有可能成為被媽媽同化的“犧牲品”,失去自我判斷、獨立個性和掌控人生的能力。
這里也要提醒家長們: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必須先自我成長。只有成熟、智慧的父母,才能夠教出健康優(yōu)秀的孩子。
(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必刪)
文/逐步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