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旅行日記:中國西藏與不丹交界有個地方,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森林密布,流泉飛瀑物種豐富,被稱為西藏小江南,這里緊挨著印占區(qū),是六世達L喇L倉央嘉措的故鄉(xiāng),印度一直對這里虎視眈眈,想侵占這里。
這個地方叫勒布溝,位于西藏山南市錯那縣,西面與不丹交界,南面就是印占區(qū)門隅的核心達旺地區(qū)。
勒布溝,藏語意為“好的地方”,海拔2920米,與林芝的墨脫氣候相似,因此也被稱為小墨脫。這里距離錯那縣城約30公里,海拔由4300米降到2900米,一路上都是盤山公路,180度的急拐彎就有100多個,而且常年云霧繚繞,開車行駛其中非常驚險刺激。
勒布溝由四個鄉(xiāng)組成,分別為麻瑪門巴民族鄉(xiāng)、貢日門巴民族鄉(xiāng)、吉巴門巴民族鄉(xiāng)、勒門巴民族鄉(xiāng),這里主要是以門巴族為主,后來遷入了不少藏族,如今以門巴族和藏族為主,政府駐地在麻瑪鄉(xiāng)。
這里海拔低,氣候好,氧氣足,四周是高山、原始森林,動植物非常豐富,被稱為西藏小江南,是西藏夏季的避暑勝地。相比相比西藏的其他高海拔地區(qū)如那曲、阿里,勒布溝簡直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這里可以種植蔬菜、茶葉、辣椒、青稞、蕎麥等作物,飲食相比西藏其他地方稍微比較豐富。
圖為勒布溝辣椒和勒布溝紅茶,前者15元一斤,后者上千元一兩。勒布溝紅茶簡稱勒紅,是70年代請安徽祁紅專家過來指導種植的,在海拔2900米的地方種植茶葉,歷經(jīng)艱辛倍顯珍貴,因產(chǎn)量不大,每年的茶葉出來很快就被拉薩及山南市區(qū)的人預訂了。
除了特產(chǎn)豐富,勒布溝的風景秀麗,景點眾多,而且不要門票,如森木扎、翼龍谷、讓榮湖、野狼谷、崗亭瀑布等等,流傳著很多神話傳說。
圖為森木扎景區(qū),這里林木茂盛流泉飛瀑,有國家瀕危的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有很多野生猴子,經(jīng)常搶游客的東西吃。景區(qū)里留下了很多蓮花生大師的足跡和傳說。
圖為讓榮湖,湖不大,可是位于山頂,四周是原始森林,環(huán)境很好,簡直是露營的絕佳之地,而且夏季雨后的第二天樹林里會長出很多蘑菇,如果能夠識別食用菌,一小時就可以采幾斤。
此外,翼龍谷、野狼谷、崗亭瀑布的風景都很不錯,尤其是翼龍谷,一直在原始森林里穿梭,隨處可見幾百年的高大樹木,時而穿過巖洞,時而跨過潺潺溪流,時而出現(xiàn)一株幾人才能環(huán)抱的大樹,時而飛流直下三千尺,感覺像是在熱帶雨林里穿梭一般。
圖為勒布溝政府駐地麻瑪鄉(xiāng),房子是統(tǒng)一修建的,一般為兩層,具有門巴族的特色,中間有一條河流蜿蜒流淌,一到晚上廣場里就會有門巴族和藏族姑娘在那里跳鍋莊,非常熱鬧。
麻瑪鄉(xiāng)往前走就是勒門巴民族鄉(xiāng)(簡稱勒鄉(xiāng)),從勒鄉(xiāng)再往前不遠就是印度控制的達旺地區(qū),是我們中國的領(lǐng)土,卻被印度非法占領(lǐng)著,因為勒布溝與下達旺地區(qū)緊挨著,所以印度人對勒布溝也一直虎視眈眈,時不時地就尋釁滋事。
為了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安全,中國政府決定對入侵印軍進行反擊,1962年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前線指揮部就在勒布溝,戰(zhàn)爭歷時一個月,以中國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只是如今,西藏還是有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被印度控制著。
說回西藏小江南勒布溝,這里氣候宜人空氣濕潤,植被茂盛鳥語花香,經(jīng)常云霧繚繞,是西藏的避暑勝地,如果有機會,推薦你到這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