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古城
番紅花城是位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中部的一座小城,距離首都安卡拉約200公里,城市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米。番紅花城在17世紀時期是土耳其番紅花貿(mào)易以及種植的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城市以東22公里外的村落種植。這座城市是17世紀奧斯曼帝國在黑海沿岸進行貿(mào)易重要之地。
夕陽西下之時,我們在導游阿爾法的帶領(lǐng)下,首先登上了小城附近的希德爾立克山丘,這是一座山頭公園,是俯瞰整座小城的最佳觀景點。遠望出去,能夠一覽番紅花小城全貌,可以看到老城區(qū)的聞名全國的土耳其浴室,屋頂上建有許多煙囪,這里現(xiàn)在是一家酒店。奧斯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筑大多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包括官邸建筑、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浴室、鐘塔、日晷以及數(shù)百棟盡顯奧斯曼建筑風格的老宅院。番紅花城曾是土耳其歷史上重要的貿(mào)易驛站,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暮色中的小城靜謐、安詳,飄散著一種淡淡的藍色的薄霧,讓整座城市顯得更加誘人。番紅花城在1994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在番紅花小城合影
番紅花城見證了土耳其悠久的歷史發(fā)展,在這里蘊育了古希臘的神話,同時也是曾經(jīng)是各國部落征戰(zhàn)的戰(zhàn)場,它曾先后被多國入侵統(tǒng)治,后來隨著時代的更迭,成為如今重要的貿(mào)易城市,一度曾經(jīng)十分繁華。這里的總共2000多座古老的奧斯曼時期的土木小樓,它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古雅精巧。每家的建筑都不會影響到鄰居的視野,座座小樓在落日的余暉中熠熠生輝,這里被譽為是土耳其“最奧斯曼”的地方。
在番紅花小城
清晨,我走在番紅花城彎彎曲曲的小巷里,腳下是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石板路,刻滿了歲月的印記,空氣中似乎還依稀漂浮著往日繁盛的帝國的氣息。2000多座白墻結(jié)合紅瓦的房屋,依山勢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其中的有800多棟房舍是不能在未經(jīng)過法律的允許下隨便拆毀的。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強勁的法律規(guī)定與保護,才能夠讓世人可以很好地來觀賞如此濃厚的、古色古香的悠久的歷史小鎮(zhèn)。并且這座城很幸運地經(jīng)歷住了時代的變更,在大工業(yè)的轉(zhuǎn)變下仍然沒有消失、敗落,它始終保持著自然古樸的風貌,從來都是這樣的淳樸、寧靜,時刻抵御著來自外界的紛繁以及那些日新月異的新發(fā)展所帶來的浮躁。
清晨小城的街巷空我一人
漫步在這座只有2萬人口的小城中,內(nèi)心平和地細細地觀察四周,傾聽空氣中的每一種聲音,嗅著街巷中的每一種味道,在土耳其最后一個奧斯曼小城中雕刻時光,真是一種幸運。生命中的一些美好時光就像這清晨中的縷縷霞光,不可觸摸,卻可以穿越時間的阻隔,照亮回憶中的每個角落。記憶的印跡,就好像是被雕刻的時光,或深或淺地鑲刻在生命的歷程中,我被小城這種寧靜、醇厚所深深吸引。
在總統(tǒng)競選廣告前
我發(fā)現(xiàn),那些見證了奧斯曼帝國無數(shù)輝煌榮耀的歷史背景,并不是讓人們直接愛上它的全部理由,而番紅花城這種與世隔絕的優(yōu)雅氣質(zhì),深深地烙印在每個到訪過此地的旅人心中。雖然整座城市有些殘破,但并不妨礙它的魅力為世人傳頌。清晨的街巷十分安靜,不時有老婦人推開家門,步履蹣跚地走到小巷中。曲徑通幽的小巷、古宅門前零星的小黃花、木質(zhì)的窗欞上攀著歲月向上生長的藤蔓、被山谷中的風吹得嘎吱作響的木門…… 到處都是歷史留下的痕跡,而生活在番紅花城的人們,對中國人的出現(xiàn)總是報以熱情的微笑,當?shù)弥闶侵袊撕?,就會挑起大拇指說道:China is good。
我想,中國人的祖先幾千年幾百年前踏上絲路也曾來到過這里,迎接他們的應當是同一種禮遇吧,中土兩國世代流傳的對“秦”的友好,在今天的番紅花城得到了進一步傳承。
小城清晨的街道
番紅花
在土耳其的旅途中,我和翻譯阿爾法閑聊,他對我抱怨說:其實土耳其在很多方面是吃了虧的。比如說以浪漫聞名的愛琴海,現(xiàn)在大部分人只知道希臘有,原來土耳其也是有愛琴海的;還有郁金香,其實土耳其的郁金香是很有名的,連他們喝茶的杯子都是做成郁金香形狀的,小巧漂亮,哪知道被荷蘭人用去了,結(jié)果全世界只知道荷蘭的郁金香,而無人知道土耳其的郁金香了;再有就是“惡魔之眼”了,在希臘到處都可以見到賣這個小藍眼睛的,可現(xiàn)在要告訴你,這個是土耳其的,被希臘人盜用了。
惡魔之眼
聽著阿爾法喋喋不休地抱怨,我只有報之一笑。其實他大可不必感到委屈,土耳其還有許多寶貝,番紅花便是一個。
番紅花
番紅花,號稱香料中的黃金,以克論價,在土耳其香料市場上約合人民幣79元1克。因為從采收、烘干到篩選需要全部手工完成,這就決定了它的價格不菲。番紅花既是珍貴香料,也是珍貴藥材,它在中國的名字叫藏紅花。在百度上你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番紅花又稱藏紅花,鳶尾科,是一種常見的香料,是西南亞原生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明朝時傳入中國,《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藥物之類。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強大的生理活性,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藥用,有鎮(zhèn)靜、祛痰、解痙作用,用于胃病、調(diào)經(jīng)、麻疹、發(fā)熱、黃疸、肝脾腫大等的治療。番紅花雖然能包治百病,但也注明“孕婦禁服”。還有它真的就是熱門電視劇《甄嬛傳》那味專門用來墜胎的藏紅花。
紅茶杯
我和阿爾法坐在民宿餐廳木桌前,每人捧著一只小小的郁金香形狀的茶杯,里面是據(jù)說只有在番紅花小城才能喝到的真正的番紅花茶。四周是土耳其古典音樂在緩緩縈繞,我淺淺地呷了一口杯中的茶,恍然回到了歷史深處,回到悠遠的奧斯曼時期的小城生活場景中一般。普通紅茶是紅色的,番紅花茶是淺黃色的,幽香淡淡很是好聞。普通的茶配方糖,而番紅花茶要放蜂蜜,價格雖比普通茶貴一點,只可惜除了番紅花城,就再沒有機會喝到了。身后的貨架上,番紅花茶那
在小城民宿
橘紅色的花蕊,如黃金般被裝在小玻璃瓶中。據(jù)說是做任何食物,只要添加一點點番紅花粉,立刻香氣四溢,身價倍增。番紅花作為阿拉伯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上阿拉伯勢力征服世界而逐漸成為歐洲和非洲的珍貴藥用食材。
順便說一句,用番紅花制作的土耳其軟糖或其他甜食甜品,實在是甜的膩人,難怪土耳其胖人也多。
民宿的餐廳很溫馨
閣樓之夜
入住的這家番紅花城民宿,木質(zhì)的三層樓古香古色,看上去是有些年頭了。窄窄的木樓梯,各種不規(guī)則的房間,木質(zhì)的天花板,仿古的吊燈,推開窗子就可以看到小城層層疊疊的古老建筑,讓人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古老的奧斯曼年代。
年代久遠的木閣樓
小樓一層是餐廳,寬敞的空間和木質(zhì)的墻壁讓這里更顯得古香古色,音量不大的獨具土耳其風格的音樂在大廳中舒緩地流淌著,幾位游客在埋頭玩著手機,不時一閃一閃的屏幕在提醒著我這里還是現(xiàn)代的時空。
我挑選了大伙都不愿意去的閣樓,背著攝影器材慢慢地爬上去,厚重的木頭樓梯扶手、墻面上鑲嵌著金色花紋的大鏡框、家具上陳列老式的收音機都讓我感到很是親切。
閣樓墻上的鏡子很有年代感
晚餐后,同行的年輕人都說說笑笑地搭伴去逛街了。我回到三樓的有著斜坡頂天花板的閣樓房間里,四周靜悄悄的,連日的旅行讓身體有些疲乏,脫掉鞋子,赤腳坐在高高的靠背椅中,面對不大的寫字臺,桌面上有一座燭臺式樣的臺燈,散發(fā)著暖黃色燈光,感覺很溫馨受用。因為有暖氣設(shè)備,房間里溫度很高,旁邊小小的壁爐沒有點火,很讓人舒服。我站起來推開窗戶,外面是一片雪夜景色。眼前的情景讓我想起了許多外國小說中關(guān)于舊式閣樓的描寫:昏黃的燈下,未來的作家們在奮筆疾書;悄然無聲的雪夜,不大的沙發(fā)中,年輕的戀人在輕聲耳語;軟軟的木床上,臨睡的孩子在聽老祖母講著聽了無數(shù)遍的童話……
閣樓上的自拍照
我十分愜意地在閣樓中整理當天的旅行資料,撰寫旅行日記,還要饒有情趣地讀了那本從出發(fā)到現(xiàn)在一直帶在身邊,卻也沒時間和心情去讀的小說,直到昏昏入睡。在這古老閣樓上的一夜,雖說不是四星或五星級酒店,沒有那些讓人十分舒適的設(shè)施,但我卻覺得這是這趟歐亞非旅行中,真正的有格調(diào)有趣味的一個夜晚。
覺得應當把這閣樓一夜記錄下來,于是我取出相機,支好三腳架,留下了這小小閣樓上的情景。
窗外的小城夜景
清晨喚禮聲
在伊斯蘭國家你不可能睡懶覺,清晨那嘹亮的喚禮聲一定會將你從夢中喚醒。每日有五次喚禮聲,能讓你不帶手表就能知道準確的時間。
清真寺宣禮塔高聳入云
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在番紅花城,我們?nèi)胱〉拿袼蘧驮谝蛔逭嫠碌呐赃?。于是在清晨,窗外還是漆黑一片,猛然間,一陣巨大的響聲驟然而至,就從隔壁的清真寺那座高高的喧禮塔上發(fā)出的。喚禮聲是那樣的突兀,那樣地刺耳,那樣地讓人接納不及,有點心驚肉跳或是惶恐不安。我一個機靈從床上蹦起來,腦袋重重地撞在閣樓的組大的木梁上,讓我一陣暈眩,用手摸一下腦門,還好,沒有起包。我快步走到窗前,推開那扇已經(jīng)很舊的紫紅色窗扇,窗外是一片雪的世界,黑暗中的番紅花小城燈火點點,不遠處的清真寺在一片藍色的燈光下矗立著,那讓人不安的喧禮聲就是從那里發(fā)出的。稍作停留后,我取出攝像機,架在窗臺上,一邊把這極具伊斯蘭特色的喚禮聲和這夜色下的清真寺拍了下來,一邊心里盤算:這個場景就是回去制作的土耳其紀錄片的片尾背景了。
伊斯蘭教有每日五次禮拜的教規(guī):即晨禮、響禮、哺禮、昏禮、宵禮,在時間上是:日出時、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一到喚禮聲響起虔誠教徒們便紛紛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體禮拜。而這種喚禮聲被叫做“邦克”,是波斯語的音譯,意為“召喚”、“提醒”,即喚禮。其大意為:真主至大!真主至大!我作證:萬物非主,惟有真主。我作證:穆罕默德,真主的使者??靵矶Y拜吧,快來走獲救之路吧!
小城風景
喚禮聲的作用是在及時地提醒著每一個信徒對真主的承諾和虔誠,去做禮拜來實現(xiàn)他們與真主面對面的約定。這個時候人們除了去清真寺外,都會停下手里的所有工作,脫下鞋子,鋪好毯子,就地進行禱告,不管任何場合,或許在辦公室的一角,或許在商店的門邊,或許在街道邊,隨處可見。我還在開羅機場候機廳中看到身邊進行禱告的人們,這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很真實,也很自然。這點在埃及導游阿爾法身上很明顯,當我要對他進行采訪時,他臉色一沉,很嚴肅地說:“對不起,一會再說,我現(xiàn)在要去做禮拜了”,于是,人高馬大的阿爾法就跪在休息站那一大溜在做禮拜的人群中了。
正是有了這每日五次禮拜的教規(guī),才有了清真寺外高高矗立的宣禮塔(也稱為尖塔),這是因為在沒有時鐘的情況下,很難掌握統(tǒng)一的時間,因此,每到禮拜時間,要有大嗓門的人在這高塔上大聲呼喚(早期曾用火把照明來提醒),這也是建宣禮塔的真正用途。一般大清真寺四周有多個宣禮塔,通常為四個,朝著四方?,F(xiàn)在有了廣播設(shè)備,喧禮塔上也裝上了大喇叭,不再用人工大嗓門呼喚大家了。
早期建清真寺時宣禮塔的個數(shù)是有限制的,即不能超過伊斯蘭教圣城麥加清真寺宣禮塔的數(shù)目,以顯示麥加圣城至高無上的地位。早期圣城麥加清真寺的宣禮塔數(shù)目是6個,但奧斯曼帝國時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建造的藍色清真寺,傲慢的蘇丹讓建筑師修建了6座宣禮塔,從而引發(fā)伊斯蘭世界軒然大波,不得已哈邁德一世出資將麥加的大清真寺宣禮塔加到七根以顯示圣城至高無上的地位。通常為了建筑對稱美觀的視覺效果,很多清真寺的宣禮塔會建成雙數(shù)。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清真寺其宣禮塔的個數(shù)大都為4個。
在番紅花小城
埃及盡管因為種種原因?qū)е铝私袢盏呢毨顩r,但在連片的貧民窟中最突出,最豪華的建筑就是清真寺了,看上去有點匪夷所思,卻也成了埃及的一大特色。即使到了人煙稀少的沙漠,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有清真寺。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度清真寺是一種召喚,它召喚著周圍的阿拉伯人,那里是他們的精神家園。
老哥們在番紅花小城
在土耳其、埃及旅行的這些日子里,幾乎每個清晨都會被喚禮聲叫醒。在番紅花小城這間木質(zhì)的閣樓上,我聽著窗外一陣陣喚禮聲,卻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每當空中傳來嘹亮的阿拉伯語的呼喚聲,那種感覺是令人震撼和奇怪,讓人不經(jīng)意間就觸到了這個國度的靈魂,仿佛置身于一個歷史與現(xiàn)實交界的時空中,時時提醒著自己身在何方。
2019年5月10日
寫于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