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大平原(二百七十六)-雪蓮花

    雪蓮花

    ——編輯手記之二

    紀象啟

    幼年時,我學過《天山上的雪蓮》一文。從此,對雪蓮有了印象:堅強、耐寒的一種植物。后來知曉她分布在新疆之域,大多在海拔2400-3400米的山坡、山谷、石縫、水邊、草甸上開放。對于雪蓮,民間也有一些傳說。傳說她是瑤池王母到天池洗澡時仙女們?nèi)鱿聛淼摹榇?,她就有些神秘色彩了。這里,筆者借助雪蓮,指代那些赴新疆援建援助的人。

    許久以來,魯疆兩省區(qū)有著對口支援關系。至于達到什么程度,我不太清楚。直到2019年,我參與編輯《濱州援建援助紀實》有了認知。此時,多次聯(lián)系那些援疆人,我對新疆、天山有了新的認識。我想,魯疆兩省區(qū)情深誼長,那些援疆的山東人,從版圖的最東邊,到了祖國西部邊陲,從出發(fā)時的喜悅和激動到在那里實實在在過日子。邊疆的雪花、邊疆的風沙不時撲在他們的臉上,不時擊打著他們的心跳與神經(jīng)。他們,不正如雪蓮一樣嗎?

    我市是山東最早的援疆城市之一。那時的援疆,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方面。1958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派出工二師干部趙志國到博興組建呂劇文藝團體,經(jīng)20天時間,組建了有30人的呂劇團。這是我市援疆的第一支團隊。1962年,因國民經(jīng)濟調(diào)整,該團隊下放給伊犁州,成為伊犁州呂劇團(住伊寧)。呂劇團交伊寧后,先后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當》《相思樹》等50個劇目。所到之處,受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歡迎。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到了2002年,山東組建第二批援疆支教隊,此時,無棣的朱希根老師在列,他到了新疆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三中支教。支教中,他把內(nèi)地的一些先進教學手段教給昭蘇的同行。兩年支教生活,使新疆成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2004.6,他支教結束返魯時,一些同學眼含熱淚的說:“老師你不能走,我們不想讓你走?!笨梢钥闯觯c同學的感情之深。

    朱老師挺有文才,如今編書雖已過去3年,我還記得他寫的援疆詩,挺精彩的。現(xiàn)列在下面,供讀者品味:

    江城子·援疆

    兩年援疆夜夢長,想妻兒,念爹娘。肩負使命,平日工作忙。新疆山東共發(fā)展,小家離,又何妨?

    昨夜夢里回新疆,話離別,說短長。兩年支教,心底是故鄉(xiāng)。他日故地必重游,看天馬,品奶香。

    2011.9,我市新一批援疆隊伍組建赴疆。這批人員較多。援助地為新疆喀什地區(qū)的英吉沙縣。黨支部書記是陽信的秘金亭老師。秘金亭,陽信縣教體局干部,他援疆后所執(zhí)教單位是英吉沙縣第二中學,支教中,他深知責任重大。他說,如果搞好一個班級,帶動的是十幾個學生,如果把山東的先進教學理念傳給當?shù)乩蠋?,那么帶動的是一大片學生。這些話語,體現(xiàn)了一個領導者胸懷。2012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教育廳授予他2012年度“自治區(qū)優(yōu)秀支教教師”稱號。

    支教隊的王洪章是無棣一小老師。赴疆時,父親病重在床。2011.11.2,父親去世的消息傳來,他分外悲痛。忠孝面前,他做出抉擇。這抉擇,雖沒能為父親送別,可也沒因家事耽誤學生的課,這也應了忠孝不能兩全的古語。對于支教,他說,“采得一杯天山雪,釀得一世援疆情”。

    趙海軍,濱城區(qū)清怡小學教師。支教第一學期后,父親因意外造成骨折,需臥床3個月,他的母親早逝,家里確實需要他。此時妻子深明大義:“你還是按時走吧,家里的事我自己來!”妻子的話,體現(xiàn)出軍功章里另一半的價值。

    李學輝,濱州高新區(qū)實驗學校教師。這位老師給我的感覺是“女強人”。為啥這樣說?這是因為李老師赴疆前曾動過膀胱瘤手術,在這種情況下,她仍告別親人和友人踏上援疆路。在書的編輯中,我?guī)状魏退娫挘私馑湍切┲Ы汤蠋煹墓ぷ魃钋闆r。此時,她都耐心地介紹,不厭其煩。她能援疆,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圓夢”。

    2018.8,我市又一批援疆隊組建赴疆。這一批人的援疆地為新疆喀什地區(qū)麥蓋提縣。編書過程中,這一批援疆人給我印象深的是劉春玲老師。之所以印象深,是因為我們都在《濱州日報》“大平原”群,我們互加微信聯(lián)系。劉老師是濱州實驗學校年級部主任,援助單位是新疆喀什地區(qū)麥蓋提縣第二小學。這位同志既是老師,又是兒童文學作家。為此,肩負的使命多。她力求教學、寫作兩不誤。教學中,注意搞好傳幫帶,將自己的經(jīng)驗無私的傳給當?shù)亟處煟粚懽魃?,?jīng)常利用業(yè)余時間采訪,同時,利用寫作形成的人脈,為學校聘請專家講座。支教兩年,用她的話說,沒有辱沒“山東援疆人”這一稱號。

    魏金星,博興興福鎮(zhèn)中學副校長。支教單位為麥蓋提教育局教育發(fā)展中心。支教中,為提高維吾爾族教師水平,申請成立了“國學講堂”。編輯出版了麥蓋提縣第一份教育報刊《駱駝刺》,義務為維吾爾族教師傳授國學知識。

    李海水,鄒平黃山中學教師。他在執(zhí)教中的理念是“讓每一堂課成為精品課”。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徐澤民,沾化濱海鎮(zhèn)實驗學校教師。他在支教中資助了3名學生。費用達2000元。學生祖麗皮耶父親車禍身亡。母親患病在床。他發(fā)現(xiàn)后,每月給祖麗皮耶生活費,讓她頓頓有人飯吃。在得知他離疆返魯時,祖麗皮耶哭得泣不成聲。

    另外,到麥蓋提支教的還有張傳源(鄒平鶴伴小學副校長)、彭勇(博興二中教師)、耿興臣(濱州開發(fā)區(qū)一中教師);王書偉(陽信水落坡雷家中學教師);田富恒(無棣二中教學處副主任)張文林(無棣三中教師);郭鳳進(濱城區(qū)六中教師)等。

    除支教外,援疆的另一種形式是支醫(yī)。2011.9,陽信縣人民醫(yī)院副院長宋曉軍為隊長、濱州市中心醫(yī)院于剛為副隊長,兩人帶隊到新疆喀什岳普湖縣人民醫(yī)院支醫(yī)。隊員有王欣、張汝祥、張要豹、牛永青、朱光超、王清國、孫茂峰等9人。工作中,宋曉軍帶領一班人,為提升醫(yī)院管理水平把脈開藥,針對實際制定了以幫扶專業(yè)技術、提高醫(yī)院專業(yè)技術專業(yè)能力,狠抓醫(yī)院發(fā)展內(nèi)涵和完善醫(yī)院管理的幫扶思路。他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支醫(yī)雖只有4個月,但他們與岳普湖縣人民醫(yī)院以及維漢各族醫(yī)藥工作者一起工作,彼此結下了深厚友誼。

    夏永富,為山東省第九批援疆人員,他為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這一批援疆隊是2017年春進疆的。援疆中,該同志采用氣管鏡對危重癥病者搶救取得顯著成效。2018.4的一天,18歲的維吾爾族姑娘古麗,因右側液氣胸收住住院。不能下床活動,不能左側臥位,每天吸著氧氣坐在病床上。他問古麗:是否愿意接受胸腔鏡治療。古麗握著他的手說,眼含熱淚的說愿意。他考慮后向大后方求援。于是,向濱州醫(yī)學院附院領導和呼吸科王曉芝主任匯報,院領導和王主任為他郵來最需要的內(nèi)科胸腔鏡torcar,他首次開展了喀什地區(qū)第一例內(nèi)科小腔鏡手術,術后古麗恢復良好。

    除個人援疆外,作為單位援疆比較突出的是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一行9人,組成山東醫(yī)療專家服務隊,赴新疆喀什地區(qū)進行為期兩周的援疆巡診。巡診組成人員為:肝膽外科陳強普;兒外科傅廷亮;心內(nèi)科王臨海;口腔科李言君;眼科李衛(wèi)國;產(chǎn)科牛淑芳;兒科李曉梅;脊柱外科竇永峰;感染性疾病科劉同剛。在12天的時間里,在岳普湖、麥蓋提兩縣的人民醫(yī)院以及6個偏遠鄉(xiāng)村巡診,共完成查房1200余人次,協(xié)助接診門診病人320余人次……醫(yī)療隊員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山東醫(yī)療隊的精神風貌。

    我想,人生的旅途是一場漂泊,也最終成為過客。人生何其短暫,在有限的人生里做點事情,尤其做點對人民有益的事情,那是幸運和機遇。而援疆正如此??!正如一位援疆人說的:“我們終其一生不是要滿足每一個人,而是找到跟自己同頻共振的那一部分人?!?/p>

    援疆,緣也。上面說的這些人躋身萬千援疆兒女之列,課堂上,為誨人不倦的老師;醫(yī)院里,是救死扶傷的大夫;公開里,是同胞;私下里,是朋友。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志愿者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更有志愿者對接家鄉(xiāng)單位、企業(yè),開展一系列愛心捐贈活動。援疆,亦為援己矣!

    如今,上述人的援疆歲月倏忽而過,援疆之事已成回憶。我相信,援疆對他們來說,那是“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當他(她)們年老回首往事時,會自豪地說,我無愧于自己,無愧于國家,無愧于社會,我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天山、奉獻給新疆了。

    夜深了,我在進一步整理編輯手記。有人問:為啥過去3年還整理?那是因為我深深愛著他(她)們,敬仰他(她)們,他(她)們就如天山上的雪蓮,不畏嚴寒,不辭勞苦,用自己的魅力和力量裝扮了天山,裝扮了新疆。我想,我在夜闌人靜時再次回憶那些人和事,就是以愛之名將他們繪就的繽紛多彩的同心圓添點色加點彩。

    作者簡介:紀象啟,男,漢族,1957年3月生,山東廣饒人,為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已出版散文集《淄水清清》、詩歌集《春風秋月》。

    鄭重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15:26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15:26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