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一些有奇怪動作的小孩,比如:要抱著破被子睡覺的、喜歡趴著睡覺的、愛啃手指甲的、愛摳鼻孔的。
其中,愛啃手指甲的孩子占的比例比較多,甚至還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
但是,很多媽媽覺得啃指甲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清潔到位,啃完指甲不用幫孩子剪指甲反而輕松。
當然,啃指甲并不是一件美觀的事情,家長也是希望孩子能改掉這個毛病,至少不用啃得過于勤快。
阿布提女兒玩得比較好的同學,她就喜歡啃手指甲,她媽媽調(diào)侃很多年都沒替她剪過指甲了,因為每次都是孩子自己啃掉了。
阿布提鄰居小男孩人長得很可愛,但是一看他的手指甲,馬上就會降低對他的好感度,因為雙手的指甲被他啃的坑坑洼洼,還有些枯黃,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就連我們喜歡的男明星朱一龍,他從4歲開始喜歡上啃指甲,一直都成年都還有這個習慣。
啃指甲看似小事,其實也會引發(fā)大問題
①手和指甲每天要接觸很多的事物,是最容易接觸到細菌的部位,頻繁啃指甲容易病從口入。
②喜歡啃指甲的孩子會把指甲越啃越短,一直到啃不到了才罷休,所以經(jīng)常把指甲周圍的皮膚咬破,導致指甲周圍皮膚破損潰爛,引發(fā)甲溝炎等。
③喜歡啃指甲的孩子也有愛吃手的習慣,長期有這個習慣很不好,因為容易讓左右臉不對稱,上下牙齒咬合不對稱、下巴突出等,非常影響面容美觀。
可能媽媽們一開始也確實有想過辦法讓孩子改掉啃指甲的毛病,覺得就像大家說的,啃手指甲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但是,帶孩子去看醫(yī)生時又不缺維生素,經(jīng)過醫(yī)生的解釋,真正讓孩子愛上啃指甲可能是這些原因:
1、口欲期還沒完全褪去
3個月之后的寶寶學會了吃自己的小手,這其實是他們用小手在探索外界,知道了出來母乳或者牛奶之外,還有其他味道、質(zhì)感的東西,這就是口欲期。
口欲期可能會一直延續(xù)到1歲多,最遲兩歲,3歲之后如果還沒褪去就會演變成啃指甲了。
這可能是小時候口欲期經(jīng)常被家長打斷不讓吃手引起的。
所以,處于口欲期的孩子其實是在探索,是生長發(fā)育正常表現(xiàn),家長們別盲目阻止。
2、缺乏安全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緊張的時候,有的人通過抖腿、有的人通過狂吃、有的人通過沉默、有的人就是通過啃手指來緩解壓力。
小時候啃手指有可能是被家長教訓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通過啃手指來緩解自己的尷尬,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這個習慣了。
其實,我前面提到的鄰居小男孩,他啃手指就是因為經(jīng)常被媽媽打罵,他爸爸不在家,他又很調(diào)皮,媽媽除了看店還要帶他,所有一遇到孩子寫作業(yè)就顯得很暴躁,孩子長期處于這種環(huán)境,就養(yǎng)成了啃指甲的習慣。
所以,要孩子改掉啃指甲的習慣,當家長的也要改正自己的態(tài)度,盡量輕松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在自己面前不用過于害怕、緊張。
3、模仿大人
有的孩子啃指甲一開始是好玩,比如看到爸爸或者家里其他人啃,又或者同學在啃,所以出于好奇就開始啃指甲了,然后越啃越喜歡啃。
對于這種情況,媽媽們要是能及早發(fā)現(xiàn)就能很容易讓孩子改掉。
另外,家里有大人也愛啃指甲的,一定要他們不要在孩子面前啃,特別是在1歲左右的孩子面前啃,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
4、沒及時幫孩子剪指甲
指甲長了做事情非常不方便,但有時候家長疏忽忘記幫孩子剪指甲了,孩子也玩得開心忘記告訴媽媽了,這時候就直接用嘴巴咬,從此發(fā)現(xiàn)指甲可以不用剪,用咬也一樣。
其實,我也有好幾次忘記幫女兒剪指甲了,直到看到她在啃指甲了才想起來,她還邊啃邊責備我不幫她剪指甲。
還好她啃指甲的原因很簡單,我只要幫忙剪掉就沒事了,所以媽媽們差不多時間就要幫孩子剪指甲了哦。
最后
孩子啃指甲是個比較復雜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啃指甲概率很低,畢竟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吃得都不差,不容易缺乏一些營養(yǎng)物質(zhì)了。
只有找出啃指甲的原因才能很好地想辦法解決,家長們一定要耐心引導,不要強迫孩子不要啃,要不然只會更加讓他們感覺到壓力,到時候啃得更厲害。
文:阿布提說育兒
#謠零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