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龍泉山,古稱靈泉山。這里三面環(huán)水,南北兩條山脈自西向東直抵梁子湖畔,景色怡人。明楚昭王朱禎在一次游獵時,來到了這里。秀麗的風景他是越看越喜歡,便情不自禁地感嘆道,一定要把這里做為自己百年之后的塋葬之地。
龍泉山楚昭王陵
于是,朱楨找來了當時有名的風水先生王化龍,讓他去龍泉山實地考察一下,看看這里到底適不適合修建自己的陵寢。王化龍接到任務之后,帶著裝備馬不停蹄地趕往龍泉山。這俗話說,一流的風水先生觀星斗,二流的風水先生觀水口,三流的風水先生是拿著羅盤滿山走。畢竟是給王爺辦事,王化龍自然不敢怠慢,那是夜觀星斗日查水口帶著羅盤連日奔走。但樣樣都來了一遍之后,王化龍的心里卻開始犯難了。
王化龍題風水碑
這龍泉山雖然確實是塊風水寶地,但是最適合修建陵寢的位置,卻已經(jīng)被占了。而且不是被一般人占了,這里可是西漢舞陽侯樊噲的墓。
熟悉鴻門宴故事的人都知道,樊噲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西漢開國元勛,當年項羽在鴻門設宴,亞父范增預謀殺害劉邦時,樊噲只身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救出劉邦。楚漢之爭后期,樊噲隨劉邦追擊項羽,取陽夏,虜獲楚將周將軍的士卒四千人,把項羽包圍在陳縣,大勝而歸。
樊噲
不久,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稱帝,樊噲先后被封為賢成君、大將軍、左丞相等,并娶呂后妹妹為妻。漢孝惠六年,樊噲卒,葬于長安。但隨后呂后企圖篡權,被朱虛侯劉章將呂氏一黨剿滅,樊噲的墓,也被劉章給抄了。而當時江夏一帶是樊噲孫子樊建的封地,因此他就把樊噲的衣冠冢遷移到了龍泉山。
樊噲墓
回到王府之后,王化龍把情況如實向楚王朱楨匯報。朱楨一聽就不樂意了。他心想,我好歹是當今的一個活王爺,被一個過去的死侯爺占了想要的位置,難道我都沒辦法得到這里嗎?而且人家樊噲的后人還住在這里,在當?shù)匾灿幸欢ǖ挠绊懥?,所以也不好明目張膽地去動別人的墓。思來想去之后,朱楨想到了一個辦法,好歹樊噲也是一名武將,不如把他的墓遷到我的陵寢東邊,給我守個門,這不就解決問題了嗎。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的楚昭王陵寢一角,會立著樊噲墓的原因。
楚昭王陵園平面圖
遷樊噲墓,看起來是明楚王朱楨在與死人爭墓,實際上也暴露出了他與活人爭地的矛盾。因為朱楨想把自己的子孫也葬在龍泉山,那就要把山里居住了上百年的樊、李、杜、張、沈、曾、董、鄒八大家族全部遷走。而這八大家族多是前朝官商的后裔,在當?shù)夭徽撁麣夂蛯嵙Χ疾恍?,想遷走他們談何容易。
思來想去之后,朱楨大手一揮,跟他們談條件,用山外的三畝地,換取山內(nèi)的一畝地,并補償遷屋的費用。條件不夠可以再談,結果是必須遷出龍泉山。
此后,原本繁榮興盛的靈泉古城,變成了朱家子孫的陵園。數(shù)百年間,龍泉山陸續(xù)埋葬了九位楚王。明朝滅亡后,無人看守的楚王陵寢,也開始日漸荒涼。直到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前朝遺跡交給地方官員妥為管理,九王陵寢才重新被保護了起來。
楚王墓遺址
而真正將龍泉山還地于民,還是現(xiàn)在。如今,龍泉山明楚王墓經(jīng)過修繕和規(guī)劃,已經(jīng)建成了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并將逐步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家可以來龍泉山參觀旅游,感受這里的旑旎風光,體驗這里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