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曾在《鄉(xiāng)土中國》中寫道:“欲望——緊張——動作——滿足——愉快,那是人類行為的過程”,說人類行為有動機的包含2個意思,一是人類對于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所謂的意志;二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jù),這根據(jù)就是欲望。
由此觀之,欲望與取舍有關,但有人認為選擇高貴奢華的物品是虛榮其實不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心儀之物的權利。每個人身邊都有在不同領域奮斗,綻放或大或小的光,可能不單純,可能有欲望,但并不見得是虛榮。其實名牌不過是一種商品,純屬個人選擇。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可以說每人的價值觀與自己有差異,但不能貼上“虛榮”的標簽。
其次,欲望與文化有關。現(xiàn)代社會是法理社會而鄉(xiāng)土社會是禮俗社會,兩個社會性質(zhì)不同的社會,人文自然也不同,人們對于欲望的要求要發(fā)生了改變,所以說城里人浮躁與鄉(xiāng)下人單純是依文化而形成的,當然也是相對而言并沒有絕對的界限。
欲望:想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說得摩登些,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nèi)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欲望從何而來?若如陶淵明中的《桃花源記》或是洪秀全的《天朝田畝制度》中的那樣,物質(zhì)條件的絕對公平,欲望沒了積極性自然也消耗殆盡。因此,現(xiàn)代社會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調(diào)動了積極性(欲望),又提高了生產(chǎn)力。
可見,欲望與自我要求有著必然聯(lián)系。我需要什么,我就去干什么,為了滿則需求形成了欲望。因為欲望是動力,追求完美是人性,做一條沒有目標的咸魚是人生,為了追求目標并為之付出是人生,那么何不讓人生更充實更有意義些?“從現(xiàn)在起,定一個小目標,先賺它一個億?!边@個梗或許會遭到嘲諷或許不被大眾所認可,但定個目標卻是不錯的?!叭说囊簧鷳斶@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碌碌無為卻還感嘆自己平凡可貴,這是最可悲的。
欲望——需要——滿足應該是人類最根本的快樂源泉,獲得滿足的途徑有很多。極簡生活中給了我們啟示:簡單的生活讓人輕松快樂,簡單的欲望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輕若飛花,輕似落霞,輕似雨絲;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靜若夜空,靜似幽谷,靜如小溪。一切的簡單都蘊含著淡泊寧靜的真實。生活就是這樣的簡單,親情、友情、愛情組成一幅幸福的畫卷。
為看到更美的風景,才有了意志力到更高的地方上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