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篇
一、極限物體是我們抽象現(xiàn)實物體、順勢推導的產(chǎn)物,宇宙中并不存在,沿著這個思路,不可避免地走進死胡同。比如,比太陽還大的桌子,這是不存在的,在變成太陽這么大之前,這個桌子已經(jīng)坍縮并自燃成了新的太陽。
二、我們窮盡一切可能所能觀測的最小尺度和最大尺度是有極限的,并不是說短了還可以更短,遠了還可能更遠,因為,無邊無邊無限縮放的空間是我們抽象現(xiàn)實空間、順勢推導的產(chǎn)物,宇宙中并不存在。
三、我們可以將宇宙點陣化,也就是描述為以最小尺度為間距的均勻排列的三維的點的信息集合。每一個點所能描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信息在點之間的傳遞是有規(guī)律的。也就是說,沒有質(zhì)量、沒有能量、沒有力量,整個宇宙就是一個點陣化的信息量的集合。
四、展開我們的頭腦風暴,有一個點陣屏幕,每一個點或明或暗,無法移動,無法消失,一套神奇的規(guī)律控制著這些點的明暗變化,這個屏幕呈現(xiàn)出的,就是宇宙。移動的實現(xiàn),本質(zhì)是類似跑馬燈一樣的信息傳遞,而不是點真的動了。
五、所有物體是無法移動的,它一直在那兒;所有的電磁-引力場本質(zhì)也是物體,它也一直在那兒;物體的宏觀移動是類似跑馬燈的信息傳遞過程;電磁-引力場的宏觀展現(xiàn)也是類似跑馬燈的信息傳遞過程。信息的傳遞方式有很多種,物體的宏觀展現(xiàn)也有很多種,但是它們本質(zhì)上都是一個位置固定、無法移動、無法碰撞的點陣體系中的一個點。一言以蔽之,世界就是信息和信息的傳遞過程。
六、結(jié)合科學,我們所處宇宙的微觀結(jié)界是什么?是光的最短波長、是黑洞的最小直徑、是普朗特尺度。更短波長的光能量無限大,更小直徑的黑洞無法形成。我們所處宇宙的宏觀結(jié)界是光速質(zhì)量體反向光速噴射質(zhì)量到僅剩普朗特質(zhì)量后的極限逃逸遠度;在不假設無限遠處也有星星的情況下,任何物體最終都會被萬有引力拉回宇宙內(nèi),這是毫無疑問的。
七、宇宙、光子、黑洞本質(zhì)都是類似的性質(zhì),自成型獨體波,也就是說,類似開水壺里的翻滾的水,從壺底部上升到頂部然后因為冷卻而又沿著壺的邊緣返回底部。宇宙和最小物體,也就是宏觀結(jié)界和微觀結(jié)界,它的外部和內(nèi)部是我們窮盡一切可能都無法達到的,我大膽預測,他們的相同體的總質(zhì)量、總能量、總半徑、總信息量均是一個精確度極高的定值。一言以蔽之,相同的微觀物體搭建出彼此相同而內(nèi)部不同的宏觀物體,并且這個宏觀物體和這個微觀物體除了量綱不同,也是相同的。
八、當濃縮信息的總數(shù)量超過單個濃縮信息所對應的原始信息的最大總數(shù)量時,我們只好對濃縮信息進行二次濃縮;當二次濃縮信息的總數(shù)量超過單個二次濃縮信息所對應的濃縮信息的最大總數(shù)量時,我們只好對二次濃縮信息進行三次濃縮。一言以蔽之,我們能理解的信息總量是有上限的,不管這個信息是原始信息、濃縮信息、二次濃縮信息,還是三次濃縮信息。不然,你的腦子能記憶超過你腦子原子總數(shù)量的信息嗎?或許,換個角度,你會慶幸幸虧自己記不住那么多,思路決定出路,何苦和海量信息較勁。
九、拋開宇宙信息化,回到物體本身,有可能的宇宙新陳代謝路線圖:首先是光子的新陳代謝,光子只能傳遞量子化的能量,是點陣粒子,是圈量子粒子的質(zhì)能相態(tài),最終因相互碰撞等原因湮沒,其新陳代謝路線圖為離開恒星、碰撞湮沒、星云聚集、誕生恒星。其次是鐵的新陳代謝,鐵是核聚變和核裂變的最終產(chǎn)物,對于比鐵輕的元素,聚變釋放能量,裂變消耗能量,對于比鐵重的元素,情況正好相反,其新陳代謝路線圖為恒星死亡、墮入黑洞、黑洞揮發(fā)、星云聚集、誕生恒星、聚變?yōu)殍F。
中華文明篇
一、夏商周斷代工程認定夏朝自4092年前的禹開始,歷經(jīng)17帝,至3622年前的桀為商湯所滅。符合春秋戰(zhàn)國時期《竹書紀年》的記載:自禹至桀十七世,可信度很高。中華文明五千年(含部落時期);中華朝代文明四千年(不含部落時期);中華鐵器文明三千年(不含部落時期和夏朝、商朝,鐵器可用于農(nóng)耕,可用于區(qū)分文明等級)。
二、竊以為埃及文明從未中斷,古代侵略者從未有過針對埃及本土人種的滅絕性屠殺,現(xiàn)代的埃及人種是一脈相承的關系,現(xiàn)代埃及人整體而言,均為古代埃及直系后裔。換言之,埃及這塊土地上居住的人繁衍至今,怎么能說文明中斷了呢?距今約9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羅河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房屋和村落,進行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的生產(chǎn)活動。距今7500年前,出現(xiàn)聚落組織城邦進而形成國家,開始使用青銅器,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作為對照,湖南省澧縣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距今約8000年的大量稻田實物標本,浙江浦江上山遺址曾出土一萬年前的栽培稻遺存。中華文明土生土長毋庸置疑。
三、比較合理的推測就是,兩三萬年前的冰河期,非赤道地區(qū)極其寒冷,到處都是冰山,沒有人能生存的可能性,此前在非赤道附近的人都凍死了。然后一萬年前,天氣變溫暖,然后重新生機勃勃。此推測的一個漏洞在于因紐特人能夠在零下五六十度的北極海邊生存。這個需要專家研究冰河期了,是不是夏天可以解凍,以便人類可以捕捉到海魚維持生存。
生存篇
一、金槍魚一生不能停止游動,它必須不停地持續(xù)高速游泳,使水流經(jīng)過鰓部而吸氧呼吸,停止游泳就會窒息。人類呼吸也是如此,只不過經(jīng)常會把呼吸這件事忽略掉。當我把學習、勞作這件事忽略掉,使它成為永不停息的本能時,我發(fā)現(xiàn),人生本就應該如此。擁有保持忙碌的意識,是一種幸福。
二、記憶的容量,是有上限的。既然有上限,那就意味著有遺忘。既然有遺忘,那就意味著必須有新的記憶。所以,一勞永逸的事情,在任何維度上講都是不成立的。人,活著,必須直面一直變化的社會和環(huán)境,不要糾結(jié),不要恐懼,努力經(jīng)歷,不斷更新記憶,與時俱進,迎接各種挑戰(zhàn)。
三、喪尸的世界,總是不長久的,它會隨著活人的被感染完而消散??艿氖澜?,也是不長久的,它會隨著主人的被消滅而崩塌。正是因為人有著基本的自我克制,人類社會才得以構(gòu)建并繁榮發(fā)展。淺層的自我克制,是人性;進一層的自我克制,是理性;更進一層的自我克制,是忠誠、是擔當、是熱愛。
四、理性層次的自我克制,過猶不及,容易南轅北轍。比如為了保護魚類資源而設立休漁期,這是人類經(jīng)權衡計算后的一種自我克制;干脆禁止一切捕魚行為,這就不是自我克制,而是變成了自斷生路。熱愛著深愛的人和事物,理性的看待理性層次的規(guī)則和觀點,經(jīng)常性的檢討分析,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的美好。
五、生命自己會找到出口,你根本不用擔心,連想都不用想,你的生命自己會找到出口,每個生命都會找到自己要走的那條路。你生命所需要的一切,都一定在你的身邊;在你身邊出現(xiàn)的人,不管是你的父母、兄弟、子女,就是你這一輩子最該遇到的人,這件事從來都沒有弄錯過。你必須得相信,你的存在是被支持的,你會慢慢看到你生命的出口,從而找到自己人生的舞臺。
六、歸根結(jié)底,我認為,人生追求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保持忙碌。因為,如果是追求金錢,你賺夠了足夠一萬輩子生活的金錢后了呢?是不是可以不忙碌了呢?不可以,類似金槍魚若停止游泳就會窒息,人也不能停止學習和工作。如果是追求長生不老,你壽命一萬年了呢?是不是可以不忙碌了呢?不可以,你的記憶會慢慢消退,人若停止學習和工作,慢慢就成了白癡,活一萬年真的活不下去。
七、只要保持忙碌,不管你忙碌的是什么?總是有希望之光的。根據(jù)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堅持忙碌一萬小時,干啥啥都成了,無他,但手熟爾。
八、其實,保持忙碌并不困難。人類心臟一生跳動幾十億次,從不停息,很難嗎?并不困難,人類七十多億顆心臟都做到了。算上古往今來曾經(jīng)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那就更多了。保持忙碌的方法很多,見仁見智,最重要的是要有保持忙碌的意識。心靈沒有過不去的檻的話,干點啥不行呢?
總結(jié)
上述照片是由小照片貼成的,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宇宙,但是,宇宙也有可能是下面這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