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美國股市的情況
這張圖是美股1929年,經歷了一波柯立芝繁榮之后,道瓊斯的走勢。1929年,道瓊斯最高沖到了390點附近,隨后泡沫破裂,股市大跌,經濟陷入大蕭條。當道瓊斯指數再次沖破390點時候,已經是26年后的1955年。這26年的時間里,股市也經歷了起起伏伏,有漲有跌。基本就在200點上下徘徊,想必當時的美國人,應該比如今A股的股民更絕望,估計也會經常喊著200點保衛(wèi)戰(zhàn)的口號。
1955年道瓊斯創(chuàng)出新高后,便迎來了一輪10年的大牛市,突破400點后,直接漲到了1966年的1000點。
1966年之后,結束了10年大牛市,美股再次陷入停滯。這一停就是16年,70年代石油危機,經濟大滯脹,美股也是波動巨大,道瓊斯指數基本就在1000點下方,來回震蕩。70年代的美國人,肯定也有過疑問,他們也會質疑美股,道瓊斯指數會不會永遠就只在800-1000點震蕩了?
16年過后,就在大家最絕望的時候,美股悄無聲息的開啟了它至今為止,歷史上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這一漲就是18年。當然中間也有波折,但總體趨勢始終向上。從之前大家質疑的1000點,一下干到了12000點。
隨后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美股再次進入冬眠,道瓊斯指數在10000點上下,徘徊了12年的時間。
2012年過后,最近的這10年,想必大家都清楚美股的走勢,又是一輪超級大牛市,道瓊斯指數從10000點,躥升到了30000點,最高的時候已經接近37000點。指數年化收益率超過了15%。
回顧了美股百年走勢后,最后我們把美股百年的走勢圖,擺出來。大家可以看到,1980年之前,美股如此波濤洶涌的行情,竟然在走勢圖中,好似一塊平地。也就是說,當你知道它未來要漲到哪去的時候,其實再回過頭看他中間波動,心態(tài)也就沒那么大波瀾了。這就好比你買了10年期國債,國家跟你說10年后給你一個70%的收益,那么你肯定也就不關注,它中間到底虧沒虧錢了。
之所以心慌,之所以質疑,之所以罵街,往往都是因為對未來沒底,不知道它最終要去哪。當然了,股市的波動肯定要比債券大的多,在中途的旅程中,我們盡量還要通過科學的配置方案,降低波動范圍,讓自己心態(tài)舒適。
講到這里,可能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別總拿美國股市說事,A股就是不行,就是沒有脊梁,就認為A股不一樣,是特利獨行的那一個。的確,各個國家的股市環(huán)境不同,走勢也不可能完全復刻。但背后的常識和規(guī)律,其實從未變過,指數背后代表的,就是一家家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往往又是優(yōu)質企業(yè)的代表,并不是每個公司都能輕易上市的。所以只要上市公司不斷盈利,不斷擴大凈資產,不斷發(fā)展壯大,那么指數長期來看就必然是向上的。
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投資大師,通常都有一個很好的品質,就是相信常識,不相信鬼神之說。那為啥普通投資者相信鬼神之說,說白了還是因為情緒上頭,思維短視,不愿意延遲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