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的學習十分緊張,三年過后,學生要面臨的是高考,高考雖然只是一場考試,卻可能決定著學生的前途,因此,進入高中后,學生和家長的精神都會“高度緊張”,拼盡全力備戰(zhàn)高考。
而相比之下,“高三”則是最為關(guān)鍵的階段,學生早起晚睡,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對于學生的辛苦,家長看在眼里,但又沒辦法幫學生分擔,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工作,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時間能夠充分地利用,高三學生往往會選擇住校,而學校的飯菜再好,也抵不過“媽媽的味道”,這不,江蘇的一位媽媽為了讓兒子吃得好,便選擇送飯,全宿舍的學生都跟著“沾光”,這位媽媽也因為一句“咱媽來了”而走紅。
媽媽給兒子全宿舍學生送飯,卻被質(zhì)疑“別有用心”,本人發(fā)聲回應(yīng)!
天下父母心,做家長的,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送飯”也成了高三家長的常態(tài),但卻很少有家長能像這位媽媽一樣,她的舉動感動了很多學生,不過,網(wǎng)友卻不買賬,還質(zhì)疑她是“別有用心”,來看看是咋回事。
媽媽給兒子全宿舍學生送飯,兒子上高三,只見隔著一個柵欄的學生們吃得很香,這其中有一位是媽媽的兒子,其余的則全是兒子的室友們,看到媽媽的到來,整個宿舍的學生都很激動,都在高聲吶喊:“咱媽來了”,這樣的一句話真是叫人暖心。
沒錯,就是這樣的畫面,引來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本以為會得到大家的點贊,結(jié)果,卻被質(zhì)疑“別有用心”,有人說:如果是單純的送飯,怎么會拍照,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火”吧,之后好帶貨。
還有人說:讓全宿舍的學生稱呼自己為媽媽,真的好嗎?有沒有想過他們家長的感受,不是別有用心是什么,難道這位家長的送飯,真的是別有用心嗎?對此,本人發(fā)聲回應(yīng)。
當事人表示:只是隨手拍的視頻,沒想到能火,同時還給學子們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希望他們可以考進理想的院校,這就是那位家長的回應(yīng),并沒有說太多,但也足以說明問題,是網(wǎng)友們誤會他了。
針對這件事,筆者想說,明明是好心,為何非要說成是“惡意”,這會讓人很心寒,希望類似的事件不要再次發(fā)生,也希望其他高三學生的家長,能夠多給予學生一些關(guān)心,這個階段的學生需要家長的關(guān)注,家長切不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高三學生“很敏感”,一些事項家長必須要注意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高三恐怕是最難熬的一年,要想考出高分數(shù),學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復習,不少學生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可見,高三學生需要承受多大的學習壓力,也正因為學習壓力太大,高三學生會變得“很敏感”,因此有些事項家長要注意。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辭,很多家長都是大大咧咧的,在學生面前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樣的事情絕不可以再次發(fā)生,或許家長無意間的一句話,會讓學生多想,甚至會讓學生“鉆牛角尖”,家長在說話的時候,務(wù)必要深思熟慮。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看到學生的成績好,家長就會很開心,看到學生的成績不好,家長就會大發(fā)脾氣,家長要知道,高三學生已經(jīng)長大了,就算家長不說,他們自己也知道努力學習,所以家長要注意。
家長要放平心態(tài),別再去給學生施壓,越到了高三,家長就會越緊張,而且會將自己的緊張體現(xiàn)出來,將壓力給到了學生,家長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的幫助,因此放平心態(tài)就好,坦然面對學生的學習問題。
除此之外,家長要提醒學生釋放壓力,要有自己的自由時間,高三學生的壓力很大,他們需要釋放,只不過學生往往會忽視,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進行提醒,抽出課余時間,去散心,去減輕內(nèi)心的壓力,這樣學習效率才會更高,希望家長能夠做到,助力學生高考,同時,也希望家長能夠注重學生思想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在成才的同時,也能有愛國精神。
今日話題:作為高三家長,你是怎么對待學生的?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