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在有了孩子后,都嘗受過一種痛苦,那就是哄娃睡覺。
寶媽慧慧說:有了娃之后,才知道“嬰兒般的睡眠”那都是騙人的,寶寶的睡眠太淺了,抱著明明睡著了,只要一坐下來,娃立馬醒。
小莉說起哄娃睡覺也很頭疼,明明孩子困得要命,就是放不到床上,在懷里睡得好好的,只要娃的屁股一沾床,立馬哭,無奈只能邊奶孩子邊哄睡。
不過這些經歷,沒帶過娃的可能體會不到,特別是沒哄過娃睡覺的寶爸們,“帶個娃有什么累的,不就是把娃哄睡了往床上一放嗎?我就不信了?!?/p>
有個寶爸自以為很聰明,足智多謀,挑戰(zhàn)了3次,最后跪地崩潰的樣子笑噴網友,寶媽直呼痛快,再來一次!
第一次挑戰(zhàn),寶爸想速戰(zhàn)速決。抱著娃,來回在屋里一轉悠,娃很快就睡著了,寶爸一臉得意,準備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放好孩子,在孩子沒感覺到之前,把孩子放到床上,平穩(wěn)過渡,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
沒想到剛把孩子放床上,還沒脫手,寶寶睜眼一看就開始哭,寶爸只能順手又把娃抱回到懷里,只好接著繼續(xù)轉悠著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第二次哄娃睡,寶爸有了經驗,放的時候動模仿?lián)u籃逐漸搖晃變緩平穩(wěn)過渡,動作明顯比前一次輕了很多。
可是放床上后,托著頭的那只手還沒抽出來,娃又開始翻身動了,緊接著又是哭聲,寶爸只得第2次把娃抱走繼續(xù)哄睡。
有了兩次經驗以后,寶爸這次等娃徹底睡熟了,時間久一點再去放,放的是時候兩手托著娃,來回晃悠像搖籃一樣,寶爸嚇得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小心翼翼的放到床上,可是娃又開始翻身動了,寶爸嚇得跪到床邊,雙手合攏祈禱,“千萬別醒,千萬別醒”,娃哭得更兇了,寶爸跪地崩潰。
寶爸帶娃往往是眼高手低,總覺得那都不是事,可真正讓他們試試就知道了,一個個手忙腳亂、崩潰的樣子。
不過每天抱著娃睡覺的滋味,還真的是不好受,特別是晚上。
為什么抱著睡得好好的,一放到床上,娃就哭呢?其實主要有三種原因。
第1種是寶寶出生后形成的一種習慣。
寶寶剛出生時,全家人都開心興奮,誰都想抱抱孩子,即便孩子睡覺,有的長輩都舍不得放下來。
大人抱著晃動著寶寶會感覺更舒服,到后面大人整天抱娃累了,想讓孩子放在床上自己睡覺的時候,寶寶已經養(yǎng)成了抱著睡覺的習慣,再改變方式孩子不習慣了,就會用哭來表達。
所以寶寶剛出生時,大人再稀罕,睡覺的時候都不要給孩子養(yǎng)成抱著睡的一種習慣,負責后面受苦受累的都是寶媽呀。
第2種是寶寶腸胃不舒服。
有的孩子剛出生時挺好的,自己躺倒床上就能睡,但是一二十天甚至幾個月以后,放到床上,孩子就會哭。
這其實是因為孩子吃完奶以后有的會出現(xiàn)腸脹氣,腸絞痛等情況,寶寶有時候也很困,想睡覺,但腸胃不舒服,只能以哭來表達,抱著甚至趴著的姿勢會讓寶寶更舒服一些,所以也會出現(xiàn)一放床上孩子就哭。
這個時候寶媽們一定要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不舒服,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治療,排除這個原因后,孩子就能夠安穩(wěn)的睡覺了。
第3種是有的孩子天生就缺乏安全感。
有的寶寶一出生就是睡眠淺,缺乏安全感,大人抱著的時候寶寶能感受到大人的體溫,從而緩解寶寶的不安情緒。這個時候不能采取寶寶哭,就放任他哭而不管,這樣只會讓寶寶更缺乏安全感。
家長應該及時地抱起孩子,平時多安撫孩子,比如撫摸寶寶的頭,輕輕拍寶寶,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安全,這樣才有利于寶寶的心理健康,過一段時間后,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現(xiàn)象就會自動消失,到時候就可以自己在床上安穩(wěn)入睡了。
網友1就說:小樣請繼續(xù),這才哪到哪呀,離西天取經遠著呢
網友2:你不是能耐么,看著那男人崩潰跪地就特別酸爽
網友3:據說男人帶娃有利于培養(yǎng)親子關系,培養(yǎng)男人的耐性,我回去也試試。
怎么樣,姐妹們,看了這么多,男人帶娃搞笑崩潰的樣子是不是很痛快,歡迎說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