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期的人不理解死亡,少年期的人不在意死亡,青壯期的人認識死亡……對永生的追求,就是對死亡的抗拒。
青壯期的人對生命的感觸比自我以往的日子更清晰,一是相比人太過稚嫩時經(jīng)歷更多,二是人的意識觀念臻至成熟。
人很小時,最初于生命的理解只是懵懂的,并且人更在意自己的心屬,相比人生中晚年開始不停地告別,少時于生死的知覺或多來自寵物。
人在成長中,時時遭受著生死離別的沖擊,有一天人生了一場病,抑或身邊人有了意外,那種生命不受自我控制的感覺會讓人深深的陷入恐懼和顫栗之中。
就像人希望命運受自我的支配一樣,人厭惡死亡對生命的剝奪,人不想失去自我,人不想失去自由,人不想失去未來……
永生的指向,是生命恒常,是自我恒在,是一切意欲的實現(xiàn)蘊藏其中,只要死亡不是人的追求,永生就是生命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