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收官了,可依然很火!
有多火呢?
短視頻平臺上,“高啟強”的話題播放量高達126億,扮演者“張頌文”的話題播放量更是高達132億,有多火,不言而喻。
對于張頌文而言,爆火猶如潮水一般,洶涌而來。
當年的張頌文無戲可拍,苦到一天只吃一頓飯,甚至跑到菜市場撿菜葉子吃,最困難的時候,好在有姚晨“雪中送炭”,才有所好轉(zhuǎn)。
如今的張頌文,有粉絲接機,片酬更是水漲船高,被陳凱歌賞識,合作章子怡,這個名正言順的男主角,他等了太久。
明明高啟強是《狂飆》里無惡不作、手段陰狠的“反派”,為何會受到如此多的關(guān)注呢?
明明張頌文已經(jīng)是個46歲的老大叔,相貌平平,大腹便便,為何狂吸粉,力壓其他明星,成為當之無愧的“頂流”呢?
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演技。
張頌文用細膩真實、出神入化的演技賜予了高啟強豐富立體的“人物孤光”,能讓觀眾感受到他的苦,他的難,因而弱化了他身上的惡。
也是通過演技,讓觀眾認識了張頌文,認識了一位真誠、愛生活,有實力但沒流量的好演員,說他是老戲骨也不為過。
在觀眾印象里,老戲骨等同于演技好,可事實上有太多的演員名不副實,明明演技平平,演啥都一個樣,卻被吹捧為老戲骨。
這些“戲混子”,該借著張頌文這股東風,好好扒一扒了!
01、吳剛
因為《狂飆》,吳剛被罵慘了,一夜之間跌落神壇,這又是為何呢?
當年《人民的名義》里,吳剛用數(shù)十年的沉淀和積累,讓觀眾們看到一個飽滿鮮活,接地氣的達康書記,還時不時口出金句,令觀眾印象深刻。
后來《慶余年》里,扮上古裝的吳剛,只是坐在輪椅上,沒有多余的動作,臺詞也少的可憐,卻用眼神把“深藏不露”的陳萍萍演活了。
兩部爆劇,將吳剛推向神壇,也成為了觀眾心目里當之無愧的“老戲骨”,可到了《狂飆》,吳剛的“三板斧”不靈了。
臉僵、浮腫、歐式大雙,《狂飆》里的吳剛一登場,臉上就帶著滿滿的“科技與狠活”,“動臉”的傳聞如洪水猛獸般,將吳剛“吞噬”。
面對網(wǎng)絡(luò)上的風言風語,《狂飆》的導(dǎo)演坐不住了,直言吳剛臉部浮腫的罪魁禍首是“腎結(jié)石”,他為了拍戲還推遲了手術(shù),如此敬業(yè)天地可鑒。
本以為吳剛就這樣躲過了輿論的泥潭,誰知又被觀眾們扣上了“演技差”的帽子,尤其是那場徐忠勸降楊健的戲,看得人尬到摳腳。
表情猙獰木訥,臺詞刺耳怪異,吳剛仰天長嘯的表演,讓原本正能量的感情戲,變得索然無味,但又棄之可惜。
后來劇里“高曉晨”的登場,更是把吳剛架在輿論的火把上烤,五官亂飛,大呼小叫,爛演技看得觀眾心里五味雜陳,而這個演員正是吳剛的親兒子吳羽卿。
“演技差”、“拖家?guī)Э凇薄ⅰ巴砉?jié)不保,曾經(jīng)好評如潮的老戲骨吳剛,一夜之間背負上了“滿身罵名”。
以前的好演技是真的,如今的演技差也是真的,希望吳剛及時“回頭”,為時不晚。
02、倪大紅
出道38年,經(jīng)驗豐富,代表作眾多,手捧“視帝”的獎杯,還曾因為蘇大強一角火遍全網(wǎng)的老戲骨倪大紅,因為一部《狂飆》,被觀眾列入了“戲混子”名單。
讓人失望、演技太差、全程擺爛、堪稱敗筆,短短16個字,概括了觀眾們對于倪大紅演技的評價。
倪大紅飾演的“泰叔”,令徐江畏懼,是高啟強的引路人,絕對的江湖大佬,如此復(fù)雜的角色,倪大紅卻全程用一個表情來詮釋他。
有事沒事就癱著一張臉,多少有點故作高深的味道,完全沒有大佬老奸巨猾、不怒自威的氣場,像極了有了錢的“蘇大強”。
回看倪大紅塑造過的熒幕形象,幾乎全是一樣的配方,瞪眼撇嘴,全靠一張有故事的臉去演戲,一次可以,次次如此,觀眾就審美疲勞了。
其實早在11年前的《三國》里,倪大紅的程序化演技就露了餡。
司馬懿明明是個殺伐果斷、謀略過人、真誠隱忍的人,在倪大紅的演技下,變得瘋瘋癲癲,似乎把一肚子壞水寫在臉上。
對比魏宗萬塑造的司馬懿形象,差距一下就出來了,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倪大紅長著一張撲克臉,一雙大眼袋好似裝滿了心機,這是他天生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禁錮了他。
總的來說,倪大紅是個優(yōu)秀的演員,畢竟他手握多部佳作,頭頂“視帝”的光環(huán),但距離真正的老戲骨還是有距離的。
03、孫紅雷
看到風光一時的高啟強,一部分觀眾總能想到20年前的劉華強。
那個時候的孫紅雷,是觀眾們公認的演技派,《征服》里的他,穿著黑衣、留著平頭,戴著大金鏈,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炸裂的演技,強大的氣場,讓人不寒而栗。
本以為起點太高的孫紅雷,會出現(xiàn)“劉華強之后再無經(jīng)典”的尷尬,沒想到一部《潛伏》,讓他又火了。
孫紅雷飾演的余則成,表面上看衣冠楚楚、唯唯諾諾、一臉憨厚、又傻又可愛,實則心思縝密、喜怒不形于色,同一張臉,演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看得人大呼過癮。
按理來說孫紅雷的演技毋庸置疑,可誰又能想到《掃黑風暴》里他,演技不進反退,被其他實力派們吊打。
孫紅雷飾演的李成陽,時而眼神呆滯、裝傻賣萌,時而面目可憎、突然發(fā)狠,和余則成似乎是一樣的套路,一次覺得新鮮,兩次就膩了。
同樣是靠眼神演戲,王志飛的眼神里藏著故事,而孫紅雷的眼神里藏著用力過猛的尷尬。
“毀”掉一個演員最快的方法,就是頻繁參加綜藝,孫紅雷就是吃了這樣的虧,他的演技備受質(zhì)疑,其一是表演套路化,其二就是讓綜藝把自己的演藝生涯提前透支了。
綜藝里的“顏王”人設(shè)如此深入人心,再看電視劇里的孫紅雷怎能不出戲呢?
好在現(xiàn)在的孫紅雷及時止損,下次能否讓失望的觀眾耳目一新,重回巔峰,就看他的能力和造化了。
04、張鐵林
說起“皇帝專業(yè)戶”,張鐵林自然是榜上有名,《還珠格格》打開了他的知名度,《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他走上了巔峰。
張鐵林塑造的皇帝形象,打破了觀眾的刻板印象,并不是一味的霸氣威嚴,而是多了點親切感和幽默感。
可當瓊瑤劇過了時,張鐵林的演技也沒了用武之地,原本的好演技就變得捉襟見肘。
不管演什么角色,張鐵林都是吹胡子瞪眼,然后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指點點,再配上浮夸的表情,單一的表演模式暴露無遺。
演什么都是一個樣,總有《還珠格格》里皇阿瑪?shù)挠白樱瑒e說觀眾了,連鐵三角的好搭檔王剛都有點“瞧”不上他。
與張鐵林有過合作的張豐毅,當被主持人問到如何評價張鐵林的演技時,他意味深長的說:“字寫得比戲演得好?!?/p>
沒有觀眾緣、沒有演技撐腰的張鐵林,如今只能消費情懷,自詡藝術(shù)家,開直播賣天價書法,美其名曰:“皇阿瑪送?!薄?/p>
張鐵林,終為自己的“傲慢”和“爛演技”付出了代價。
寫在最后
以前“老戲骨”這三個字極具含金量,如今已然爛大街了,但凡上了年紀的,似乎都能自稱為“老戲骨”,難道年齡大就等同于老戲骨嗎?
真正的好演員,應(yīng)該擁有千人一面的演技,演啥像啥,而不是有了好作品就沾沾自喜,公然躺在功德簿上吃老本,否則早晚會“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