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真想打“環(huán)保牌”,就該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的潮流之作。
巴黎世家Paris運動鞋。圖/巴黎世家中國官方網(wǎng)站
文 | 白晶晶
1.2萬元買雙巴黎世家“破爛鞋”,比垃圾堆里撿來的品相還差;490美元買件Gucci泳衣,最大的特點是沒法下水游泳;LV空氣馬甲賣到2.6萬元,就像是快遞泡沫袋填充的;一把Gucci雨傘賣到一萬一,可下雨天它還要等你來保護,因為雨傘的商標寫明“不防水”,真應了古人那句歇后語“晴天打傘,多此一舉”……
近來,一股看不懂的時尚風,讓網(wǎng)友凌亂在風中。一眾奢侈品品牌高舉“環(huán)保大旗”,開啟收割消費者錢包的花式營銷。
以引發(fā)群嘲的“破爛鞋”為例,商家說辭是為了傳遞“運動鞋注定要穿一輩子”的理念。被劃爛,有瑕疵且有臟污的鞋子,是穿了一個世紀后的樣子。賣方言之鑿鑿,“在快時尚當?shù)?、過度消費對地球造成不少負擔的今日,這是一記強而有力的警鐘……”
拜托,這哪是敲警鐘,簡直是掩耳盜鈴。環(huán)保也要講科學,打造“百年老鞋”,難道不該把鞋子造得耐磨防水、不懼風雨?賣“破鞋”還要扯環(huán)保大旗,這種Flag誰能相信?
打著反過度消費的旗號,忽悠消費者,借環(huán)保之名,渾水“撈金”,如此用力過猛,難怪輿論翻車。
此前,奢侈品之所以能賣出高價,一方面基于卓越品質和精湛工藝,另一方面是彰顯所謂階層地位的象征。因此,越是稀有、限量、工藝繁雜,營造“人無我有”的神秘感,越能讓消費者頭腦一熱,沖動剁手。
說到底,奢侈品賣的不是“性價比”,做的也不是多快好省的生意,而是變著法子勾起不必要的購買欲。而環(huán)保的本質,則是協(xié)調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盡可能保全物種的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無謂消耗。奢侈品硬要與環(huán)?!奥?lián)姻”,不免有一種“上錯花轎嫁錯郎”的錯配感。
給奢侈品套上“環(huán)保馬甲”,更像是硬凹造型的概念游戲。消費者愿意為哪個概念埋單,奢侈品就迎合哪個定義。當消費者是“人傻錢多”的土豪大款,他們就主推“高人一等”的極致奢華;當主力軍變成追求個性化的千禧一代,消費者盯上時尚、潮流、品位,奢侈品營銷開始變著法子“接地氣”。
這些年,除了1.2萬的“破爛鞋”,令人匪夷所思的奢侈品,還有蒂芙尼8.1萬的鋼絲球、LV8000多塊的純稻草帽、Fendi千元口罩。從結果來看,毫無實用性的產(chǎn)品,才是環(huán)保理念最大的天敵。這些產(chǎn)品,究竟是奢侈品營銷“接地氣”,還是“臉先著地”的環(huán)保形式主義,公眾心中都有計算器。
奢侈品真想打“環(huán)保牌”,不能只是借潮流圈錢,造概念掏空消費者錢包,而應當切實思考環(huán)保的真意,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的潮流之作。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時下,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yè)都在共度時艱。一個吊詭的現(xiàn)象卻是,奢侈品生意風生水起,多家奢侈品牌掀起漲價潮。有分析認為,奢侈品“保值增值”預期,是刺激消費的源動力。部分中等收入人群,甚至將其作為理財產(chǎn)品購買。
從“破爛鞋”被群嘲、萬元雨傘不防雨等爭議來看,奢侈品投資絕非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風停了,炒作的濾鏡注定碎一地。奉勸消費者量力而行,切忌跟風,穿“破爛鞋”交智商稅,最后不小心掉進“裝爛營銷”的陷阱,踩了一腳爛泥。
撰稿/白晶晶(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