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大家是不是都開始用電熱水壺燒水喝了?電熱水壺作為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問題一直都備受大家關(guān)注。
此前還流行過一種說法稱,“長期喝電熱水壺燒的水,可能會導致體內(nèi)錳元素超標,不但會中毒還會致癌”,這是真的嗎?
01
長期喝電壺水
可能導致錳中毒?
錳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對人體骨骼正常生長發(fā)育有重要作用。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食物和飲水中都含錳:谷物中錳含量為0.4~40毫克/公斤,蔬菜和水果中錳含量為0.2~10.4毫克/公斤等等。
對于成年人,錳的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毫克/天,長期超標攝入錳,確實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損害,主要傷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
但是,不銹鋼電熱水壺的制作材料中雖然含有錳元素,但它其實是以致密組織存在的,日常煮水很難析解出來。
就算真的有錳元素能析出,按照電熱水壺質(zhì)檢報告的數(shù)據(jù)計算,電熱水壺的錳析出量最高是1.168毫克/升,那就意味著每天要喝大概9.4升這種電熱水壺燒的水,才有可能超出可耐受量,導致慢性錳中毒,這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此外,胃腸道對錳的吸收率僅為1%至5%,大部分通過飲食進入到胃腸道的錳會隨糞便排出體外,臨床上因飲食而造成錳中毒的病例也十分鮮見。
因此我們無需太擔心會因為喝電壺水而導致錳攝入過量增加致癌風險,但注意前提是購買到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guī)產(chǎn)品,具體來說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標準挑選電熱水壺:
【不同的電熱水壺怎么選?】
1.對于不銹鋼熱水壺,盡量選用304不銹鋼、316不銹鋼等食品級不銹鋼產(chǎn)品,或選擇帶有“執(zhí)行標準GB 9684-2011”或“食品接觸用”標識以及字樣的電熱水壺。
2.對于玻璃熱水壺,應(yīng)選用高硼硅玻璃,其性能穩(wěn)定,材質(zhì)安全,且不容易生成水垢。
3.對于陶瓷電熱水壺,如果是內(nèi)壁彩色的,可能析出重金屬有毒元素,建議最好選擇內(nèi)壁無顏色、無圖案的。
4.對于塑料電熱水壺,建議使用PP材質(zhì)的塑料,可以耐 1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不容易分解釋放出有毒物質(zhì),用來燒開水綽綽有余。
02
這些關(guān)于喝水的健康流言
一次性帶你弄清
1.壺底有水垢會影響健康?
常使用電熱水壺燒水后,底部久而久之可能留下一層厚厚的水垢。傳言稱,長期喝水垢多的水會導致身體罹患結(jié)石的風險上升,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水垢是什么。
生活中飲用的自來水中存在有一定量的鈣離子、鎂離子,北方地區(qū)的水源內(nèi)含量會更高一些,所以水質(zhì)也更“硬”。自來水在燒開后,其內(nèi)里的這些物質(zhì)會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析出碳酸鈣、碳酸鎂等不易溶于水的物質(zhì),附著在水壺底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水垢。
水垢內(nèi)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鹽類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進入體內(nèi)后部分會被分解,一些無法被分解的部分會隨著糞便來排出體外,并不會威脅健康。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06)內(nèi)對于自來水的硬度也有明確的要求,飲用合格的自來水不會威脅健康。
不過水垢雖然不會影響健康,但容易影響熱水壺的受熱功能,因此建議大家還是定期對水垢進行清理:
方法一:將半勺小蘇打用清水調(diào)成糊狀,然后用干凈的抹布蘸取,沿著有水垢的電水壺壁來回擦拭,就可以輕松擦掉。
方法二:把檸檬切片放入電熱水壺,加入清水,水燒開后浸泡5分鐘左右,可以幫助清除水垢。
2.反復燒水會增加致癌物質(zhì)?
如果放在電熱水壺內(nèi)的水一時間沒喝完,那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二次加熱甚至反復加熱的情況,有人說這種行為可能會增加水中的致癌物質(zhì)亞硝酸鹽,這是真的嗎?
自來水中確實含有硝酸鹽,在反復燒開的過程中,由于高溫缺氧,會有部分硝酸鹽轉(zhuǎn)化成亞硝酸鹽。但重要的是,即使多次反復燒開,自來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很低。
有記者曾進行相關(guān)測試:自來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約0.007毫克/升;燒開一次后,亞硝酸鹽為0.021毫克/升;燒開20次后,亞硝酸鹽為0.038 毫克/升。
而我國生活飲用水亞硝酸鹽的標準是≤1毫克/升,也就是說即使反復燒開 20 次的開水,亞硝酸鹽都只有標準的3%左右,因無需太過擔心。
3.隔夜水不能喝?
上午燒開的水,下午可以喝,為什么隔夜水不能喝?
燒開的水,如果蓋子蓋得好,別說隔夜,室溫下放3天,里面亞硝酸鹽含量仍然在國家安全標準1毫克/升內(nèi),不會致癌。
如果你習慣喝完水,敞開著放,可能會有蚊蟲、灰塵等掉落進去,還是別喝了。
03
學會這樣喝水
讓你越喝越健康
1.過燙的水
過燙的水,容易灼傷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飲水過熱和食物過燙被認為是上消化道癌癥的一個物理因素。65℃以上的熱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列為2A類致癌物。最好喝溫開水,水溫在40℃左右。
2.生水
未經(jīng)有效措施處理的生水中可能存在氯氣、細菌、蟲卵、殘留有機物質(zhì)等,對人體健康構(gòu)成潛在威脅,易導致急性胃腸炎和部分傳染病。
3.飲水機里超過7天的水
由于存在多個入水和出水口,飲水機很難徹底消毒,隨著飲水機的水逐漸減少,飲水機中會滋生細菌,因此要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里的水也有保質(zhì)期,一般以不超過7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