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na媽媽
古人云:“事來則應,事去則靜?!?/p>
人的一生,實際上應該是隨時隨地拿起,隨時隨地放下,隨時隨地瀟灑地走。
但生活中,我們卻總是思慮過多。得到時,猶豫不決;失去時,又耿耿于懷。
經(jīng)歷得越多,越會明白:
事來不猶豫,才能把道路走寬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說:
“當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p>
一語中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自我懷疑”和“完美主義”的外衣下,躊躇不前,錯失良機。
其實,當機遇來臨時,如果多一份勇氣,少一些猶豫,我們的人生路也許可以走得更寬。
作家李筱懿分享過一件讓她遺憾至今的往事。
幾年前,李筱懿還是記者,一位獵頭挖她去一家跨國企業(yè)做老板助理。
她一方面很動心,一方面又擔心自己不能勝任。
同時,也不忍放棄當下穩(wěn)定的工作,幾番猶豫后,她婉拒了。
沒過兩年,李筱懿還是那個小記者,但那家公司卻已成功上市。
李筱懿剛好作為記者,去采訪這個公司的老板,采訪中提起這件事。
老板說:“你現(xiàn)在依然可以來,但我不會給你第三次機會?!?/p>
李筱懿還是猶豫了,她有很多顧慮,最終錯過了這次機會。
時至今日,再提起時,她只有滿滿的遺憾。
很多時候,真正導致遺憾的,不是我們不夠幸運,而是機會來臨時,我們猶豫不決。
幸運,指的不僅是機遇來敲門,還包括我們敢于抓住機會的勇氣。
生活就像一塊味苦的巧克力,你只有抓住了加糖加奶的時機,才有可能把生活變得更甘醇。
一味地循規(guī)蹈矩,生活哪敢給你驚喜。
人生路是走出來的,只有先邁出第一步,才有調整方向的可能。
當機會來臨時,少猶豫,多行動,避免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毫無意義地消耗。
事過不反芻,才能把日子過好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xiàn)象叫“思維反芻”。
“思維反芻”指一個人遭遇負面事件后,所產(chǎn)生的強迫性重復思考傾向。
這會讓人一直沉浸在糟糕的過往中,無法自拔。
這讓我想起,頭頂“哈佛才女”光環(huán)的許吉如。
前段時間,她帶著上一季失敗的不甘,回歸《奇葩說》第七季。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在《奇葩說》第六季時,許吉如曾是最被節(jié)目組看好的“神仙選手”。
但她“講大道理”的辯論風格,和不討喜的辯論方式,導致觀眾認可度急劇下降。
最后,因為求勝心太重,她挑了對方最弱的選手PK,不但沒有贏,還輸?shù)糜行╇y看。
而這次參加海選,她又選擇了上一季讓她失敗的那個辯題。
這樣做,只是為了證明自己。
但她也因此,錯過了可能更適合自己的選題,不難看出,她依然沒有從過去的失敗中走出來。
更讓人唏噓的是,許吉如這一季的狀態(tài),大不如從前。
曾經(jīng)的許吉如,在辯論中雖然咄咄逼人,但是自帶一股英姿颯爽的氣魄和自信。
而這次歸來,許吉如自信的笑容消失了,眼神里也寫滿了遲疑和不安。
她甚至全程不敢看觀眾的眼睛,生怕找不到認同。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一路被“名校光環(huán)”保護的許吉如,從未想過,自己會在一檔綜藝中經(jīng)歷大起大落,甚至人設崩塌。
這讓她的自信心受到重創(chuàng),深陷自我懷疑。
其實,很多時候,消耗我們的不是最初的傷害,而是心底的那份“意難平”。
這份不甘心縈繞在心頭,消磨著我們的意志和精力。
對失誤加以反省,不再重蹈覆轍是好事,但反復回味失誤,就是一種自我傷害。
杯子空了,才能斟滿茶香;人心空了,才能裝下快樂。
一個人若是心里塞得太滿,快樂就沒有了余地。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但所有煩惱的解藥,都在自己手中。
與其事事介懷,不如學會釋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最大的人生智慧:活在當下
稻盛和夫曾說:“靠譜的人生,就是拼盡全力,活在當下。”
的確,人生海海,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與其被各種臆想內(nèi)耗精力,不如全力以赴地投入當下。
朋友曉月,就是在各種臆想中被內(nèi)耗,最終把生活過得變了味。
曉月畢業(yè)后已經(jīng)工作6年了,但還是一名底層員工,每天做著最基礎的維護工作。
其實,機會也曾眷顧過曉月,但被她錯過了。
那是一個公司的戰(zhàn)略級項目,對升職非常有利,曉月完全可以申請加入,而且她也有能力勝任。
但是因為加入項目就要被外派工作1年,曉月?lián)暮湍杏训母星榻?jīng)不住兩地分隔的考驗,就選擇了放棄。
時至今日,每當工作不順心或和男友吵架時,曉月就會提起這件事。
她把當下的一切不順心,都歸咎于曾經(jīng)的錯過。
悔不當初的怨念,讓曉月的日子,過得越來越不是滋味。
當機會來臨時,我們常常會陷入迷茫。
而迷茫的真正原因是:我們只活在自己“追求完美”的想象里,卻沒有任何可以“改善現(xiàn)狀”的實質行動。
曾聽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禪學小故事。
故事把人生比作登山,如果把人生看成一條“線”,那登山以前,人生大部分都是在“路上”。
但如果把人生看作是“點”的連續(xù),人生的旅途,從登山的第一步起,就已經(jīng)開始了。
如果我們能關注人生的每一個“點”,認真過好每一個當下,我們的目標就能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
其實,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活在當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稻盛和夫在還是小員工時,就告誡自己:“全力以赴地過好今天,才能看清楚明天?!?/p>
沒有一勞永逸的開始,也沒有無法拯救的結束。
人生最大的籌碼,不是對過去的反思,也不是對明天的憧憬,而是當下的每一份努力。
愿你我,都能在機會來時,全力以赴;在事情過后,順其自然,舒心無悔地度過此生。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在事來時積極應對,不躲避、不畏懼,邁出第一步,生活就多了一種可能。
等事情一過,不過多糾結或自責,該釋懷的釋懷,該舍去的舍去,生活多往前看,日子才能過好。
事來不猶豫是膽識;事過不反芻是智慧。
際遇起伏之際,拿得起;塵埃落定之后,放得下。
如此,才能熬過命運的動蕩起伏,走到生命的豐饒之地。
點亮“在看”,愿你我都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當下。
風來,腳步鏗鏘;風去,內(nèi)心安寧。
作者:Mona媽媽,與孩子一起經(jīng)風雨,聞花香。值班編輯: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