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就在最近,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新鮮出爐。
話不多說,結果直接奉上。
在此次排名中,專業(yè)評級最高的“A+”一共有8所高校。
其中,南京大學以51.6分奪得頭籌,位居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yè)排名第一。
圖源:2022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
緊隨其后的第二名,則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專業(yè)總分為50.5分。
而清華大學在此次排名中不敵前二者,以50.2分位居第三。
在此之后的4-8名選手分別為: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49.4分)、北京大學(49.1分)、浙江大學(49.0分)、上海交通大學(47.9分)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7.1分)。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第一梯隊”中,是唯一一所非985高校。
而且南京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已經連續(xù)兩年穩(wěn)居冠亞軍之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則從去年的第五名,反超浙大拿下第四的成績。
那么除此之外,今年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yè)“排位賽”還有哪些亮點呢?
我們一同來看下。
“雙非”重慶郵電大學進前50
本次參加“排位賽”的高校共計221所(去年107所)。
除了剛才提到的8所“A+”級第一梯隊高校外,第二梯隊(評級A)的高校一共有36所。
拋去今年有100多個高校加入角逐的因素外,其余學校的排名幅度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等,依舊位于“第二梯隊”的前茅。
從地域分布來看,“第二梯隊”中來自北京的高校最多,一共9所(若加上“第一隊”,共計11所)。
其次是來自南京和成都的選手,分別有3所入圍“第二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郵電大學雖未能被評級為A,但它是榜單前50中的唯一一所“雙非”高校。
中南、華理工挺進計算機專業(yè)“A+”
除了人工智能專業(yè)排名之外,“老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排名也值得關注。
在今年這場“排位賽”中共計481所高校入圍,較去年的478所高校多了3所。
整體而言,這個專業(yè)的排名變化并沒有人工智能專業(yè)的幅度那么大。
頭部Top10的排名沒有任何變化,他們依舊是: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
被評級為“A+”專業(yè)的高校今年共有20所(去年為19所),完整名單如下:
與去年相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排名有所下降,東南大學掉出“第一梯隊”。
而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南大學則升級為“A+”。
北京大學102個A+專業(yè)再奪冠
從整體專業(yè)排名來看,北京大學的成績和去年一樣,依舊非常亮眼:
以102個A+專業(yè)遙遙領先(與去年相同)。
整體位居第二的是清華大學,共有66個A+專業(yè),比去年新增了7個。
緊隨其后的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浙江大學,分別為50個A+專業(yè),并列第三。
復旦大學和人民大學的成績也比較亮眼,分別為44個和43個A+專業(yè)。
據(jù)了解,“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排名的專業(yè)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2021年版)》中設置的專業(yè)為準。
在每個專業(yè)下,排名的對象是開設該專業(yè)且在2020年有本科畢業(yè)生的普通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因情況特殊暫未納入排名)。
符合條件的專業(yè)共有568個,涉及92個專業(yè)類、12個專業(yè)門類。每個專業(yè)發(fā)布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90所高校的30242個專業(yè)上榜。
……
以上便是本屆中國大學專業(yè)“排位賽”的精彩內容了。
完整名單可戳下方鏈接查看:
人工智能專業(yè)排名鏈接: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rankings/bcmr/2022/080717T
計算機專業(yè)排名鏈接: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rankings/bcmr/2022/080901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