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桌游菜鳥。1584 年的布拉格,在某處猶太教堂的黑暗閣樓上,有一位拉比(猶太學者的稱謂)正透過鍊金術,將黏土制成的假人驅動起來,透過儀式賦予它全新的生命,替自己完成許多重要的任務,這是 Golem (傀儡魔像) 的游戲背景。
在游戲裡,我們操控著稱為“魔像”的假人為我們賣命,運用知識來研究傳統(tǒng)書籍,收集金塊并熔鑄成鍛制品,為魔像賦予生命,派它們?nèi)コ鞘械拇蟮郎蠠o盡奔馳以完成工作,并差遣學徒消耗知識來維持對魔像的控制,當然,如果它快失控了,還可以選擇殺死它。
等等,所以這是一個工具人游戲?對,這是一個工具人游戲。
其實說穿了魔像就是設計師對玩家的行動約束,傀儡魔像是一個很單純的行動選擇、構筑引擎和資源轉換的游戲,玩家全場只有 12 個回合,在瘋狂尋找強力 Combo 的行動鍊上,魔像是你的核心驅動但也是設計師給你的絆腳石,設計師藉由這個兩面衝突的手法,建構出一個又一個由各種隨機開局要素所提供的豐富場面,讓玩家去破解一個又一個有質感的最佳解謎題,是傀儡魔像最主要的樂趣來源。
嚴格來說傀儡魔像的玩家互動很輕,主要就在彈珠的挑選上,影響并不大,作為一樣全場只有 12 回合,并建構引擎追求最大 Combo 的資源轉換游戲來說,這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 Merv: The Heart of the Silk Road (木鹿:絲路之心),只不過木鹿是非常容易被對手打斷你的行動鍊的,而在傀儡魔像中,玩家可以非常醉心在自己的“成魔之路”。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被玩家打斷你心中的完美規(guī)劃,你可以玩傀儡魔像,如果你喜歡每手都是殺招,一個落子就讓對手跳腳,那你可以玩木鹿,但它們都是好游戲。
菜鳥判決:絕佳!唯一比較可議之處是這個主題和美術很吃玩家口味,大概不是每個玩家都能接受。
PS. 魔像(英語:Golem,希伯來語:???? ,音譯為戈侖),是傳説中用巫術灌注黏土而產(chǎn)生自由行動能力的人偶,在圣經(jīng)詩篇和許多中世紀文學出現(xiàn)過,寓指上帝未塑造完全的人類,后來當然也出現(xiàn)在許多角色扮演游戲和奇幻小說中。關于這段猶太人打造魔像以保護自身民族的傳說故事,有興趣的玩家不妨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