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頭牛,什么時候我才可以逃掉被吃掉的宿命。
為了擺脫被吃掉的命運,我拼命幫主人干活,希望激發(fā)主人的慈悲憐憫之心。干活的時候我更加賣力,主人累的時候,我可以躺下讓主人倚靠。
我的家族成員常常說我很傻。它們覺得,牛的宿命就是在活著的時候盡力幫助主人做農活,死去的時候成為主人餐桌上的涼拌牛肉??晌乙稽c兒都不相信。
我拼命地干活,分擔,試圖引起主人的憐憫。
意外也就這么來臨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頂著烈日,拼命干活,突然我感覺內臟有一些疼,但看著還有一點點農田,就想著忍一忍,誰知這一忍就把自己給忍沒了。
我就那么猝死了。主人看著猝死的我,一臉憂傷,但我也最終沒有逃過成為餐中肉的宿命。
最終還是沒能逃脫牛的宿命??墒牵易畛醯倪M化也不想被吃啊。
大約在一萬年前,兩個流域和北非地區(qū),我的祖先——原牛,被人們發(fā)現。
原牛群體各個都是不服輸的性格,有的性情非常溫順,有的性格非常暴躁。對于溫順性格的原牛,當地的人們逐漸馴化他們,幫助干一些農活。
對于性格暴躁的牛,十分不聽人類的話。遠古的人類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觀念影響,就開始對這類牛進行獵殺。
甚至在當時有的原始部落會出現“如果一個男子沒有親手殺死一只牛,那么他就沒有資格被承認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钡恼f法。
大量長期的捕殺,使得最初的“北非亞種,歐亞亞種,中東亞種”的三種亞種原牛數量大幅度降低。
13世紀末的時候,原牛已經非常少,歐亞亞種的牛幾乎滅絕。15世紀初,我們祖先中性格非常爆裂,不肯向人類屈服的部分原牛就徹底走向滅絕。
剩下性格溫順的牛逐漸被馴化,在主人圈養(yǎng)時,我們不用外出覓食,也不用找生存基地,有吃的有喝的,偶爾還會來一點飲料,這小日子不要太舒爽。
慢慢的,我們的祖先原牛就從1.8米的肩寬,3米(不含尾巴)長的身體,體重可達一噸的巨型牛變成了現在體長1.5-2.5米的“小牛干”了。
我的祖先要是知道我這么不思進取,恐怕會打死我。
即使我的體型這么小,還是難逃吃貨的胃口,雖然有一段時間的延遲。
大約4000年前,中國黃河中下游開始出現一些馴化的牛。
在歷朝歷代內,牛肉是被禁止的,牛肉被視為最高的“祭祀品”是祭祀大典所用的“三牲”之首。
三牲指牛、羊、豬,后演變?yōu)殡u、魚、豬。小三牲指雞、鴨、魚,后演變?yōu)殡u、魚、豬。在潮汕地區(qū),“三牲”指的是雞、鴨、鵝,有時用魚或豬頭代替其中的一種。道家以獐、鹿、麂作為三牲?!?/p>
農耕時代,牛是非常重要的農耕工具,禁止吃牛。
秦朝下令:“民間不得私自宰牛。”甚至一度有“殺牛就是殺人“的說法。
直到近代中國,牛肉才真正地走入了大眾視野。
牛肉不是牛覺得好吃,而是人覺得牛肉好吃。
對于吃貨而言,雖明面上禁止,但是這怎能阻擋一顆吃貨的心。
背地里,吃貨們就已經研究出了,牛排,牛肉,烤肉等不同類型的牛肉飯。
直到民國時期,各種新思想,新潮流匯流涌現,人們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拓展,牛肉才被發(fā)展。
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延續(xù)至今。
我是渣渣林,以上就是牛被馴化的相關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