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藻
王小波說:
“人一切的痛苦,都是來源于對自己無能的憤怒?!?/p>
發(fā)脾氣,是本能,而控制脾氣,卻是一個人的本事。
當一個人,能夠平和寬厚地對待他人時,他的能力和修養(yǎng)一定不會差。
而這樣一個人,福氣也會自然跟隨他。
脾氣好,家庭更幸福
“緣分就是學會要珍惜,包容和理解一個人。”
很多時候,我們發(fā)脾氣,是因為太幼稚,還沒有看懂人生。
有個人有些疑惑,他向大師請教,為什么我和父母有矛盾,總是我妥協(xié),為什么不能是父母改變呢?
大師說:“前提是你的父母還活著?!?/p>
人,就是這樣,在一起,不懂得珍惜,等失去了,卻悔之晚矣!
與家人相處,不要總是用對抗的方式,可以試著多溝通和了解。
有句話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如果總是講理,情就少了?!?/p>
深以為然。
家里,少講對錯,多些情感的傳遞。
一個人,想要有更好的成就,首先要學會處理家庭關系。
對家人,保持謙和的態(tài)度,不僅給家?guī)砹藴嘏瑫r也給自己的發(fā)展,添加了更多的動力。
脾氣好,百病不生
《黃帝內經(jīng)》說:
“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太過,難免會傷及身體。
有位女士,一到晚上就睡不著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像翻烙餅,心情煩躁得很。
后來,她去看一位老中醫(yī),大夫號脈后,對她說:“你是不是脾氣很大,總是和別人生氣?”
這位女士點點頭,和大夫說,前不久剛和丈夫吵了一架,雖然現(xiàn)在好了,可是自己卻睡不著了。
因為怒氣傷肝,肝主疏泄。當一個人和別人生氣的時候,肝氣最容易郁結。
肝氣郁結,心神容易不安,晚上就容易睡不著,當人休息不好,病就不請自來,這樣做的結果是傷害了自己。
佛家講“莫生氣”,實際上是一種高明的生存哲學。
一個人,管住了脾氣,心情好,邪氣就不容易侵入體內,身體才能健康。
而健康,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脾氣好,事業(yè)旺
脾氣好,性格更加隨和,也不愛斤斤計較,所以,就有更多的能量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
公元988年,44歲的呂圣功到首都河南開封,在朝廷擔任參知政事 。
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身居要職,難免遭人嫉妒。
一次,有人說他壞話,被他聽到了。
與呂圣功一塊的同僚為他打抱不平,打算把說壞話的人揪出來,好好教訓一番,卻被呂圣功攔住了。
同僚問原因,呂圣功耐心地說:
“如果知道那個人的名字,我就會一直在心里糾纏,無法忘記這個人說的話。知道了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讓我煩躁。時刻糾纏于個人恩怨,又怎么會有時間和精力做事呢?”
古語有云:“急則有失,怒則無智?!?/p>
一個人一旦生氣,就會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
所以,與其生氣,不如選擇避免生氣,修養(yǎng)自己的性情。
《大學》中講: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要治理國家,或者是要辦大事兒,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要管理好家族,就要完善自身。
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和諧,事業(yè)是否順遂,與自己的脾氣秉性有密切的關系。
正如那句話: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