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明顯是扯閑篇的話,奧A6以下不叫奧迪?鬧呢兄弟?那咱們就先說說奧迪A6這款車,A6很高端嗎?我沒覺得呀,滿大街跑的都是奧迪A6,婚慶公司租一次A6跑婚車幾百塊錢。目前最新款A(yù)6上市了,廠商指導(dǎo)價位:41.78-66.68萬元,有2.0T高低功率,以及3.0T版本,共計12款車型。不出意外的話,2.0T低功率版本應(yīng)該是主銷車型,別看現(xiàn)在價格堅挺,那是因為剛上市,半年之后必然會有優(yōu)惠,入門版車型的裸車價格妥妥會的跌進40萬以內(nèi)。如果只為了品牌和車型,優(yōu)惠之后,40萬出頭的價格,就能把入門版A6開回家。40萬出頭買輛A6就是真奧迪了?就能買到奧迪的精髓了?我并不覺得!可別忘了,奧迪的精髓是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外加quattro四驅(qū)系統(tǒng),現(xiàn)在要覺得開輛入門版的奧迪A6就能跟別人談成什么大生意,或者覺得開輛A6出去很有面子,那真是沒見過啥市面!談大生意的人怎么著也得奔馳S級起步吧!開輛2.0T的寶馬7系都略顯寒酸,更別說奧迪A6了。A6真不是奧迪品牌中的高端車,A6也不是啥標(biāo)桿車型,所以不存在A6以下不叫奧迪的說法!而且我覺得A5都比A6有品位,關(guān)鍵是價格也沒比A6低多少!寶馬5系也同樣如此,寶馬品牌的特點很明顯,但是在不懂的人眼中,永遠會用長度和大小以及車型級別來分辨車輛的檔次高低,要跟他們說3系是寶馬的精髓,他們會認(rèn)為您買不起5系,故意給自己找臺階下。如果想追求點個性和動力,買輛440i xDrive,他們又覺得您是冤大頭。他們寧可花40多萬買輛乞丐版的華晨寶馬525Li,也不可能考慮4系這種車!因為別人不知道4系多少錢,為了讓大家覺得他有經(jīng)濟實力,一般會用詆毀比自己車級別低的車,來顯示自己的高度。巖哥的觀點:一般說“A6以下的車都不叫奧迪”這種話的人,大多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有優(yōu)越感。這種話一聽一過就行了,沒必要太認(rèn)真。都什么年代了,奔馳寶馬滿街跑,開輛40萬的車就眼里沒誰的人,要么是眼界太低,要么是缺乏自信,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我只是就事論事,各位千萬別對號入??!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guān)于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guān)注和點贊!
不知道這些神邏輯都是從哪產(chǎn)生的,奧迪A6以下不叫奧迪、5系以下不叫寶馬?那應(yīng)該叫什么?顯然是一幫騎著電動車的快樂青年口中的奇葩邏輯;實際上可能連一輛經(jīng)濟型小車都負(fù)擔(dān)不起,但嘴里卻經(jīng)常會討論超跑、RR之類的頂級車,似乎在他們眼里只有這些才叫豪車、開這些車的人才算有錢人,至于開其它車子的一律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生活水平一律不如這些騎電動車的好(極少數(shù)人),其實這是被殘酷現(xiàn)實折磨扭曲了的心態(tài)、是不正常的心態(tài)。。。
鄙人前幾天回答過一個關(guān)于自主車的問題,發(fā)現(xiàn)很多朋友留言說,但凡買合資、買低級別的BBA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表現(xiàn);說實話這種留言另鄙人很恐懼,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句帶有諷刺意義的話,更反應(yīng)出一些朋友的心態(tài)逐漸在扭曲、變形、看不得別人好,如果任由這種心態(tài)不斷發(fā)展、傳播下去,那么在未來必然會導(dǎo)致問題;為什么在這些人眼中買合資車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為什么在這些人眼中認(rèn)為A6以下不是奧迪、5系以下不是寶馬?還不想證明一無所有的自己并不比這些開A5、5系以下車型的人差?可這種嘴上貶低他人的方式又有什么說服力呢?這還不是死要面子、硬撐的表現(xiàn)么?鄙人真遇到過一個說奔馳E級不是奔馳的選手,他說這話的時候自己都尷尬、都臉紅。。。
要面子有錯么?
人活一世、草木一生,誰不想風(fēng)風(fēng)光光?誰又不要面子?是人就會要面子、越是強者就越要面子,而只有一無所有的人才會不要面子,因為他想要也沒用,沒能力獲得面子;自己沒面子也就算了,卻總喜歡通過侮辱、指責(zé)他人來獲得存在感,比如這些人會說誰誰誰買了一輛奔馳C級轎車,那也叫奔馳?。炕蛘邥f誰誰誰買了一輛寶馬3系,這是沒錢得瑟,死要面子活受罪,估計都吃不上飯了,總之這個群體會盡所有努力來將雖有比他強的人,幻想成都不如他,借此來獲得心靈上的慰藉,他們是當(dāng)代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的阿Q精神攜帶者,不斷依靠心理暗示,而獲得精神領(lǐng)域的稱王、稱霸,但現(xiàn)實卻很蒼白無力;要面子、虛榮是人之本性、與生俱來,不虛榮、不好面子的都在山里修道、念佛呢,吾等俗人好面子、愛虛榮無錯!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能力擁有,而去指責(zé)有能力擁有的人是好面子、愛虛榮;我沒能力、我有理的邏輯正在不斷傳播,這是很可怕、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鄙人分享個實際例子吧,和這個問題很像;大學(xué)快畢業(yè)時,室友丁提了一輛3系,要知道在零幾年的時候,這種車我們都不敢想,鄙人以及其余兩位室友羨慕、嫉妒、狠的要命,好車誰不喜歡?喜歡、想要很正常對吧?但鄙人與乙還能克制,嘴上都是些贊美的詞句,但寢室長甲的人生觀徹底崩塌,私下里多次和鄙人提到丁買的是寶馬三系,不算什么好車,只有開7系的才算有錢人(丁現(xiàn)在開奔馳S),鄙人當(dāng)時不知道甲究竟是怎么了,因為甲室友平時很仗義、熱情、沖動,絕對是個雪中送炭的大好人,可在丁買完三系后,甲完全變了,整天的抱怨,私底下不斷的說丁的各種壞話,這就是心理不平衡的主要表現(xiàn);簡單點說就是室友丁的這輛三系,徹底摧毀了甲美好的心靈、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對于一個人來說,心靈世界的崩塌是恐怖的,尤其是對于那類執(zhí)念很深的人來說;這么多年來,我們?nèi)€能聚聚,但室友甲卻似乎消失了,也許是工作忙、也許是不太如意,但總之步入社會后的甲已經(jīng)沒有了之前的熱情,變得喜歡抱怨、指責(zé)他人,性格也越發(fā)極端,在他眼里他自己永遠是對的、看不得別人比他強,即便別人開輛法拉利,他也會說他的夢想是帕加尼,總之在他的夢境中他就是王者,但在現(xiàn)實中卻在不停的說算了。。。寫到這您也就明白那些說A6以下不叫奧迪、5系以下不叫寶馬的那些人是何種心態(tài)了,他們當(dāng)然知道A4是奧迪、3系是寶馬,但他們嘴上不認(rèn)輸、不低頭啊,雖然他們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可他們有開RR、超跑的偉大夢想,能不能實現(xiàn)他們不管,可他們敢想;因為別人有了3系、A4,他們沒有,所以他們就開始了對于3系、A4的瘋狂貶低;他們不斷的去貶低比他們強的人是虛榮、是要面子,能說來各種各樣的大道理,似乎還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正如王朔大大所言,失敗油膩男、最喜歡和人講道理。。。誰人不要面子、誰人又不虛榮?面子也好、虛榮也罷,是需要靠努力、拼搏來賺取的,自己不努力、沒能力,卻總指責(zé)他人好面子,這完全是畸形的心態(tài),長著一張大嘴的矮子。。。
明顯是沒開過車的人說的,想裝逼。你可以直接懟回去,寶馬3系和奧迪A4聽過嗎?沒聽過請回爐再造。
車并不是越貴越牛逼的,奧迪A6,寶馬5系賣的比奧迪A4和寶馬3系貴,空間和配置也比他倆高,但是論操控和駕駛樂趣,他倆可不奧迪A6和寶馬5系高的多。
因為車是越小越靈活的,越大的車越笨重,所以車不能系,一味求大,而是要做到平衡。
平衡性能,平衡成本,還有價格。
陸小鳳
我猜測之所有有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些人對奧迪寶馬品牌的誤解,認(rèn)為豪華品牌就應(yīng)該是一般人買不起的車才行。類似的,還有人認(rèn)為奔馳C級不是奔馳。
不過如果你了解寶馬的歷史你肯定不會這么說,寶馬3系誕生于1975年,是寶馬最暢銷的車型,同時也是最能代表寶馬的車型。
前面幾代就不多說了,第四代E46是寶馬3系引入中國的首款車型,后期還被華晨寶馬進行國產(chǎn),E46的底盤采用鋁合金打造,前后配重比為50:50,堪稱操控教科書。
雖然新一代寶馬(G20)朝著舒適性改變,但車身減重55kg、前后懸掛剛性提升50%也不能讓人小看呀。
奧迪A4L和奔馳C級沒有被奧迪和奔馳賦予這么大的責(zé)任,但這兩款車一直也都是各品牌旗下的主力車型。
比如奧迪A4L作為奧迪全球銷量最高的車型,2008年上市以來就常年穩(wěn)居中國豪華B級車市場頭把交椅。奧迪A4L相比于奧迪A6L在年輕化、運動化上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能讓后者更好的去經(jīng)營更高級別的市場+偏向穩(wěn)重/新政風(fēng)格的車型需求(奔馳也是類似)。
而且寶馬3系A(chǔ)4L奔馳C級這些,各品牌都沒有多少技術(shù)保留。比如全新A4L基于奧迪全新平臺 MLB EVO打造 ,在這個平臺上還誕生了奧迪A8、奧迪Q7、奧迪A6L以及奧迪Q5L等旗艦或者重磅車型。
全新奔馳C級也沿用了S級的多項智能主動安全技術(shù),比如主動車道保持、碰撞預(yù)防和主動泊車輔助等。
總之,“A6以下的車型不叫奧迪,5系以下的車型不叫寶馬”的說法片面了??紤]到一分錢一分貨,BBA低級別的車型不一定能充分彰顯豪華,但至少在某些特質(zhì)上是值得肯定的。
網(wǎng)上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乍一看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解,其實前半句是有一定來源的,后半句就有點扯淡。前半句說A6以下車型不叫奧迪,主要是為了突出奧迪A6在奧迪品牌中的地位。5系以下不叫寶馬就有點匪夷所思了,難道3系不能代表寶馬的操控靈魂嗎?
雖然奧迪A6并不是奧迪品牌中最貴的,或者說是定位最高的,但A6確實最能體現(xiàn)奧迪造車靈魂和理念的車型。奧迪A6子1999年在中國國產(chǎn)以來,一直是豪華中型車中的代表后者標(biāo)桿,寶馬5系奔馳E級這些都是后來慢慢追上來的。奧迪A6的影響力要比寶馬5系和奔馳E級對中國人的影響力更大,奧迪A6也曾經(jīng)一直是“官車”的代表。后來慢慢地在國內(nèi)又推出了奧迪A4/A3等車型,但是不論是改款速度還是最新科技的應(yīng)用,總是會在A6上先搭載,例如目前最新的奧迪A6已經(jīng)是奧迪最新的外觀設(shè)計,內(nèi)飾也是標(biāo)準(zhǔn)的兩塊屏設(shè)計。
寶馬3系就更不用說了,寶馬的發(fā)跡史就是因為寶馬3系的出色操控和運動特性而出名,繼而寶馬陸續(xù)推出了寶馬5系和7系。最開始寶馬并不擅長最豪華車,比起老牌豪華奔馳,寶馬的內(nèi)飾一直被人詬病不夠豪華。也是最近幾年,寶馬更加的注重了豪華感和舒適性,對于內(nèi)飾豪華感的吐槽也才漸漸少了一些。雖然說3系越來越長,越來越舒適,但是3系仍然是最能代表寶馬DNA的車型,所以說5系以下不叫寶馬完全是胡扯。
應(yīng)該還有一句 e級以下的不叫奔馳。我覺得這么說的就三種人:
一種是自己買的高端配置 為了彰顯自己牛逼 能表達自己的逼格 故意這么說。一方面表達對同品牌的“低端車”混車標(biāo)的鄙視 一方面展示自己很有錢。
第二種是買不起bba的人 會說你買個bba 還是個a3 c級 3系 還不如買個帕薩特 或者買這些就是圖車標(biāo)呀什么的 其實這樣的人就是圖個自己心里安慰 我沒有 你有 但你的不夠好 所以你和我是一樣的。
第三種是真喜歡車的 真懂車的 但也是人最少的。他們認(rèn)為bba只有到達了某個階段 配置才開始配得上車輛的等級。不過一般這么說的 前兩種的人也不少。
其實在我看來 有多少錢買什么車 這都很正常 大品牌也有高中低的價格配置 就是豐富了購買階層擴大銷量 無可厚非。奔馳比夏利高級 但是開奔馳的人和開夏利的人 是平等的。如果有人開好車看不起別人 它配不上這個財富;如果很屌絲的人故意罵開好車的 那么它這輩子也就是個屌絲了。
我講講吧,我有一個5系和1系, 要說舒適和配置5系確實是好不少,更不用說7系。 但要說好玩,那1系和3系好玩,一則不太貴,二則短軸想改隨意,真心當(dāng)成一個大玩具來犒勞自己的青春。 有些人說5系以下都不是寶馬,其實很片面,不同的年齡段有不一樣的需求,買一系的車主肯定買得起3系,買3系的車主肯定買得起5系,反之5系車主絕大多數(shù)都買得起7系,為何不買?青春使然
要我來說5系以上的寶馬都不叫寶馬,寶馬最經(jīng)典最強的車型是3系。
說的確有道理,因為不管是奧迪還是寶馬,這種德系車有它一定的設(shè)計標(biāo)準(zhǔn),所以A6以下應(yīng)該都是入門級的,寶馬五系下也是如此,以減配換價格而已。
這種說法太過于片面,有些極端了。A6和寶馬5系是夠貴夠豪華,開出去也有面子,但是像A4L和寶馬3系難道就不能見人了?難道因為價格便宜就不是奧迪和寶馬了?所謂的奧迪精髓或者寶馬的靈魂,并不在于長度和價格。3系也是有xDrive靈魂的,A4L也是有quattro精髓的,大哥不要嘲笑二哥,都是一母同胞,該減配的都減配,該加長的都加長,誰也不用笑話誰,說出那樣話的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寶馬的運動特性和操控性很不錯,年輕人能買到寶馬3系的也算是成功人士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年紀(jì)輕輕買到3系的有,但是不多。他們都是比較優(yōu)秀的人。而奧迪A4L的銷量,每月都是非常靠前的,對中級車來說,A4L能以強大的性價比和較高的口碑屹立在強者之林,德系品質(zhì)同樣能體現(xiàn)出來,底盤扎實,動力強勁,大氣而穩(wěn)重,宜家宜商。
人不能太浮夸,哪怕?lián)碛?系和A6,也不能看不起開飛度和雨燕的人,如果給自己定位于土豪,那么在更加富有的人眼里,這種人又算什么?按照這種理論,是不是1.8米以下的人不應(yīng)該叫人?
內(nèi)涵很重要,汽車的內(nèi)涵代表的是車企的文化,人的內(nèi)涵代表的是思想的高度和境界。寶馬不只有5系還有7系,奧迪也不只有A6還有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