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fā)生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這背后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美想要借此機會推動“芯片法案”落地,而臺積電作為半導體行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要得到它的支持。
一旦芯片法案落地,可能又會進一步阻礙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因為極有可能直接妨礙大幅增產28納米以下半導體產線的進程。
那么如何把臺積電拽在手里呢?美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與其進行高度捆綁,讓臺積電赴美建廠,這樣不僅能把臺積電抓在手中,還有機會獲取到臺積電的先進工藝技術。
事實上在芯片規(guī)則修改后,臺積電也確實被要求赴美建廠了,此前臺積電曾表示,要在美投資120億美元建廠,預計會在2024年投產。
但美方的要求很過分,不僅要臺積電赴美建廠,還要求臺積電把相關數據交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積電也堅定地拒絕了,并且還表示未來沒有在美建設更多工廠的計劃。
眼看無法把臺積電拽在手里,美的計劃顯然功虧一簣了,于是就對ASML等相關企業(yè)進行一番游說,要求緊縮先進光刻機等設備的出貨范圍,這一規(guī)則就適用于臺積電。
面對美這一系列的動作,臺積電直接挑明了態(tài)度,董事長劉德音在接受媒體時表示“沒人可以用武力控制”。
劉德音的這句話顯然是針對美方的,因為對臺積電先進技術念念不忘的只有美方,但美想要的先進制程產能和相關數據,臺積電一個都沒有滿足。
臺積電雖然在美建設了5nm芯片產線,但要等到2024年才能量產,而且產能也很低,每月僅有2萬片,更關鍵的是到2024年,臺積電已經有能力生產2nm芯片了。
可見臺積電根本就沒有把先進技術交給美方的打算,最先進的工藝依然由臺積電牢牢掌握著,所以美想要獲取先進技術數據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再就是產能問題上,美想要更多的產能,但臺積電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絕了,反觀在本土臺積電卻大手筆投資建設3nm、2nm生產線,總投資高達600億美元。
這意味著臺積電根本就沒有在美加大投資的打算,也相當于是亮明了態(tài)度,不會因為各種手段而選擇妥協(xié)。
還有劉德音的表態(tài),沒人可以用武力控制臺積電,一旦被強行奪取,臺積電可能會完全停產。
不愿配合的臺積電,自然引起了美方的高度關注,所以才出現了如今這一幕,不過臺積電的態(tài)度已經很明確了,目的也很清晰,就是不會把產能和技術搬到美方的土地上。
對于臺積電的明確態(tài)度,不少網友也表示是留了后手,因為臺積電挑明態(tài)度也是有原因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方缺少半導體相關產業(yè)鏈,只有芯片設計能力強,但半導體產業(yè)是需要規(guī)?;?、長期化的,將工廠建到美地區(qū)成本確實會大幅提升,是不劃算的投資。
其次,美方也缺少產業(yè)相關的人才,劉德音曾表示,美想要掌控半導體產業(yè)鏈,倒不如優(yōu)先培養(yǎng)相關人才,因為這方面美方已經明顯落后了。
再就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并不是美,而是中國市場,將工廠建在美,會導致成本高企,更何況半導體生產制造和原材料等產業(yè)鏈,都在亞洲地區(qū),美地區(qū)是不具備發(fā)展條件的。
最后,臺積電其實最擔心的就是技術的問題,如果先進工廠在美土地上,極有可能會被英特爾等公司盜竊技術,這也是臺積電極力抗拒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臺積電等于是挑明態(tài)度了,任何人都絕不可能用武力方式控制臺積電,只有臺積電自己才可以掌握命運。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