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了解三達古是阿來寫的《達古的春天》,我記得他描述的松軟的雪、神圣的山、明黃的棣棠。沒想到我也能有幸來拜訪這個神圣的地方。與我們同行的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的巡護員說,這里有三個村莊,分別是上中下達古,故而這里叫做三達古——正和阿來書中寫的一樣。
三打古=三個達古
位于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的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海拔在2800-4800米之間,這里有著明顯的植被垂直分布,并保持了完整的生物鏈,是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從2018年開始,山水便深入這片適合雪豹生存的棲息地,開展雪豹監(jiān)測研究工作。終于在2020年4月,我們在紅外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了雪豹的身影。此時,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的雪豹監(jiān)測研究才真正地開始。
闖入雪山
2022年4月21日,為了回收用于雪豹監(jiān)測研究的紅外相機數(shù)據(jù),我們從成都一路行至黑水縣。路邊是漫布山野的針葉林,可惜的是森林還暫時被禁錮在車窗里,我只能看到綠色的一隅。鋒利的冰川也只偶爾冒出一個尖角,就像一只雪豹僅露出尾巴在你面前搖擺,叫人不得不去浮想聯(lián)翩。作為唯一來過這兒的同事,建哥說,本次野外工作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體力,大部分相機都安裝在海拔4300米左右的山坡上,如果沒有足夠的體力,我們根本無法跟上巡護員們的腳步。
這一路上都是牧民家的牦牛,一開始看見漫山遍野的牦牛只覺神奇,每頭都有不同的毛色拼接和角飾。他們不緊不慢地在積雪中漫步,但每當看到我們的車經過,就駐足不動,牢牢地盯著我們,直到我們離開他們的視野。我們闖入了牦牛的凝視,也闖入了雪山的凝視。
這幾天斷斷續(xù)續(xù)地下著大雪,海拔較高的山峰上鋪滿了軟絨絨,及膝深的積雪。安全起見,我們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的路線。其他經驗更為豐富的巡護員們一早便分頭出發(fā),去往提前分配好的相機點位,我們則與恩燈多與三金多兩位巡護員一同出發(fā)了。我們開著越野車,一路深入山溝。恩燈多說:“光開車好無聊,我們聽一下音樂吧!”于是我們翻出車上唯一的CD,開始循環(huán)播放蕭亞軒的《1087》,全車人隨著石頭路劇烈的起伏上下左右搖擺。
由于路比較難走,恩燈多和三金多兩位巡護員先獨自上山取前兩臺相機了,在等待他們下山的間隙,我們取出后備箱里半涼的蔥油餅和鹵菜,以小石頭為凳、大石頭為桌,開心地啃了起來。這時的蔥油餅尤其好吃,雖然和四周環(huán)境有種奇妙的違和,卻給人帶來熟悉的安慰。
按照原計劃,我們下午便要和巡護員們上山。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這幾天的大雪,山路泥濘,車子無奈陷進了泥路中。我的同事們和巡護員們用上了石頭和雜草鋪路、又用全身的力氣推車,泥漿濺得全身都是。野外經驗薄弱的我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陣仗,一時愣在旁邊不知道該怎么辦。
眼看車子困在泥漿中怎么也爬不出來,我們決定開始步行前進。坐在車上的時候尚未有劇烈高原反應,但開始用自己的雙腿步行的時候,沉重的壓迫感就漸漸襲來,看起來緩緩的上坡路,每走五分鐘就得坐下休息一下。恩燈多與三金多早就走的老遠,別說跟上他們的腳步了,就連無人機都難以找到他們的身影。
我跟隨著登山大佬蘇哥的腳步,穿過清冽的溪流,找了一個較緩且向陽的坡開始爬,不過一會兒就感覺有些缺氧。想著不如順其自然,于是我脫掉被溪水浸濕的鞋,坐在半山腰的石頭上曬起了太陽。在這兒,我能看到旁邊的懸崖上有棵長得歪歪斜斜、時不時禿嚕一塊兒的松樹,能遠遠看到牦牛群中的牦牛崽跟在父母身后溜達,還有對面的雪山頂在太陽光下透著金光。
我身邊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蘚和石耳,樹枝上還掛著淺綠色的松蘿。北美原住民作家Robin Wall Kimmerer的《Braiding Sweetgrass》中,她曾用一整個章節(jié)描述石耳的奇妙結構。在章節(jié)的最后,她寫道:“我聽說在亞洲,這種地衣叫做石耳——石頭的耳朵。我能想象著他們在靜謐無比的地方傾聽著,聽著風聲,聽著隱夜鶇歌鳴,聽著人類無止膨脹的欲望。我暗暗祈禱,在人類與地球連理之時,石耳也能聽見我們的吟唱與歡笑?!蔽已矍暗牡匾伦鳛椤柏鴥篮谩钡臉酥?,穿梭在跨越大陸的傳統(tǒng)知識體系中,著實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這次闖入雪山,并沒有像拿破侖登陸時的威風凜凜,反而時時感受到一種壓迫感。這可能是來自海拔,也可能是來自雪山中的生靈,規(guī)誡著我們謹言慎行,切勿驚擾他們的休息,也別妄想知道他們所有的秘密。
聆聽雪豹的呼吸
取回相機之后,大家聚在暖爐邊,滿臉期待著看著電腦上的數(shù)據(jù)?!暗鹊?!這是個什么?是不是雪豹!”大家的聲音瞬間聚到一起,“快點開看一看!”。
這真的是一只雪豹,他在鏡頭面前停留了片刻,其威容讓我看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巡護員們在我身后歡呼,屋子變得喧雜起來?!霸倏纯?,再看看,說不定還有!”
我們接著又翻到了這個視頻?!皣u!聽他的呼吸聲!”大家瞬間又安靜下來,聽著雪豹“呼嚕呼?!钡暮粑?,心尖兒被撓得癢癢的,讓人想要隔著屏幕挼一把。
在長達一年的監(jiān)測中,總共有5臺紅外相機拍到了雪豹,收集到了17張有效照片和許多珍貴的視頻資料。我們還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種——雪豹和獵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種——巖羊、豹貓、狼赤狐、藏雪雞和蒼鷹的身影。調查顯示,區(qū)域內有充足且活躍的巖羊種群,給雪豹提供了比較充足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
雪豹們喜歡在7月-11月出來散步,而且在早晚和凌晨最為活躍。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的雪豹與人類關系很近,很多相機里都拍到了牦牛的身影,故而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人獸沖突”。如下圖所示,雪豹分布在兩個主要活動區(qū)域——西北部和東北部,而01和02號網(wǎng)格均沒有發(fā)現(xiàn)過雪豹的蹤影。除去潛在的天然地理原因和食物供給因素,01和02號網(wǎng)格也是人類活動比較頻繁的區(qū)域,會影響雪豹的分布。對于雪豹這樣的食物鏈頂級食肉動物,每一個個體所保存的基因信息無疑都是彌足珍貴的。
這次調查最需要感謝的是在地的6位巡護員們,每一批數(shù)據(jù)的成功記錄和回送都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他們分別是恩燈多、嘎讓意西、三金多、小列干多、意當、澤爾扎西。整理數(shù)據(jù)的時候,我常能看到相機中留下的他們工作時的樣子。在氣溫不到10度的山頂,他們悉心調試設備的角度和高度,認真拍照做下記錄。這也就是為什么看到相機拍到雪豹的時候巡護員們會如此興奮,因為每一張雪豹留下的身影都是他們的杰作。
同時,我們也要感謝四川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支持。在本次調查中,我們收集到了高質量的數(shù)據(jù),也獲得了許多我們不曾了解的信息。之前我們對這里的雪豹分布不盡了解,但現(xiàn)在我們可以分析出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北部雪豹活躍的季節(jié)、時間和區(qū)域。這次調查也指明了未來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雪豹監(jiān)測研究的方向:在擴大研究區(qū)域之外,我們可以嘗試動員社區(qū)(牧民)一同進行監(jiān)測,也對區(qū)域內的人獸沖突和人為干擾的情況進行進一步調查。
回成都的路上,我們心里珍藏著雪豹的呼吸聲和雪山的美景,背朝著冰川遠去了。我私心期望三打古自然保護區(qū)雪豹監(jiān)測研究可以在更多的支持下繼續(xù)進行,只有如此,我才能再一次窺探此般美貌的林巒。
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編輯/喻馨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