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山從我國西藏入滇后,北段叫梅里雪山,中段叫太子雪山,南段叫碧羅雪山。傳統(tǒng)上,人們把北段和中段稱為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云南最高峰。高山雪峰、峽谷險灘、林海雪原、冰川湖泊構(gòu)成了梅里雪山獨(dú)特的自然景觀。
由于雪山地勢北高南低,谷地向南開闊,氣流可沿谷而上,因此受季風(fēng)影響較大,干濕季分明。由于梅里雪山高峻,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垂直氣候帶。雪線之上,群峰蒸騰,云霧繚繞。山谷中,冰川綿延數(shù)千米。雪線以下,由于雪山地勢北高南低,谷地向南開闊,氣流可沿谷而上,冰川受季風(fēng)影響較大,因此干濕季分明。
由于梅里雪山高峻,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垂直氣候帶。雪線之上,群峰蒸騰,云霧繚繞。山谷中,冰川綿延數(shù)千米。雪線以下,冰川掩埋雪山高山。兩側(cè)山坡上長滿了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針葉林,郁郁蔥蔥,與白雪相映成趣。
森林中還分布著肥沃的天然牧場,活躍著竹雞、狍子、小熊貓、馬鹿、熊等動物。夏季,高山草甸上無數(shù)不知名的野花與漫山遍野的杜鵑、格桑花爭奇斗艷,森梅里雪山多座雪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冰川在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下蜿蜒。其中最壯觀的是明永恰冰川,因其附近的村莊而得名。
明永恰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向海拔2660米的森林蔓延,平均寬度500米,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年融水2.3億立方米。是世界上罕見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fēng)型現(xiàn)代海洋冰川。雨季,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探向下千米的森林;在旱季,冰川強(qiáng)烈融化,縮回4000米以上的山腰。登上冰川,只見漫山遍野飛舞的冰橋和冰橋下綠油油的冰芽、冰筍。
但與此同時,危險與美麗如影隨形:劇烈的冰川運(yùn)動加劇了對山體的切割,造就了讓所有登山者聞之色變的懸空冰川、深色冰縫、冰I塌和雪崩。從1950年6月3日人類首次登上8000米高峰,到1995年12月31日的45年間,多個國家的高山探險家先后攀登了地球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
然而,近十年來,中國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一直像冰山一樣屹立不倒,至今仍是一座未被征服的處女峰。先后向其發(fā)起挑戰(zhàn)的美國、日本、中國登山隊(duì)員,也曾數(shù)次出擊,但均以失敗告終。
1991年1月3日,來自日本和中國的17名勇士在攀登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時,因冰川流動而雪崩失蹤,成為人類登山史上悲壯的一頁。遇難者遺體和遺物于1998年7月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但他們的靈魂始終在雪山深處。這些登山者和探險者給梅里雪山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