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萍
前段時間和妹妹去外地玩,在某個網(wǎng)紅景點,妹妹說網(wǎng)上好多人在這里買咖啡拍照打卡。我們本來也打算去買,但看到一個女孩子正舉著寫有景點名的咖啡杯拍照,趁機也拿出手機蹭拍了一張。
那個拍照的女孩子挺可愛的,自己拍完,還特意把杯子轉到我們這邊,讓我們拍到合適的角度。
我們拍完趕緊閃了,因為又有其他人過來準備拍了。女孩說,快點快點,我手都酸了。
第二天去一個邊陲小鎮(zhèn),我們出了火車站問出租車司機:“包車多少錢?什么線路?”
他問:“你們沒查攻略啊?”
我說:“查了。”
他一抬手,示意我們上車,按網(wǎng)絡上的價格成交了。
路上我們想停下拍照,司機說不要拍,等一下。果然,等一下視野更好。
五天的行程都是這樣,非常順利??祀x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沒和當?shù)厝松钊虢徽勔痪洌B問路都沒有,討價還價也沒有?,F(xiàn)在旅游變得太簡單了,走到哪里,都熟門熟路。
后來我想,還是不要沒事就翻看旅游攻略。寫得一般的,讓人不想去;寫得好的,讓人覺得已經去過了。
前兩天,老媽說廚房的抽油煙機壞了。我說,難怪啊,躺在床上的時候聞到青椒炒肉絲的味道,爬起來吃飯,桌上卻是茄子燉土豆。
我從手機上找了一個維修公司,客服問我地址,我說,北市旁邊,骨頭館前面的小道進來。客服問:“哪個城市?”我這才知道這是個大平臺,人家總部在北京,哪知道你們的骨頭館在哪兒?只好正襟危坐把地址說了一遍,東北口音都收起來了。
下午,“滴”來的師傅進了門。他先把工具鋪在我們家地上拍照上傳,然后和我合影拍照上傳,估計是告訴平臺——他來了。
然后平臺發(fā)了一個鏈接到我手機上,我確定師傅上門了。
師傅檢查完抽油煙機又鼓搗了一陣手機,平臺又發(fā)了一個鏈接給我,確認費用。
手機支付維修費,又一拍(照)才兩散。
可是,沒幾天后,我媽打電話給我,說抽油煙機又壞了。
我只好又和平臺溝通,平臺又要派師傅。我說,上次收了錢,這次不能收了??头f,過了七天保修期了。
我記得以前修家電的師傅都是樓下五金店的店主,如果修完只過一周就壞了,再來維修,斷斷不會再收錢的。換誰都不好意思啊,修個家電,只保修七天。但是,跟平臺沒辦法講這個理兒,保修期寫在頁面上呢。
沒辦法,只好讓平臺派上次那個師傅來。我覺得只能和這個師傅個人“理論”一下了。
師傅上門的時候我不在家,他后來打電話給我說,上門看了沒有問題,上次涂了膠的地方還是好好的。零星還是有油煙的味道,那是裝修的問題。
我沒在家,他怕和我媽說不明白,為了讓老太太覺得放心,他就又用膠裝模作樣噴了幾下。
這波安慰老太太的操作,師傅說不收錢了,但在平臺上沒法通過,只能和我統(tǒng)一口徑:經過電話溝通,沒有上門服務。這樣訂單才取消了,我也不用交錢。
以前我覺得自己很熟悉互聯(lián)網(wǎng),大家曾經討論的平臺賣菜取代菜市場,我認為這是趨勢,沒啥好討論的。但是,經歷了買不到活蝦、沒有攤主免費送的紫蘇來蒸魚等等之后,我覺得平臺介入生活的每個角落確實有些不妥。這次,我又加深了這個印象。
銀行工作人員讓老阿姨點“取消”,她說自己不知道點哪里,越找越著急,越說越大聲。我跑過去指給阿姨看屏幕上的“取消”,但阿姨賭氣,就是不點——后來也不知道怎么解決的。
超市是買100元送30元的優(yōu)惠券,結算的時候優(yōu)惠券從機器里面吐出來,是兩張薄薄的小紙片,要下次買夠68元才能使用,而且要在手機支付的自助機器上才能使用。買菜的那位老阿姨是奔著優(yōu)惠券來的,卻被這個規(guī)則困擾,可能是店員小姑娘說了幾次她也沒聽明白,就急了。
其實我覺得這些優(yōu)惠挺煩的。昨天我領了兩張優(yōu)惠券,但今天想用,發(fā)現(xiàn)已經找不著了。翻天覆地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感覺好像丟了三十元錢,懊惱極了。
好好的社區(qū)超市,跟互聯(lián)網(wǎng)學了這些有的沒的,還讓不讓人好好買個菜了?
想起那個不肯點“取消”的阿姨,我太理解了,連我都已經老得有點想阻擋歷史的車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