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有個一直討論度很高的話題:
“什么是真正的高情商?”
有人說:“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p>
有人說:“情商高的人,凡事替他人考慮?!?/p>
于是,高情商似乎成了為人圓滑世故,處世八面玲瓏的代名詞。
可是,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
不動聲色地成全他人,卻委屈了自己的心;
把好脾氣都給了別人,卻把壞脾氣留給了家人;
展露了自己的才能,卻贏不來別人的尊重……
在修煉高情商的路上,我們成全了別人,卻丟了自己。
在我看來,高情商不是討好他人,委曲求全,而是先做好自己,再擁抱他人。
讓自己內(nèi)心舒服,是最重要的情商
《蔡康永的情商課》一書中寫道:
“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高情商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討人喜歡,卻失去自己,那是情商最糟糕的狀況。”
跟我們一直以來所推崇的讓他人舒服不同,蔡康永認(rèn)為,一個人能夠做到讓自己內(nèi)心舒服,才是最重要的高情商。
我們對情商最大的誤解,是認(rèn)為高情商就是擅長交際。
很多時候為了做一個合群的人,我們只顧著去迎合他人,卻忘了照顧自己的感受。
我們努力地忍讓、包容、取悅,獲取他人歡心,卻讓自己成了不開心的人。
蔡康永曾經(jīng)說過,他認(rèn)為娛樂圈里情商最高的是周杰倫。
乍一聽很不可思議,因為周杰倫總是酷酷的,不很善于和他人相處。
但蔡康永的解釋讓人折服,周杰倫的高情商是:
他既做到了做自己,也沒有傷害到別人:
“杰倫的情商真的很高。
不管杰倫是決定結(jié)婚、決定當(dāng)爸爸、決定拍電影,他都在探索自己一步一步的需求,然后他都做到了。
同時,他有情緒,但他的喜怒哀樂都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你并不會覺得被冒犯,這才是高情商。”
在韓流日流席卷中國,華語歌曲日漸式微之時,周杰倫毅然決然選擇了中國風(fēng)。
他歌中雅致的詞,韻律的曲,無一不在傳遞中國文化的底蘊。
從此小眾變大眾,傳統(tǒng)文化不再死板,流行文化不再膚淺。
他還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對中國風(fēng)的堅持:
“歐美的饒舌歌手,歌詞充滿了暴力,我會喜歡做反差大的東西,那就是中國風(fēng)了?!?/p>
在堅持中國風(fēng)的音樂風(fēng)格上,周杰倫的初心從未改變。
也正因他的堅持,中國風(fēng)音樂走向了世界音樂市場。
正如艾克哈特·托利在《當(dāng)下的力量》中說的:
“可以清晰并堅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用攻擊和防衛(wèi)?!?/p>
周杰倫在表達(dá)自己觀點時總是不卑不亢,既堅持了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又不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在娛樂圈這個靠人氣的環(huán)境下,想要做自己著實不容易。
明星們?yōu)榱擞嫌^眾的喜好,給自己套上層層枷鎖,周杰倫不愿意如此。
出道20余年,周杰倫一直堅持做自己,如今功成名就的他,更是過上了隨心所欲的生活。
陪妻子旅行,陪孩子長大,偶爾寫寫歌,出個專輯,他活成了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蔡康永說過:
“如果什么事情都指望著自己去符合別人的期望,終究有一天會感到很吃力,我們應(yīng)該為自己活一次?!?/p>
是的,人一定要為自己活一次,熱愛的事情就要盡力去做,別讓別人的期待成為你的枷鎖。
高情商不是迎合和討好,而是讓自己舒服的基礎(chǔ)上,也把別人放在心上。
讓親近的人開心,是最有用的情商
作家張德芬說過這樣一句話:
“越是喜歡討好外人,獲得認(rèn)同的人,對自己親密的人越不好,因為能量都用到外面去了。”
深感認(rèn)同。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把好脾氣都給了外人,卻把壞情緒都發(fā)泄給親近的人。
在我看來,真正有用的情商是,對親近的人保持尊重和耐心,讓他們開心。
一個懂得善待身邊人的人,對待別人自然也不會差。
最近因網(wǎng)絡(luò)直播帶貨爆火的新東方老師董宇輝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董宇輝出身農(nóng)村,媽媽是地道的農(nóng)民,他長大后背井離鄉(xiāng),獨自到大城市奮斗。
他每次離家時,媽媽總會給他裝許多土豆。
一次董宇輝忍不住說了句:
“在西安的菜市場也可以買到土豆,為啥還要帶?”
說完這句話,他看到了媽媽欲言又止的樣子。
他忽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些土豆,而是媽媽不聲不響的愛。
他于是轉(zhuǎn)口說道:
“這土豆能跟菜市場的土豆一樣嗎?
天下只有兩種土豆,一種是媽媽種的,一種是其他的?!?/p>
《小王子》中說:“正是你花費在玫瑰上的時間,才使得你的玫瑰花珍貴無比。”
而使那平平無奇的土豆變得珍貴的,正是媽媽傾注在上面的心血。
借由土豆,能夠建立起母子之間遠(yuǎn)隔山水的聯(lián)結(jié)。
當(dāng)他每次吃飯時,嘗著熟悉的味道,都能想到遠(yuǎn)在家鄉(xiāng)的媽媽。
作家李筱懿在《情商是什么》一書中寫道:
“情商是指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dá)自己以及他人情感的能力?!?/p>
我們學(xué)會了感受、理解、表達(dá),卻更多的把這些能力給了外人。
我們最常犯下的錯誤是:給了外人更多的關(guān)心和耐心,卻忽略了親近的人。
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占據(jù)了親近人的愛,對他們有恃無恐。
我們知道,親人不會因為我們的壞脾氣和沒耐心而離開,所以我們心安理得的享受他們無私的愛。
然而真正情商高的人早已懂得,對待親人最好的愛,就是把最好的情緒和態(tài)度留給他們。
就像有人說的:
“房子再大,有笑聲才是家?!?/p>
幸福不在于你多富有,而是你身邊人的笑有多燦爛。
懂得示弱,是最高級的情商
《重新理解創(chuàng)業(yè)》這本書里有句話讓我印象頗深:
“有些創(chuàng)業(yè)者太喜歡示強(qiáng),喜歡揮舞著花翅膀,天天在各種論壇活躍,讓別人看見自己有多厲害、多么好、多么強(qiáng)。
這些行為,恰恰應(yīng)該反向思考。
要成長,就要學(xué)會示弱?!?/p>
示弱,并不是故作低姿態(tài),也不是無原則的退讓,而是不自作聰明,狂妄自大。
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因一點小成績便自恃甚高,就無法獲得長足的進(jìn)步。
文學(xué)大家沈從文除了對文字癡迷之外,對音樂也情有獨鐘。
沈從文的文學(xué)生涯中,音樂孕育了他的一些作品,也常貫穿于他的創(chuàng)作之中。
他最著名的小說《邊城》也有著獨特的音樂色彩,更有人稱其為“音樂小說”。
但沈從文卻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不懂音樂。
他給一個學(xué)音樂的年輕人寫信,說自己“人笨得甚至畫個圓圈也不及格,唱歌更差勁”。
沈從文曾說:
“做廚子的能讀書并不出奇,只有讀書拿筆桿兒的先生們一放下筆隨便做件小小事情。
譬如下廚房去炒一碟雞子就大驚小怪,自以為曠世奇才?!?/p>
俗話說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越是情商高的人,越不會恃才而驕。
他們懂得示弱,會悉心聽取別人的經(jīng)驗和建議,并以此鞭策提升自己。
心理學(xué)中有個著名的“富蘭克林法則”。
即:當(dāng)我們要結(jié)交或者投靠一個人時,不要為他做一件事,而是讓他為你做一件事。
映射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就是懂得示弱,敢于放下自己的權(quán)威,承認(rèn)自己的不足。
如此,反而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和青睞。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
“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yè)無成,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xiàn)非凡?!?/p>
所謂“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p>
那些情商高的人從不自以為是,而是妥帖安放光芒。
正因懂得示弱,才更接近偉大。
有人說:
“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是把讓別人舒服放在首位,而是讓自己舒服的同時,還可以照顧到別人的感受?!?/p>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
讓自己內(nèi)心舒服,才能更好地?fù)肀耍?/p>
讓親近的人開心,才能修煉自己的教養(yǎng);
不吝向他人示弱,才能無限地接近成功。
我們或許無法改變自己的智商,卻可以用心修煉自己的情商。
往后,愿你在人生這場課堂中,不斷修煉情商,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