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問:“什么東西讓絕大多數(shù)人身心俱疲,又心甘情愿地為其忙前奔后?”
一個高贊回答:面子。
短短兩個字,道出了很多人的困境。
因為抹不開面子,不敢拒絕朋友的請求,不敢向別人請教問題,不敢嘗試有風險的機會,也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
久而久之,當生活里的一切都圍著“面子”轉(zhuǎn),日子自然變得寡淡無味。
而反觀那些能放下面子的人,他們不在乎外界的閑言碎語,坦率地做真實的自己,日子反而過得更加肆意灑脫。
正如任正非曾說過的,只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比沒面子更可怕的,是死要面子
有人說:“愛面子不一定是壞事,但死要面子卻一定是蠢事?!?/p>
很多時候,太在意面子的人,結(jié)果往往更沒面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1986年,他去廬山參加一場作家筆會。會上,大家輪流分享自己讀過的書。
其中有位作家,在講完自己看過一本俄羅斯作家的書后,問鄭淵潔“有沒有看過這本書”。
在看到鄭淵潔搖頭之后,這位作家大驚:“你連他的書都沒看過,你怎么寫作?”
后來,輪到鄭淵潔發(fā)言:“我最近在看庫斯卡亞的書,你們看過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出人意料的是,有70%的人都表示看過。
不料鄭淵潔話鋒一轉(zhuǎn),說這個作家名字其實是他瞎編的。
這讓剛才還大言不慚地表示“看過”的人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羞愧得不敢再出聲。
這幾位作家因為貪圖臉面,害怕被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板而不懂裝懂,結(jié)果反而更加暴露自己的淺薄與無知,鬧出了更大笑話。
反觀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飯局上,有人吹噓自己酒量大,結(jié)果醉酒后口無遮攔,丑態(tài)百出;
職場上,有人四處炫耀自己能力勝天,被求助后卻幫不上忙反遭人鄙視;
生活中,有人明明窮得叮當響,卻為了臉面穿戴各種假名牌,被識破后更加無地自容……
很贊同一句話:“一個人越缺什么,就越愛顯擺什么?!?/p>
把臉面看得太重,只能說明一個人內(nèi)心的貧瘠和膚淺。
因為沒有真正的實力,只能打腫臉充胖子,用虛張聲勢來掩飾內(nèi)心的不自信。
靠這種方式討來的臉面,就像鏡中花、水中月,看似美好,實則虛無縹緲。
它讓人一邊沉浸在精心編織的假想中,又一邊活在擔心謊言被戳穿的惶恐里。
久而久之,我們越來越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言論,背上越來越沉重的枷鎖,注定活得疲憊不堪。
要想解開心靈上的枷鎖,“看淡面子”是唯一的鑰匙。
沒實力支撐的面子,都是紙老虎
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p>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從來不在乎一時的榮辱。
相反,越?jīng)]本事的人,越覺得面子大過天。有時為了追求臉面,甚至不惜付出慘痛的代價。
就像《天道》中的劉冰,他本是一個販賣唱片的小商販,卻總想在人前顯貴。
當初,丁元英因生活拮據(jù),曾將手頭的唱片變賣給他。劉冰狠心壓價,占了丁元英不少便宜。
然而,當?shù)弥≡⑹莻€高人后,劉冰立馬將倒賣生意說成是跟丁元英的合作,強行跟人家扯上關(guān)系,往自己臉上貼金,結(jié)果只招來旁人的嘲笑。
之后,劉冰又想方設法加入丁元英的“扶貧項目”中,當上股東后,就以為成功抱上了大腿。
于是他每天開著借來的寶馬四處晃悠,給人發(fā)名片,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可劉冰從沒想過,對方之所以愿意和他聊合作,根本就不是賣他人情,而是知道他身后的丁元英是個高人。
后來,當格律詩公司面臨巨額賠償風險時,劉冰嚇得趕緊退出合作。內(nèi)心卻不甘失去從前的威風,便求著公司能給他個職位。
劉冰說:“我也想要臉,但我舍不得這輛車,舍不得這種生活?!?/p>
然而,沒實力的面子,注定撐不起日子。
后來,為了獲得和面子相匹配的財產(chǎn),劉冰不惜背叛公司,卻發(fā)現(xiàn)丁元英給他的籌碼只是份空檔案,而自己也不過是別人眼中的跳梁小丑。
絕望之下,他跳樓自殺了。
劉冰的結(jié)局是可悲的,但他又何嘗不是死于自己對臉面的執(zhí)著。
人活一世,好面子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但要知道,真正的面子從來不需要刻意去追逐。當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時,它自會找上門來。
就像那句話說的,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真正的面子,不是用嘴吹出來的,而是靠實力贏回來的。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放下面子,才是成年人的體面
前太平洋集團總裁嚴介和曾說:“干大事的從來不要臉,臉皮可以撕下來扔到地上,踹幾腳,揚長而去,不屑一顧?!?/p>
事實上,相比那些干大事的人,普通人更應該戒掉面子。
尤其在一窮二白時,過度看重臉面,反而會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前陣子,公司新來了兩名實習生。
其中一位,幾乎天天被領(lǐng)導罵,而且經(jīng)常一到點就打卡下班。
另一位實習生,則看起來穩(wěn)重許多。很少因為工作上的事被批評,還經(jīng)常主動加班。
然而,當轉(zhuǎn)正考核結(jié)果出來時,卻是天天挨罵的實習生被留了下來。
原來,他天天挨罵,是因為他每遇到不懂的問題或拿不定主意時,都會立刻跑去向領(lǐng)導請教。
被問的次數(shù)多了,領(lǐng)導有時不勝其煩,就批評他幾句。
但每次被罵完后,他都像個沒事人一樣。再遇到問題又“厚著臉皮”去問,很快就將問題解決,所以總能準點下班。
而另一位實習生,因為拉不下臉面向別人請教,每次遇到問題都選擇上網(wǎng)搜查。
有時查了半天也沒找到解決方案,他也不肯麻煩別人。
結(jié)果不僅工作效率低,完成質(zhì)量也一般,自然沒能通過考核。
想起之前有記者向喬布斯提問:“為何聰明人不那么在乎尊嚴?”
喬布斯說:“聰明人更關(guān)注自己的成長,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而不是捍衛(wèi)面子?!?/p>
說到底,并非聰明的人不在乎面子,而是比起一時臉面,他們心中有更加重要的東西。
而當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后,就能接受“丟臉”所付出的一切代價。
只要站在更高層次,用更長遠的目光去看待身邊事物,就會發(fā)現(xiàn)低頭做事的人,其實一點也不丟人:
為不被差評,對顧客點頭哈腰的外賣小哥;為招攬門店生意,不顧形象大聲吆喝的店家;為拿下訂單,對客戶忍氣吞聲的銷售人員……
生存壓力面前,所謂的面子毫不值錢。
就像有網(wǎng)友說的:“面子都是虛的,懂得放下臉面掙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p>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一代宗師》有句話:“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
很多時候,我們誤把面子當成人生的頭等大事。
以為只有穿金戴銀買房買車,才能前彰顯自己的體面;以為只有過得比大多數(shù)人好,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成功。
但其實,生活是自己的,和他人無關(guān)。
我們終其一生,不是為了要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而是要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與其打腫臉委屈自己充胖子,不如修煉“厚臉皮”。
屏蔽外界信號,心無旁騖做自己的擺渡人。
當你真正能夠放下臉面,不被外界的看法牽絆,專注為夢想而努力,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點個“贊”,和朋友們共勉。
作者:木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