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說到“湯文化”,就不得不說廣東了。廣東人對于煲湯真的是情有獨鐘,且別出心裁。
“萬物皆可煲”是用來形容廣東人煲湯的執(zhí)著。
我初到廣東時,見到了很多我從沒見過的湯,讓我打開了對“湯世界”的全新認知。
一個星期不重樣
廣東人的飯桌上,除了青菜,湯是必需品,廣東媽媽們可以做到一個星期,湯不重樣。
其一,是湯的做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4種做法:滾、燴、煲、燉。
滾,就是把食材放進滾水中,滾燙片刻即可起鍋,起鍋后加入鹽、蔥花、香菜等調(diào)料。做法簡單,時間耗時短,是家常菜必備。
滾湯
燴,是在滾的基礎(chǔ)上,加入淀粉勾芡,讓湯料合一,口感鮮花,粘稠度適中,也叫湯羹。
燴
煲,就是明火滾開后,用文火慢熬,時間以小時計算,老火靚湯,營養(yǎng)美味。
煲湯
燉,就是把食材放入燉盅中,隔水慢燉,保留了食材的新鮮,又把湯的精華呈現(xiàn)出來。是工序相對復雜的一種做法。
燉湯
其二,是食材多種多樣。只要能入口的,廣東人都能把它煲出湯來!比如,什么水果、野菜野花和藥材等。
豐富的材料
有了食材和做法的組合,做出一個星期不重樣的湯,對于廣東人來說,真的不是難事。
至于湯的做法,全國基本上都一樣,只是在食材的選擇上,廣東真的很大膽。
今天,我就來說說,初到廣州時,那些“嚇到”我的湯都有哪些?
水果煲湯
水果加糖,叫糖水,這不稀奇。可水果加肉,再加鹽這叫湯水,初來乍到的我,真的刷新了我的認知。
蘋果雪梨這種水果,在我云南老家就是削皮吃和不削皮吃的區(qū)別。
來到廣東,廣東同事告訴我可以煲湯。然后,我真的自己嘗試了。
雪梨煲湯
豬肉切片焯水,把去核的蘋果切成塊后,和瘦肉一起煲湯,還可以放入一些無花果、蓮子等自己喜歡的料。
蘋果煲湯食材
大火煮開后,小火悶40分鐘。出鍋不用加鹽也可以直接喝,嫌味道淡,也可以加適當?shù)柠}。
蘋果煲湯
據(jù)說健脾開胃、潤肺降噪,咱也不知道,反正喝起來還不錯,嚼著煲過的蘋果口感像瓜類一樣,已經(jīng)忘記其實它是水果了。
木瓜在我的認知中,也是去皮直接吃,或者榨成汁喝。我沒想到有一天,我能喝到木瓜排骨湯的味道。
木瓜排骨湯
廣東室友熱心地做了一次,我就愛上了。清清爽爽不油膩,入口還有一陣木瓜的清香。
要說做法,也是很簡單。排骨焯水,木瓜去皮切塊,和排骨一起煲,再加入自己喜歡的料,如花生、玉米等。起鍋時,放鹽和不放鹽可以自由切換。
木瓜煲湯
據(jù)說清熱去火,咱也不知道,反正學會了,入鄉(xiāng)隨俗,跟著喝起來。
3、西瓜皮煲湯
沒錯,是西瓜皮,不是西瓜。夏天西瓜吃完了,西瓜皮別扔,和排骨一起燉了,一碗老火靚湯就新鮮出爐。
這道湯是在廣東同事家里喝的,當看到她開始撿西瓜皮時,我還夸她賢惠。
當看到她把西瓜皮扔湯鍋里時,我就開始納悶,當湯出鍋喝了一口,我才真正理解,廣東人為什么連果皮都舍不得扔。
野菜野花煲湯
廣東朋友說,她媽媽去外面撿野菜、野花來煲湯時,我就差異了。這樣能行!
3、4月的廣州街頭木棉花開。
如果你看到一群人在地上撿木棉花,請不要驚訝,多半他們是要拿回去煲湯。
木棉花洗凈,配上瘦肉或者豬骨,還可以搭配薏米、赤小豆、茯苓等,煲個把小時,就是一鍋靚湯。
據(jù)說祛濕清熱、健脾健胃,總之廣東人所有的湯,似乎都能對應(yīng)上一個功效。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是又被稱為“廣東人參”,在煲湯食材中可以說是首選。
五指毛桃燉雞
不管是煲雞湯、煲骨湯,五指毛桃都能發(fā)揮作用。湯味鮮美,氣味清香,據(jù)說氣虛、脾胃不暢者喝了后感覺很舒服。
五指毛桃骨湯
3、枸杞葉
沒來廣東前,我只知道枸杞果實,來到廣東后,才知道,原來枸杞葉可以入湯!
枸杞葉湯
枸杞葉是綠葉菜,適合做滾湯??梢院褪萑?、豬肝等做湯,再撒上幾顆紅色的枸杞,顏色搭配十分漂亮。
枸杞葉湯
據(jù)說枸杞葉湯,有明目清熱的功效,咱也不知道,反正喝著還不錯。雖然枸杞葉帶點苦,但和肉搭配在一起,口感清涼爽口。
(除了以上,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結(jié)語
我國的湯文化可追溯3千年,而廣東靚湯的江湖地位牢不可破。
嶺南地區(qū)的濕熱氣候,使得人們想出了食補的方式,來緩解,這就是一番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了不同的飲食文化。
你呢?喜歡喝哪道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