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賞花秋賞月,夏日聽蟬冬賞雪,尚可與你四季相伴……
路遙曾說:“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
的確,人這一輩子,總是在得與失之間徘徊,好不容易追求到一些,誰曾想又失去了另一些。
經(jīng)歷得多了才明白,世間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辛苦,都是因為太過患得患失。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這一生最好的活法,其實是順其自然。
情感,來去隨意
人生路上,總會在不同的路口,會遇到有人加入你的旅程,也總會在某一個轉(zhuǎn)彎的時刻,有人選擇另一個岔路口和你揮手再見。
不是薄情,亦非寡性,只是人生路上,本來就是圓滿和遺憾交替前行。
至于結(jié)果,似乎已經(jīng)沒有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們曾陪伴彼此,走過了一段長長的旅途,我們曾見證了彼此的成長,也驚艷了彼此的時光。
就像楊絳先生說的那樣:
“無論什么關(guān)系,當(dāng)情分被消耗殆盡緣分便走到了終點,把錯歸咎于自己,并且禮貌的退場;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
從此山水一程,再不相逢,愿來生,不見,不欠,不念?!?/p>
人這一生,過客萬千,每個人的來與去都有他的意義,緣起時滿心歡喜,緣盡時體面結(jié)束能夠一起走過平淡,走過坎坷,走過岔路口,能夠一起走過人生,就是一生最好的緣分。
所以,不必執(zhí)著于過往,給自己心靈套上枷鎖,十年八年再回頭,所有的聚散離合都不過是一場云煙。
生活,得失如常
曾經(jīng)我總以為,幸福的生活,就是想要的都擁有,后來漸漸長大,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幸福,在于得不到的都釋懷。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得不到的,偏要強求;留不住的,不舍放手;已成過往的,偏偏喜歡回首,背負著對過去的萬千遺憾和追悔,負重前行。
但是失去,便是過去了。
苦守著這萬千執(zhí)念,反而容易被心魔桎梏,被無法滿足的欲望裹挾,白擾了自己的余生。
正如曾國藩曾說:
“得失有定數(shù),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yīng)有?!?/p>
人生萬千事,得意時是少數(shù),失意時為多數(shù),有些東西,拿得起,就要能放得下,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握住,才能抓住更重要的。
放開自己的心境,放大自己的胸懷,把美好的留在心底,把曾經(jīng)的悲傷置于腦后,不怨,不恨,學(xué)會忘記,學(xué)會放棄。
坦然面對,順其自然,才是對生活最好的態(tài)度。
人生,得失隨緣
我們這一生,本就活在失去與得到之間,有時,你費力爭取到的不一定就是福,遺憾失去的也不一定就是禍。
總是糾結(jié)于當(dāng)下的瑣碎,人又哪能看得到別處的風(fēng)景,倒不如順其自然,看開看淡,得失一笑過,瀟灑向前行。
當(dāng)你學(xué)會用平常心看待一切,慢慢你就會發(fā)現(xiàn): “所有的事與愿違,后面都跟著不期而遇的驚喜?!?/p>
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你身邊。
正如蘇東坡曾說:“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人生苦短,何必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生命的厚重,就在于你有一個欣賞人生路風(fēng)景的心境,而不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執(zhí)著于追求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人生本過客,得失皆隨緣。
如果你得到過,失去過,無奈過,彷徨過,那么當(dāng)下就告別那些坎坷和苦楚,別掩面嘆息,別傷懷難過,別把不好的情緒留到明天。
畢竟,人生沒有完美,生活也未能盡如人意,但成長,會教會我們釋懷一切,也教會我們與生活和解。
看過一句話:
“人啊,很多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順其自然,如云般自在,像水般灑脫,才是應(yīng)有的態(tài)度?!?/p>
幸福的人生,一半靠爭,一半靠隨。
走過半生,比起全力以赴,我們更需要的是一份隨遇而安的淡然。
所以,余生短暫,愿你不強求,不糾纏,用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過隨遇而安的生活,遇見隨心自在的自己,如此,人生就不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