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18日,蘇聯(lián)宇航員列昂諾夫離開“上升”2號宇宙飛船密封艙,第一次實現(xiàn)了到宇宙空間行走。他被一條安全帶系在飛船上,在太空中行走了10分鐘。
1984年2月7日,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的兩名宇航員走出航天飛機,自由自在地在宇宙空間行走了一個多小時。這是人類第一次不系安全帶在太空中行走。
宇航員為什么能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行走呢?原來,他們身上背著一個“載人機動裝置”。它的外形似一個背包,由氮氣罐、推進裝置、電子控制裝置、電池、溫度控制裝置等組成。“載人機動裝置”以高壓氮氣作動力,背包兩邊有24個氮氣噴口,宇航員通過操縱桿來控制高壓氮氣從不同噴口噴出,使宇航員能根據(jù)需要朝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等方向進退、旋轉(zhuǎn)。由于宇宙空間環(huán)境十分惡劣,推進器萬一發(fā)生故障,后果不堪設(shè)想。因此,“載人機動裝置”中設(shè)置有兩只氮氣罐和兩套供氣系統(tǒng),以確保安全。
宇航員背上這個裝置,就可以在太空中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修理衛(wèi)星、組裝航天站等,將來還可以自由自在地從一個宇宙飛船中出來,到另一個宇宙飛船上去串門、做客。到那時,宇航員在太空中行走就如同在地球上行走一樣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