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讓我們的銀河系充滿了無數(shù)地外文明和星際沖突。然而,在現(xiàn)實世界中,我們甚至還沒有遇到過最基本的外星生命形式,更不用說技術(shù)先進的了。這是為什么呢?
一種可能性是,宜居行星非常罕見,智慧生命本身是一種異?,F(xiàn)象。換句話說,我們可能真的是孤獨的。同樣可以想象的是,其他技術(shù)先進的文明只是因為距離太遠,任何一方都無法了解對方。但是,如果外星生命在銀河系附近廣泛存在,而我們被故意被排除在派對之外,那該怎么辦?讓我們來看看動物園假說。
什么是動物園假說
幾十年來,動物園假說一直是科學(xué)和科幻宇宙學(xué)的主題,但麻省理工學(xué)院射電天文學(xué)家約翰·鮑爾經(jīng)常被認為是在1973年提出這一假說的人。從本質(zhì)上講,動物園假說是費米悖論的一種可能解決方案。
費米悖論以物理學(xué)家恩里科·費米的名字命名,指的是跨越系統(tǒng)的智能生命存在的高可能性與缺乏此類智能生命存在的證據(jù)之間的矛盾。該假說認為,外星人可能就在那里,而且他們可能故意躲避我們。動物園假說認為外星生命有意避免與地球交流,目的是促進人類自然進化和社會文化發(fā)展,避免行星際污染,類似于人們在動物園觀察動物。
顧名思義,想象這種場景的一種方式是,地球被留出來作為一個動物園或自然保護區(qū)。也許外星人只是更喜歡在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中觀察其他生命,或者他們可能有道德上的原因,不愿意干涉我們的技術(shù)和文明進步。
實驗室假說
鮑爾提出了動物園假說的一個變體,叫實驗室假說,即人類正在接受實驗,而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在這個假說中可以找到一種潛在的更險惡的解釋:外星人不和我們說話,因為我們是他們正在進行的實驗的一部分。
一旦人類通過了某些技術(shù)、政治或道德標(biāo)準(zhǔn),外星人可能會選擇允許接觸。但他們也可能會拒絕接觸,直到人類強迫他們接觸。這種強迫可能是向他們居住的行星發(fā)送航天器等。
鮑爾自己將實驗室假說描述為“病態(tài)的”和“怪誕的”,忽略了此類實驗可能是利他主義的可能性,即旨在加快文明的步伐,以克服智能生命自我毀滅的趨勢,直到一個物種足夠發(fā)達以建立聯(lián)系。
正如天體物理學(xué)家威廉·紐曼和卡爾·薩根在他們1978年的論文《銀河系文明:人口動力學(xué)和星際擴散》中所解釋的那樣,要預(yù)測一個假設(shè)的高級文明的目標(biāo)和信念最終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們強調(diào),這樣的想法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們幫助我們想象“廣泛星際殖民的不那么明顯的社會障礙”。
人類中心傾向
如果我們把所有關(guān)于外星高級生命可能性的想法都擺到桌面上,那么動物園假說在宇宙懶人盤中就有一席之地。但正如粒子物理學(xué)家、《關(guān)于宇宙的常見問題》的合著者丹尼爾·懷特森指出的那樣,我們必須小心避免人類中心主義,即認為人類是宇宙關(guān)注的中心的傾向。
“我認為這不太可能,”懷特森告訴我們。“我不喜歡它 (動物園假說) 把我們放在事情的中心。而且它看起來難以置信,因為它需要一個巨大的星系陰謀。上一次有人為了保守秘密而合作是什么時候?反對秘密外星人造訪地球的最好理由就是,政府沒有能力保持這樣的秘密,尤其是要保守幾十年?!?/p>
你可能會想說,我們說的是外星政府,而不是人類政府。但我們對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們現(xiàn)有的唯一模式: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不能維持一個巨大的陰謀,那外星人還有什么機會?
懷特森承認:“我認為外星人在某種程度上不太可能有這種能力,盡管他們可能有。”“我喜歡它 (動物園假說) 試圖以一種異想天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講故事很有趣,但它讓這些未知的外星人思考了很多人類的動機。”
這個想法并非完全無法驗證。如果有一天我們能探測到外星人的通訊,動物園假說就可以證偽了。非營利組織“地外文明信息” (METI) 提倡創(chuàng)造和傳遞星際信息。理論上,這可以讓任何宇宙動物園的管理員知道,我們想要看得更遠。